首页 > 文学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感悟 >

听林崇德核心素养讲座感言

yiyyy分享 61265

yiyyy 分享

三大理念,六大核心素养

三大理念: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每个人在终生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

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

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

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发展、自超越、自升华的过程。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

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7.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发展的关系各国在核心素养选取时都涉及文化学习领域、个体自发展领域和社会参与互动领域。

这三大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多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反映了个体与自、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8.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9.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核心素养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共同发挥价值。

这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核心素养的功能是整合性的,每个核心素养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整合性的作用发挥,不能单独地进行价值比较。

读懂核心素养后,如何解决教育者最关心的落实问题

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我们详读林崇德教授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后,让我们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是,“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什么事核心素养”与“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个方面的研究需求,不是来自学科内部的,而是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时,客观要逾越的一道屏障。

一、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失掉现代属性。

语文教育的这个“现代性”,体现在阅读的语料、认知价值、语言交流、主流价值观等很多方面。

传统语文与现代语文在五四运动下的教育都曾经画过界:现代语文,以学习白话文为主,演变而今,在于学习典范的现代汉语;这个语文不是限于国学的,传统的,历史的,而要前瞻未来,本着世界眼光,学习多元化;这个语文的学习,也需要在注重语感的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有效性;这个语文所塑造出来的人,要能够较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积极构造现代生活的价值观与行为规则。

二、 着眼于语文科的独有特点,体现学科基本学习属性。

语文是语言学科,就人才类型而言,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

语文,一定是具有语言优势的,静儿发展文学水平、文化水平等。

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画出界限来,这个课程到底要学什么

不要让语文老师变成一个全能选手,什么都教。

这门课程也不可能不所不包。

语文教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却无法解决。

作为语文科素养发展的后续事情。

语文科读久了,或许其人的文化滋味就显著起来。

三、 着眼在核心素养,不要过于泛化,超出学科实施力量则就成为学科实现不了的目标。

核心素养,与素养不同。

在内涵上都是谈素养,可是加上“核心”,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

品读《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后,我们教育观念又一次转变。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语文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有哪些

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对于落实核心素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任学宝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层面切入,他形象地说道,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也是一种“加工美食”的过程。

1 让核心素养落地需要考虑三个因素有人将学校管理比作烹制一道美食,笔者非常认可这一比喻。

事实上,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也是一种“加工美食”的过程:学生就是我们的顾客,学生未来的发展就是我们所希望呈现的最后的美食,而美食烹制的过程就是校长课程领导力“披荆斩棘”“熠熠生辉”的过程。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考虑定位,罗列已有食材烹制任何一道美食的前提就是要查看自己拥有哪些加工的素材。

要真正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定位的确认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位校长想要让学生核心素养在本校生根发芽,首先就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基本情况,如偏重学术性的高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显然和偏重应用型的高中有所不同,一所现代化高中与一所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尽相同。

要想所有学校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就好比让厨师用不同的食材做出相同的满汉全席,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形似神不似,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二是考虑需求,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意识在服务行业,“顾客是上帝”一直是最高的标准,它体现的是“顾客需求至上”的理念。

对学校来说,它所服务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对象就是为社会输送的合适人才。

至于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已经有了详细的指标。

而狭义的对象就是学生。

学生主体性理念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因此要想让核心素养落地,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一方面,各种核心素养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强弱程度不同,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想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对核心素养的具体需求也不一样。

三是考虑未知,不当“只会做一道菜的厨师”很多校长都会想到前面的两个因素,但对于未来的研究乏善可陈。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厨师不可能永远只用一道菜来服务一个顾客,他需要了解未来顾客可能喜欢的口味,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厨艺。

学校管理也一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的变化和永恒的变革”才是唯一不变的事实。

因此在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能局限于当前,应该将学校置于历史的发展中进行考虑。

目前浙江正在试点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很多校长花了很多心思应对学生的选择、师资的调整、教室的配给等,而对于未来的招生改革以及学生在大学和社会中发展所需的能力没有进行通盘考虑,这种狭隘性或将在若干年后凸显出其影响。

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转化途径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仍然过于“上位”,因此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成长三个维度之间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角色。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最直接作用点就在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而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完成课程方案设计则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第一,要做好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衔接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和课改的核心词是“选择”,因此学校需要开设足够多数量、足够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多样的选择。

但是,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并不是拍脑门儿决定的,也不是老师擅长什么就开什么,只有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主干,向四周不断衍生的选修课程才是符合发展核心素养的选修课程。

