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 >

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心得体会

yiyyy分享 62011

yiyyy 分享

如何评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

又一次走进数学课堂,聆听了本校刘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的学习。

为本节课刘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终因突然停电而使所有的课件准备都成摆设与徒劳。

记得五年前有一次参加镇小的一次大规模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兴冲冲走进一个当时比较出挑的名优女教师的课堂,观摩她的二年级数学课。

大概开始了十来分钟,她在使用课件的时候突然电脑出了故障,于是她就停了下来,请来了学校管电教的,管教学的副校长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连校长也亲自赶来救援。

花了近二十来分钟,终于又可以继续了。

这半节课时间里,她就把数学课改成了学生的即兴才艺表演,幸亏她所带的那个班级是学校唯一的实验班,学生唱歌什么的都还拿得出手。

然后接下去的课是可想而知,当然最终也没进行评课,不过我想挤挤挨挨听课的老师心里头都有嘀咕。

当听完课,我实在感受不到这一课件对本内容的学习能起多大的效果。

顶多只是花了心血准备最终没用上是个遗憾罢了。

刘老师也是位年轻的老师,此意外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课堂,课依然那么流畅。

他利用学生手头的小学具,依然让学生学得那么投入而有兴致。

只是我们听课老师看不到他的课件里还藏着什么觉得遗憾罢了。

纵观整堂课,刘老师不停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发现问题,并从中形成概念。

第一环节通过摸与看,懂得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然后通过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叫面积,板书整理出定义。

第二环节仍然小组合作,想办法比较三张彩纸的面积大小。

在第一次交流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借助学具来进一步比较大小,并对方法有取有舍,怎样比较才是最确切的。

第三环节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时,有扶到放,不仅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具体的大概大小,还能正确定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平方米。

最后及时回顾与小结。

生动地设计总能吸引学生来兴趣昂然地投入学习探究,不用担心学生无事可做,不用担心学生利用探究时间讲空话聊天。

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是知识的主人,讲数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有形的东西。

这都是教师理念的与时俱进带来的课堂氛围的良好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以一个数学门外汉的角度看这堂课,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减少旧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相混淆,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相混淆。

而且从课堂上已经不难发现,学生认为周长与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长的面积就大。

在交流时,也有学生老把面积说成周长。

所以,我觉得在认识面积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加以区分概念。

2.面积单位是个新概念,建立时是否可更深刻些

作业时,学生把单位都填写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只要当时教师在板书后再把面积单位强调一下,就不会出现这错误。

另外找1平方厘米的物体时,只能说是“约1平方厘米”,毕竟都不是标准的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由线条的认识到平面的认识,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已可以说是质的跨越。

要让每位孩子都有清楚的认识,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推敲的成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最近我有幸在茅箭区实验学校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收获了不少。

兴奋过后, 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课中的成功与不足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引入,并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可以站几位小朋友等

使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2 从面积的概念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很自然的展开教学的。

例如:比较不出来哪个的面积大时就要来测量,一步一步是引出来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

教师是顺着学生的思维,随着学生的想法把新的内容加进去的,和学生的思维同步。

3、“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

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量一量图形面积,验证1平方米可以站几人等。

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教具、课件发挥了作用,较适合。

二、不足之处 1、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太清楚,有详无略。

2、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课堂中小组活动欠缺组织和章法,没有达到小组讨论、操作的真正目的。

3、教学机智需要加强,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在处理上缺少分寸,教师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平日里多积累。

小组讨论后教师对好的方法要加以评价或介绍,对学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要有选择的按照顺序进行。

在今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中,关于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我不是以讲解示范为主,也没有提供现成的面积单位直接让学生进行感知,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操作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亲自画一画、剪一剪、看一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较好的实现了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和建立。

可以说,学生经过这种“亲身体验”,理解更到位,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掌握的程度也比直接借助现成的面积单位进行感知要牢固的多。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了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进一步让学生在熟知的、现实的情境中增强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

这样,不仅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养成了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构建所学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想学的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的这一课的教学就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站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以说,这节课我真正把数学教学设置成了一种活动,把原来静态的学习内容以“动态生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本节课中,除了上面开展的“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在每认识一个面积单位之后,都要利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亲自去量一量、测一测,有测量卡片的面积的活动,有测量课本封面面积的活动,有测量黑板面积的活动。

正是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认知产生了飞跃,从而为后面引出较大的面积单位扫除了障碍。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思考与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纸、实物投影、计算器、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同学们都会读、写这个数,可是1亿实际有多大,谁能大胆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

