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蛤泊中学齐爱云通过《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其最主要的变化有以下六点:一、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更加注重化学科和社会的联系,更加注重社会对化学学科的需求,更加注重化学学科重要性的宣传。
新的课程标准的修订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对学生未来化学知识的发展和拓展更加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将科学探究的实验和要求更加具体化,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保教育,更加体现了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
三、新课标适当降低了部分微观知识的难度:作为比较抽象的微观知识,特别是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知识,特别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符号的推法,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每年教学进度一到这里,便有大批的学生就此对化学失去兴趣,这也是老师非常头疼的。
新的课程标准适当降低了此部分内容的难度,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四、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更加明确:新课标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作了更为准确、具体的描述:有的将综合的内容分条目具体阐述,有的对学习内容作了一定的限制,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五、及时更新
中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体育新课改心得体会 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短短的几句话,却字字千斤
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带着初涉课改的新鲜、困惑和惶恐,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本人觉得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应这样做:一、确立一些新课改的理论观念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
摒弃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标,我们试图用更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于是我们运用了大量新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殊不知,在忙于这些形式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在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我们确立了一些新的观念:1、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中何时让学生自主、何时让他们合作、探究,用怎样的形式来实现,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切不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买椟还珠。
2、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里的平等不能理解为形式上的平起平坐,更不能在知识水平上与学生划等号,因为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语文知识的重任,完全尊重肯定学生的言论,不给与适当的点拨和拔高,学生是不会进步的。
因此,抛开了传统课中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高于学生,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3、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并非要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生硬地专设相应的学习环节,而是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后落实应是学生动起来,动耳、动眼、动口、动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家都动起来了,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气氛虽不热闹,但只要每位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于其中,这就是动;相反,学生疏于思考而忙于热闹的形式,动也无益。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绝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搞好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
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份和合适的土壤,一粒种子就会发芽,就会茁壮成长。
一粒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样,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宽松的、自由的有利于教学者大胆创新的教学环境。
这样的教学环境可分为硬坏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指新课程改革实验所需的一些设施、设备,它包括录音机、电脑、投影仪等一系列多媒体之类的设备,也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学校信息网等设施。
然而,这硬环境在广大农村学校常是一片空白,或形同虚设有几台电脑但又不能上网。
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根本无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例如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活动等,学生无法上网查阅资料。
硬环境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却是软环境教学评估评价机制。
俗话说硬件不够软件凑。
硬环境可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来完善,也可因地制宜,以本校的实际硬环境灵活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验。
而新课程改革能不能顺利开展,新课程改革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教学评估评价机制。
因为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是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
不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靠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为导向,而且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也需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来验证。
没有新的灵活开放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很可能只是将传统教学换了包装穿着新鞋走老路;没有新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人们就会用旧的传统的评估评价机制去衡量、去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会使新课程改革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可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这软环境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
特别是重视学生个性评价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本人在上教学课时,就常采用一种问题式教学模式。
在上教读课时,就会采用一种读读,议议,读读的教学模式;对一些文学作品,就会采用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我就采用了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读 读准字音,通读全文,读出文意。
其次是析,梳理文章,分析文章主题;再就是赏,去品赏优美的语段、优美的语句,如品第二段不必说色香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就分析、品赏这段的层意、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用词的准确生动等。
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课时,我大胆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注重了学生的问,特别是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到课堂上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学习过程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从而使课堂始终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初中语文教师的努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
当然,我们也知道,新的问题、新的苦难在等待着我们去克服,去战胜。
总之,新课程改革就是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遐想、自主体验的空间,在这一课改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我们坚信,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如何加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近些年,新课改不断纵深发展,在初中的化学 教学领域,化学实验开始为科学探究主方式而受到广泛关注. 因为新课程针对实验资源有着较高要求,而教学现状却不能满 足该要求,这种差落加上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正确认识、引 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足够重视,再与化学实验的自身特点 结合起来看,就需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将化学实验的相关教学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一、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1.激发兴趣,引起探究的动机和行为 化学实验最基本的动机在于,培养学生对待化学实验的兴 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对于学生而言,实验兴趣作为 认识兴趣的重要表现,指学生对实验活动所产生的一种认识倾 向,在化学教学中,它发挥着强大动机功能.因为,认识兴趣 可以说是学习动力里最为现实和最为活跃的成分,而化学实验 恰恰可以激发其学生对待化学的浓厚认识兴趣.当学生运用自 身累积知识、技能、方法来进行创造性实验活动会产生创造兴 趣. 2.促进知识理解,培养实验技能 化学教学就本质而言,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不 断进行化学知识吸收的过程,所以,也属于一种从“直观形 象――抽象思维――具体实践”的一种经历,该经历就是人类 的认识所具有的一般步骤,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形成成熟的 化学概念,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规律,教育工作者必然要用 实验来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激发探知欲与加深理解的感性学习 素材,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事实就成为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通过直观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吸收、分析、处理,加 上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分析、分类、抽象、综合、模 型化、概括等,形成对化学原理、定律、概念的掌握,使学生 完成对化学的本质与规律性认识,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也 完成了对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 (一)明确课标要求,重视实验教育功能的发挥 新课标指出,化学课改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 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在新课 标下,化学的实验性教学会更新原有课程教学模式,也会传达 出新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能力、知识协 调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化 学实验”为主,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体 验科研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对科学探究意识加以强化,转 变学习的方式.