另外,学校也要根据本校实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编排整合,打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通道,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中,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修习达到发展的要求。

第二,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发开设课程群课程群是指一系列具有相同主旨的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层次进行组合后的课程形态。

一般来说,优质的课程群有两大来源:一方面可通过挖掘学科内部或者学科之间的逻辑来构建专业的学科课程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或地区特色来渗透多门学科。

例如,浙江有学校就以西溪湿地课程构建特色选修课程群,将化学、生物、美术、历史、语文、外语等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第三,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保证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校长的职责之一,就是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资源,这是促使核心素养通过课程得以实施的必备条件。

校长需要借助社会企事业单位、大专学校、职业院校等外在资源为学生多样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支持;校长也需要进一步挖掘校内资源,通过学科教室建设、教师专业化培养及学校文化建设等途径为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护航。

如果说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校长以课程领导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最直接的方式,那么通过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学科的专业素养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都有贡献,但贡献程度却不一样,因此研究学科的素养体系成为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间接途径。

首先,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学生发展专业素养的具化,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贡献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次,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素养的渗透和落实。

再次,在学科教学建议中,要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核心素养通过课程真正内化于学生。

最后,在评价体系建构上更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作为学科目标达成的重要依据,从而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诊断信息。

基于这样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从学科知识、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和价值观等四个层面自下而上架构学科素养的金字塔模型,并借助学科课程纲要的撰写来规范学科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安排、考试节点建议等内容。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通过将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的途径更符合日常的工作习惯,也为他们开展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指明了方向。

同时校长通过构建“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这一系列模型,能更好地将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化、易操作化。

上述两条只是校长领导力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时刻激发学生的热情是保证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根本条件。

“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这是学校育人工作的第一使命和责任,因此校长在课程领导力方面要更多地关注诸如显隐性课程的对接,要用学生喜欢和易接受的方式去搭建平台。

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模式

落实“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说,是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对此,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提出,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1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

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但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出现了“假装学习”。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孩子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2 不脱离情景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

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

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学科活动的真正价值。

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情景的学科活动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1、政治学科比如,政治学科既要有社会实践,又要有“活动课程”,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可以设计成活动来实施,通过社会调查和访谈、问题探究和辩论等,在活动中学习和思索、认知和行动。

2、语文学科在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专家们极富创意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群”。

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

它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以此力求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

3、数学学科数学也要设计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活动。

4、其他学科其他学科,如地理考察、历史活动、科学实验和探究、技术设计等各种活动设计,会使学习活动充满情趣,不仅会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起到迁移、强化、调节作用,更能使学习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上,承载独特的、潜在的、综合的教育功能。

 其实,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在校长,主体在教师。

只有有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与执行核心素养。

没有校长与教师队伍,核心素养很难得以落实。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编者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出炉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形式的快速“读懂”核心素养。

而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身上。

所以读懂之后,校长和教师们最关注的便是如何落实。

本文将从学校、校长领导力、教师研究的层面,对学校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展开解读。

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

“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呢

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理解、转化,形成校本化的表达,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养。

”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道。

成尚荣还指出,我们在进行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时,必须厘清以下三个问题。

1 关于核心素养功能边界的厘清如前文所述,核心素养很重要,但如果将其功能边界无限放大,似乎它可以带动一切,甚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问题的另一面,核心素养毕竟是人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宗旨与目的,是教材编写、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其功能又是不能低估的,这里就有一个准确定位问题。

我们以为,核心素养的根本功能在于统领,它要统领课程改革的几乎所有环节,引领课程改革的深入。

有人以为,核心素养是对准国家课程的,国家课程要落实核心素养,而校本课程则不必。

这实在是种误解,也有一点可笑。

人的素养是个整体,学校课程是个完整的结构,既不能肢解人的核心素养,也不能肢解课程结构,怎能让课程分别对准核心素养和非核心素养呢

我们既不能使核心素养功能边界无限放大,又不能使其狭隘化,核心素养只有在立德树人的整个体系中,与其他因素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时,它又必须在整个体系中起核心和统领作用。

这就是核心素养功能的合理边界。

2 关于核心素养与学校研究、落实关系的厘清自开展核心素养研究以来,许多学校都在研究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

这说明,核心素养这一命题已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意在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

这体现了学校改革的敏锐性与责任感,是重要的进步,应该予以肯定。

不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呢

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理解、转化,形成校本化的表达,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养。