(揭示课题板书:一亿有多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

(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

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

(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

(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

--10厘米10000张呢

--100厘米--1米100000张呢

--10米1000000张呢

--100米10000000张呢

--1000米100000000张呢

--10000米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

问: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学生如不了解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4)以1000张纸为例。

(方法同100张纸相同)①测量高度:约9厘米。

②提问引导。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

(5)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基数越大,误差越小。

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步: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表达交流(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①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②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3、直观感受(1)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

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

(渗透思想教育)(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

课件演示说明: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3圈。

(3)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我国移动电话用量去年已突破2亿多部。

⑤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

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

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巩固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1、写一篇数学日记。

2、从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活动。

(也可自定题材。

)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吨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附整节课设计意图:1亿有多大是第一单元学习结束后的一节综合应用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 重研究方法的训练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为研究素材,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上。

“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

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了这种思想,学生再遇到像“1亿粒米有多重”、“一亿枚硬币摞起来有多高”这样的问题,便可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引导学生组织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亿有多大。

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三、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教学思想方法。

如一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测量一百张或一千张纸的高度,再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一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以测量,就以测量一本书的面积,在推算一亿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有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教学反思: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

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

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

”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

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

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

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

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

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多王屋的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

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课中我有点遗憾:就是当有学生问用数学书整本数的页数研究的问题,我却说: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我如果再放手一点,让他按自己的方案研究那课应该更精彩,亮点也会更多的吧

就是确定研究方案、载体、方式这一环节没能与学生深入讨论,大胆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研究,今后要多灵变,灵通些,课上得更好些。

如何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一讲到教研活动就吐苦水,情绪很大。

认为,“那是教研员的事情啦”、“那是名教师的事情啦”、“对教学帮助不大啦”“没有时间啦”、“浪费精力啦”、“会影响教学质量啦”等等。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态度呢

这里面有一个长期没有解开的“死结”在作怪,就是相当一部份教师平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要求开展的教研工作,没有形成应有的整合效应,而是各搞各的,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

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呢

第一,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

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

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动的有心人。

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再次,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当前,在教学中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

预习笔记怎么写

预习,无非就是你看了书一遍的印象己抓住的重点,自己学到的东西接归纳,很可能这个东西不全面,不正确,但是这是你的第一印象,写下来,对以后的理解,和老师的纠正你的错误很有好处,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要认真的诚实的写出来就是了。

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

比如男生有63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多3人。

女生有多少人

题目中的关键句是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3人,抓住此关键句可以列出这样的等量关系式:女生人数×3+3=男生人数。

(当然还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3等)。

2、运用常用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如速度×时间=路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等等。

3、抓住不变量。

如正反比例解决问题中的比值或乘积一定。

又如四(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6。

这学期转来1名女生,现在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

四(1班)原来有多少名同学

这里男生人数是一个不变量,原来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5,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4。

现在女生人数-原来女生人数=1,也就是男生人数的5\\\/4-男生人数的6\\\/5=1,根据此等量关系就能列出方程,求出男生的人数,进而求出原来女生人数和原来全班人数。

4、根据题目叙述情节找等量关系。

如仓库上午运进货物123吨,下午又运进一批货物,现在仓库里一共有货物345吨。

下午运进货物多少吨

根据题目的叙述列出这样的等量关系式样:上午运进货物吨数+下午运进货物吨数=现又货物吨数。

5、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例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男女生24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美术兴趣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几人

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1倍量(男生人数),再画出线段图(男生人数是1份,女生人数就是这样的2份,从图上可以看出:女生人数+女生人数×2=24。

据此可以列出方程。

再如,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找准对应关系,进而列出等量关系式。

画线段图的关键仍是找准哪个量是单位“1”,其它量都是与单位“1”相比较而言的。

而理解单位“1”,重点要看清是哪个量的几分之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

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

目前我县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走进课堂月活动和平时的下乡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

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

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

同学

谁能告诉我怎么样能学好数学啊

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用。

教师有创导入,犹如精彩戏剧的序仿佛优美乐章的序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节课的成功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本中充满许多的情境素材,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活动,都想方设法去创设导入的情境。

不用置疑,注重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注重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脚手架”;注重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注重情境创设,避免传统的教学中只重知识,不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根治过去数学课程中过分注重形式化、大量编制虚假应用题对数学教学造成的“硬伤”,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创设情境法导入也好,谈话导入也好,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导入也好……导入只是我们教学的途径,只是教学的辅助。

教学效果才是根本,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导入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似“蜻蜓点水”不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只图表面上热闹,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和弱化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那么,无论导入多么精彩,也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的。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

因此,导入千万不可千篇一律。

教师设计课堂导入应机智地因时而变,因情而变,保证灵活性,可操作性,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

还要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

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保育员职业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下一篇:公文写作规范与常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