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四子侍坐读后感

yiyyy分享 61379

yiyyy 分享

《读侍坐有感》作文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

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

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

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

尤其是对父母之爱。

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

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

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

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

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

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读后感

最重要的是礼的 思想,治国为人都要以礼行之 关于“吾与点也”(详见后第三问)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局部思想内容的理解及评价 问: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

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

答:三个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问: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

曽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答: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比较详细,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曽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功名,突出他与子路等三人相异之处,为写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

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曽皙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曽皙所说的时间、地点、同游的人物,描写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

问: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曽皙的言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

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或 曽皙言的志,抒发的是春风沂水的情怀,实际上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是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

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既赞许曽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或 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表现孔子具有热爱自然,陶醉自然的乐天态度。

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怅惘。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待坐》全文及翻译

《四子侍坐》中曾皙为我们描述了一种让人艳羡的生活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正是这种理想让大半辈子周游列国“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也不由发出了赞叹。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内心深处的理想人生,乃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充分享受生命乐趣、拥有世俗幸福和精神自在的、“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在这种人生状态中,生命最有可能获得终极的大发展、大实现、大满足。

曾皙的回答从某种意义上不太像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主张,但却获得了儒家祖师孔老夫子的首肯,可见孔子本人对曾皙这种极具个性的人生理想的认同与赞赏。

《四子侍坐》只有短短的百十来字,却具有经典的魅力. 就像 孔子的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额。

还有很多啊

他强调社会清明,风俗纯美,逍遥自在的生活,近似于以美治国,但更像是一种生活理想。

对这四位学生的回答,孔老夫子最欣赏曾皙的回答,甚至由衷地表示了自己的好评:“吾与点也

”由此可见,孔子对前三位学生的回答是不尽满意的,但是孔子却没有过多的当面评价,只是对子路“率尔”的回答示以一“哂”。

更多的是让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发现,最终达到自我的评价。

比如,孔子“哂”了“率尔”的子路后,冉有就谦虚得多了。

嘿嘿 就这么多了。

四子侍坐中他们谁的志向更值得赞赏,为什么?

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

读后感400字左右两篇

读《骆驼祥子》有感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一个名叫老舍的作家。

他的名字在我的心中从来都是一个悲剧。

我知道他专写穷人,专为穷人,知道他在“文革”中受尽打骂屈辱,最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湖自尽。

从他身上我看见了文人的气节,看到了中国当时的黑暗。

《骆驼祥子》是老舍著名的作品,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读。

我知道那讲述的是一个车夫悲惨的经历,我不忍心看到另外一个悲剧。

看了,心里难受半天,多不好。

但是看了之后我才发现,《骆驼祥子》并没有叫人泪下的感人情节,它从头到尾用平平的语调叙述,但是却让你忍不住要为祥子扼腕叹息。

它讲述的是一个车夫在三十年代谋生的故事。

祥子十几岁就从乡下来到农村,那时的他单纯而坚定,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挣钱,买自己的车。

奋斗了几年之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新车。

他本可以更好的生活,却因为头脑简单而入了虎口,被军队抓了起来。

虽然他日后逃了出来,还偷了三只骆驼,买了三十多块钱,可是他的梦想已经破灭了。

车没有了,一切白手起家。

这次被捕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他想站起来,可是发现自己的力气远不如从前大了。

他现在只想本本分分的赚钱,再不奢望什么了。

没想到,倒霉的事情总让他碰上。

为了帮自己拉车的主人,他受了骗,买骆驼的钱和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全让一个缺德的侦探给诈走了。

他又一次掉进痛苦的深渊。

车行老板刘三爷的女儿虎妞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骗祥子和她结了婚。

他不爱虎妞,却不得不结婚。

当虎妞真的怀孕的时候,他以为可以好好的当爸爸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小福子,一个同住在大杂院的穷苦人家的姑娘。