校本化理解,重在领会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以及具体的规定要求;校本化转化,重在将“国家标准”转化为学校落实的行动计划或方案,落实在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的各个方面;校本化表达,重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全面理解、执行的基础上,明确更强调哪些,需要拓展什么,以更彰显校本特色。

3 关于核心素养与非核心素养等问题的厘清核心素养的价值、功能,一是根基性。

核心素养是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做人的根本,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支撑性。

品格与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品格、能力对人的发展具有支撑性。

三是生成性。

由根基可以生成其他一些素养,共同支撑人的发展。

四是可持续发展性。

核心素养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核心素养的结构与实施的过程都是开放的,它并不排斥、拒绝其他元素的进入。

此外,既是“核心”,它可以生成,可以影响,可以带动,所生成、所影响、所带动的正是紧紧围绕在“核心”周围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不妨称之为“非核心素养”。

也就是说,关注核心素养正是同时在关注非核心素养,并不存在只有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缺少对非核心素养的关注,也不会导致作为完整人的素养的残疾。

我们不必在核心素养、非核心素养上花过多功夫,不必纠缠。

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对于落实核心素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任学宝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层面切入,他形象地说道,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也是一种“加工美食”的过程。

1 让核心素养落地需要考虑三个因素有人将学校管理比作烹制一道美食,笔者非常认可这一比喻。

事实上,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也是一种“加工美食”的过程:学生就是我们的顾客,学生未来的发展就是我们所希望呈现的最后的美食,而美食烹制的过程就是校长课程领导力“披荆斩棘”“熠熠生辉”的过程。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考虑定位,罗列已有食材烹制任何一道美食的前提就是要查看自己拥有哪些加工的素材。

要真正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定位的确认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位校长想要让学生核心素养在本校生根发芽,首先就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基本情况,如偏重学术性的高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显然和偏重应用型的高中有所不同,一所现代化高中与一所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尽相同。

要想所有学校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就好比让厨师用不同的食材做出相同的满汉全席,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形似神不似,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二是考虑需求,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意识在服务行业,“顾客是上帝”一直是最高的标准,它体现的是“顾客需求至上”的理念。

对学校来说,它所服务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对象就是为社会输送的合适人才。

至于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已经有了详细的指标。

而狭义的对象就是学生。

学生主体性理念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因此要想让核心素养落地,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一方面,各种核心素养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强弱程度不同,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想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对核心素养的具体需求也不一样。

三是考虑未知,不当“只会做一道菜的厨师”很多校长都会想到前面的两个因素,但对于未来的研究乏善可陈。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厨师不可能永远只用一道菜来服务一个顾客,他需要了解未来顾客可能喜欢的口味,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厨艺。

学校管理也一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的变化和永恒的变革”才是唯一不变的事实。

因此在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能局限于当前,应该将学校置于历史的发展中进行考虑。

目前浙江正在试点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很多校长花了很多心思应对学生的选择、师资的调整、教室的配给等,而对于未来的招生改革以及学生在大学和社会中发展所需的能力没有进行通盘考虑,这种狭隘性或将在若干年后凸显出其影响。

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转化途径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仍然过于“上位”,因此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成长三个维度之间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角色。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最直接作用点就在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而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完成课程方案设计则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第一,要做好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衔接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和课改的核心词是“选择”,因此学校需要开设足够多数量、足够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多样的选择。

但是,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并不是拍脑门儿决定的,也不是老师擅长什么就开什么,只有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主干,向四周不断衍生的选修课程才是符合发展核心素养的选修课程。

另外,学校也要根据本校实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编排整合,打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通道,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中,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修习达到发展的要求。

第二,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发开设课程群课程群是指一系列具有相同主旨的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层次进行组合后的课程形态。

一般来说,优质的课程群有两大来源:一方面可通过挖掘学科内部或者学科之间的逻辑来构建专业的学科课程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或地区特色来渗透多门学科。

例如,浙江有学校就以西溪湿地课程构建特色选修课程群,将化学、生物、美术、历史、语文、外语等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第三,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保证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校长的职责之一,就是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资源,这是促使核心素养通过课程得以实施的必备条件。

校长需要借助社会企事业单位、大专学校、职业院校等外在资源为学生多样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支持;校长也需要进一步挖掘校内资源,通过学科教室建设、教师专业化培养及学校文化建设等途径为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护航。