他们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虎妞却因为难产而死。

虎妞死了,他并不是撕心裂肺的难过,可是孩子没了,这让他很伤心。

小福子想跟他走,两个人都没有开口,终于错过了这次机会。

当祥子又一次在外拼搏不成反遭人骗的时候,他去找小福子,发现她已经自杀身亡。

不知道祥子会不会再一次的站起来,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毕竟他还不算老。

但是,他能吗

一个人如果在经受了那么多打击之后还能站起来,似乎很困难。

故事没有讲述祥子将来的命运,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

他是像书中小马儿的爷爷一样,有一个凄惨飘零的晚年,还是真的醒了,真的再重新开始呢

我们都希望是后者。

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人,拥有一个那么悲惨的人生。

可是在那个时代,中下层的劳动人民,谁不是那样生活的

《我这一辈子》里的主人公,《月牙儿》里的主人公,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悲惨的经历不仅停止在他们身上,甚至还要延续到下一带、下下一带身上。

熬到了解放,人民好不容易当家作主人了,没好多久,又来了一个文化大革命。

这场闹剧愈演语烈,终于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年动乱”。

在这期间,人民受的苦,不比解放前少多少。

前几天,看了一个名叫《当代工人》的电视,专门去访问了一些北京的出租车司机。

他们挣的钱除了自己用,还要给公司交月租费用或是买车的分期款项。

钱真的落到了自己手中,刚够一家人吃饭。

于是他们不得不一点又一点地推迟回家的时间,有些司机每天仅仅睡四、五个小时。

有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不是真没办法了,真的不会干这行。

”这和祥子的故事是不是多少有一些相似呢

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今天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但是,我们不知道中国会不会重蹈过去的覆辙。

我们只能祈祷,不会的。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近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

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

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

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

但是却未必人人都会炼就一块好钢。

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

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

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

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

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

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练人生的火焰。

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从国际社会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围绕经济和科技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的制高点,这就使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中国“赶上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就使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走向全面振兴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需要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敢于创新的人才。

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跨越知识的坎坷,勇往直前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保尔精神”,意义非同小可。

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以保尔为榜样,去炼就人生,乐观地拥抱未来吧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

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的内心独白读《童年》有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

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

读过《童年》的人都了解,它反映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阿廖沙在幼年时,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独寂寞,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怜悯之情。

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爱他并且经常讲述优美故事来使他受到熏陶。

可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夺得家产争吵打架,明争暗斗以及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

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记印。

童年是每个人漫漫人生的开端,儿童的心灵、思想是天真无邪的。

平常的人和事物都会影响到儿童。

如果受到了好的影响,那么会使人一生受用。

反之,则会让人丧失目标、困惑迷惘。

这就好像一个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连开头都把握不好,那么后面又怎会很好地继续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时又接触到了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

,甚至令人感到厌恶。

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

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

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童年属于你,同样也属于我。

当我们在内心感到空旷时,回想一下童年时代的自己,它会净化你的灵魂,让你生出无限感慨。

读《名人传》有感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

打开窗子罢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

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

”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

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

“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

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

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

”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

”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

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

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

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

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

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

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读《朝花夕拾》有感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

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

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

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

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们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

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读《繁星》《春水》有感 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因而就选择了“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像。

在她理想的人世间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

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竟会使我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我读懂了人世间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我坠入了凉静的安闲的境界,我会想到人生是多么有意义呀。

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

当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对童真的歌咏,以及时一切新生、初萌的事物的珍爱。

儿童是纯真的,因而也最伟大,草儿是弱小的,世界的欢容却须赖它以装点。

她放情地赞美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她亦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歌咏自然,描绘自然之美:”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不施浓墨重彩,没有夸饰与渲染,只是用轻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她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已经表现在这短短的诗行中了。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时,裂成了两半了。

”有一些小诗,表现了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于未来所抱的必胜的信念。

这温婉的诗句,固然表现了她“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人生观”,然而,又何尝不是对革命的新生力量的信任与鼓励呢。

她的诗,常将自己从生活里获得的新鲜感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自然含蕾,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思想的启迪。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

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

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

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读《雷雨》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

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

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

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

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久演不衰,在类似故事下的牺牲者不在少数,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而已,社会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故事的原型。

这与当时人民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密不可分。

在现今社会,人思想的改变,女人变得坚强、勇敢,绝不会无声无息受命运的压制,必会反抗。

除了科技发达以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标志。

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幸后,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

然而,我不但要感谢新时代,新中国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更应感激丽时代给我们的觉悟。

没有过去的凄惨,哪来现在的幸福甜美

乐观地过一生——《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钱钟书写的文章, 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 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

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

这本书真大

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于是,恍然大悟。

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

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过,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

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

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

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

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孔子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子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自《•》,是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因为文章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的谈话,内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学生的观念及方法,因此,我们完全可发把它当作是一篇教学故事或教育随笔来阅读,通过品味师生语言,体察细节描述,研习行文内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孔子作为老师所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

现结合文章内容稍作分析。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

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

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

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丰富复杂,多种多样,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

《侍坐》章中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

子路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出言不逊,莽撞冲动,骄狂自大,孔子只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来评价,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的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

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学生都谦虚谨慎,坦荡真诚,说话温和自抑,态度谦卑诚恳。

两人性情不同在于,冉有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点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意味;公西华说话则口气谦和,措辞得体,反映机敏,听他说话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

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谈话没有当即点评,而是待其走后,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自己相信学生,赞扬学生的激动而自豪的心情。

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肯定和赞扬目的乃在于给谦虚过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想必细心的曾皙会把孔子的激越评价转告两位同学吧,也可以预言,当冉有、公西华得知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勉励时,该有多么激动、高兴。

孔子就是这样,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

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

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

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喟叹,也是一种心灵共鸣,志趣相投的评价,想必作为学生的曾皙听过老师的评价之后也会感慨嘘唏吧。

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因势不同,分别以不同的评点(或语言、或表情、或感叹、或反问、或直接、或含蓄)来教育学生。

这次师生闲坐聊天,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其实《论语》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因势而异,因人不同。

子路性情勇敢、卤莽,爽直、刚强,孔子告诉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

冉有的行为退缩,谨小慎微,一事当前,处处讲究谦让,自叹不如,孔子鼓励他果决勇敢,大胆前进。

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针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

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

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评价考察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标准,但孔子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而是宽容接纳,积极肯定,并不夫分寸地赞扬、鼓励。

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

不管是从政治国的子路、冉有、公西华,还是逍遥闲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积极的评价,对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冉有、公西华则极力赞扬,鼓励他们大展宏图,对子路则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

孔子的理想与学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够包容并鼓励学生们似乎对立的理想追求,这就是孔子的胸怀,这就是孔子的个性教育。

再有,文中写到了子路发言的一个不好的习惯,急躁、冲动、口无遮拦,不假思索,狂傲无[礼,孔子对子路的莽撞表现一语不发,只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

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个性习惯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四个学生中就他跟随老师的时间最长,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还有曾皙,孔子和其余三个学生在谈话时他却在“鼓瑟”,这会不会影响别人呢

当然不会,如果曾皙鼓瑟打扰了孔了和其余三个弟子的谈话的话,那么孔子肯定会制止他这种行为,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曾皙喜欢音乐,或许他的演奏是想为师兄师弟们闲坐聊天渲染气氛呢

(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里的乐队伴奏

)他的所作所为超逸洒脱,与众不同。

孔子没有制止他,更没有批评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认了他这种爱好和习惯

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

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

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

子路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见他说什么,我们看到了孔子“哂之”,我们听到了孔子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师的反映呢

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

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

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些什么吧。

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

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

通观《侍坐》全文,我们发现,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赏识教育”呢

我看是的,《侍坐》章结尾一段体现得非常明显。

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特别是对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

”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

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

对于曾皙,孔子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理解。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

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师徒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颖的教育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读作品,想孔子,思学生,反省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对比古圣先贤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很多很多。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大山的儿子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活法读后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