如果说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校长以课程领导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最直接的方式,那么通过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学科的专业素养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都有贡献,但贡献程度却不一样,因此研究学科的素养体系成为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间接途径。

首先,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学生发展专业素养的具化,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贡献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次,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素养的渗透和落实。

再次,在学科教学建议中,要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核心素养通过课程真正内化于学生。

最后,在评价体系建构上更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作为学科目标达成的重要依据,从而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诊断信息。

基于这样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从学科知识、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和价值观等四个层面自下而上架构学科素养的金字塔模型,并借助学科课程纲要的撰写来规范学科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安排、考试节点建议等内容。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通过将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的途径更符合日常的工作习惯,也为他们开展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指明了方向。

同时校长通过构建“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这一系列模型,能更好地将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化、易操作化。

上述两条只是校长领导力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时刻激发学生的热情是保证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根本条件。

“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这是学校育人工作的第一使命和责任,因此校长在课程领导力方面要更多地关注诸如显隐性课程的对接,要用学生喜欢和易接受的方式去搭建平台。

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模式

落实“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说,是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对此,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提出,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1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

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但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出现了“假装学习”。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孩子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2 不脱离情景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

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

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学科活动的真正价值。

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情景的学科活动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

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

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

”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

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

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

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

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

《高三,你的名字是拼》这作文标题怎么写?

现在 记忆的东西我必须做好在星辰把月幕拉起 在黄昏渐进在花朵上的露珠还未显现之前让你的名字防入相框 如同歌放在喉咙 孤单的人就是这样走进了春天连同他的伤逝 梦想 和再次背起的行囊无声无息 被萌动的时节慢慢托起 并接纳他的忧郁我不语我此刻的悲伤抬起头 深蓝的月色蔓延脚下用手扶去你身上的尘土再次吻你 重新拾起夕日的伤感静寂的林间 清泉是多么沙哑如我没有这双手 如我不懂 你的名字谁会选择叛逆的道路一双手 一个名字 一些泪花在道路的尽头 那么让人留恋和回望用我的手擦亮一个人的名字仅仅一次 轻狂 执着 易逝的幸福就牢牢握在手中此刻 月夜清凉 清风吹开我的衣衫挽起袖口 静立窗前万家灯火 满眼阑珊迷途难返的人说:给我幸福的人你的名字 是谁又把她擦亮教师,我用什么擦亮你的名字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教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曾以此为荣.现在这种感觉好象要离我越来越远了.前段时间某网站刊出一则新闻《教师与狗不得入内》,说的是一老板在店门口竖起一块招牌“教师与狗不得入内”,别人问她是何意,她说在学校读书时, 老师经常挖苦嘲笑她,她怕进学校,书念到一半就不敢念了,她这一生最恨的是老师.老师挖苦学生,学生就恨这位老师,这可以理解,但对于该老板如此偏激的做法,将老师和狗相提并论确实让人愤愤不平.我苦恼过,迷惘过,是什么让教师这一神圣的称誉惨遭玷污!不平之余细想一下,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的事都有,象这样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虽说在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全国上下尊师重教的风气愈来愈浓.如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和谐现象并非空穴来风,由于诸多的原因,如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升学竞争的压力,教育的功利主义等,使得我们教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而要改变社会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这一名字叫得更响,教师就应该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现结合我的学习体会简述如下: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新一代领导人温家宝总理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让一个孩子留级,而且把很多别人都不要的孩子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 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上海一家报纸登载了一篇《“傻女”的故事》,说的是自小聪明伶俐的马悦,由于老师不喜欢她就叫她“傻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几乎真地成了“傻子”,在悲观绝望中两次割腕自杀未遂.后来,马悦幸亏遇上了北京通县二中的李圣珍老师,才变成了优秀的孩子,并考上了大学 .在这个由喜变悲,再由悲变喜的故事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许多优秀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三、孜孜不倦,积极创新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他任校长、书记,省内外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他没改过一篇作文,没考过一次试,以1988年魏书生所教的两个毕业班为例:暑假升学考试135名学生都达到了升学分数线;全市14所中学,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书生班占了10名;全市总分第一、二、三名及语文、政治、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第一名都是魏书生班的学生.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有科学的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任小艾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任小艾自己订阅报刊杂志,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一位女记者到她家,把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笔记日记都翻出来,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 ,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 ,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五、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才能把教师这一名字檫得更亮!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一日当家当家感言50字

下一篇:魔法听诊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