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摒弃陈旧教学观,在思 想认识上不断进行加强,更深层的对实验内涵加以挖掘,根据 新课程的设计理念,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发展学生的实验能 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把学习动机进行充分调动,让学生能够 主动参与其中,乐于进行探究,勤动手、多交流、善思考.教 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实验教学渗透,产生 教学性突破,使实验教学能完成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细化演示实验,增强学习有效性 1.准备充分.首先,教师须熟悉教材、实验内容、实验步 骤;其次,教师要先明确好实验目的,熟知药品用量、溶液浓 度、反应温度等实验要点;演示实验涉及的所有药品、仪器要 事先列出清单,并在实验前一一对照清单,确保无遗漏、出错 等现象.其次,总结出最佳方法保证即便是最后排学生均可以 对实验现象做到看得清楚、心中明白.当发现实验不能移动 时,可用多媒体的展台来进行实物投影;进行试管实验时,教 师可以携带试管在教师走动,对于颜色变化实验,教师可在仪 器后面加一个衬托物,以便学生更好观察产物的颜色. 2.操作规范.在演示实验中,化学教师的任何举动均将为 学生树立操作榜样,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 规定来进行,做到有条不紊.确保实验的演示桌面整洁,避免 对学生观察产生影响.取用试剂的量应适当,这样实验效果可 以得到保障,且学生节约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课堂演示须做到 万无一失,这样学生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能验证正确结论. 就算实验失败了也切忌草草了事,教师这时候可以与学生一起 反思,对失败原因作出分析,然后给出合理解释. 三、重视科学探究,精心设计探究实验 在义务教育的阶段,化学课的科学探究涉及问题的提出、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具体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 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要素.只有当学生亲自实践来经历 多种多样的丰富探究活动,才能实现学习目标,实现对“科学 探究内容”的教学.以实验现象、日常化学知识对学生学习化 学的动机进行强化,是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可 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按照已有的知识经 验来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提出改进思路,由学习上的被 动者便为主动者.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设计增加一系列后续 实验,继续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强化,引导他们思考,结合 经验进行知识总结.该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相互 结合.通过一些家庭实验让他们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这门 学科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增强他们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度.
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笔记
数学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的思维可以充分得到放飞,能力可以充分得到培养。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怎样让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本人在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其次、把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兴趣。
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中学数学课堂,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最佳教学模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几何级数激增。
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老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
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
。
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
但自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自学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又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只有在平时课中坚持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
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多次强调: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对此做了具体细致的阐述。
那么,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呢
第一、感受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数学课堂中,再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教学更具活力。
新的课程标准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回归。
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还应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情景,让学生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从而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教师能善于利用新课标。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一、课标与大纲的区别 大纲是依据学科的发展来制订的,是教学的依据,侧重于音乐中的科学。
课程标准侧重于会体验音乐艺术,情感的体验对音乐要素(音乐基本要素包括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的感知,规整的节奏和不规整的节奏参与性是不同的,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程标准拓展了音乐教育的使命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
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
为什么有的音乐教师不敢当众歌唱
是因为他们把生活中的艺术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
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
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三、关于学科的综合 综合不等于综合课,它是一种教育观念。
从单一的发展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叫综合,使人格的发展能够完整。
音乐的综合以后不是专业体系而是学生需要的学习领域。
1、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在使用综合时不能偏离音乐体验。
2、音乐各个内容的综合,连音乐课中的音响都有教学的价值。
3、艺术各门类的综合:即音美的综合及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如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
对新课标的学习,如何理解和体会
在认真学习的假期里我们听取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匪浅,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新课标的几点认识:\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 二 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
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
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
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
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 六、新课标中强调创造\ 造力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也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
江总书记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揭动力。
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更进一步说明了创造力的重要。
是啊,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创新才有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创新才有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创新才有活力。
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僵化、落后、沉闷,进步发展、兴旺发达又从何谈起。
\ 时代的要求呼唤创新,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
通过音乐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教书也好,编教材也罢,努力开发教材的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必须强调的。
\ 七 、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产生了音乐。
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这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特征。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再一次被肯定,这是将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因而在审视教材的时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八、 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体现知识的完整性\ 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认知方式,要求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
在国外,综合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并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
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分类是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亦是如此。
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语文、英语、美术教学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理解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抒发音乐中的情感,给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内涵,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 九、重视趣味\ 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教材编写更应重视这一点,为教学生动活拨、丰富多彩提供资源保障。
\ 新的时代唤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时代的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一个崭新的理念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师责任。
\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既给教师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又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寻求创新,要想创新成功,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革新,改掉几十年来的旧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一切学科中的基础,如果一个专业教师,把自身学的东西教授给学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师要善于用音乐之美与自身的一片爱心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从繁重的知识压力中解放出来。
还有就是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等等,有了新的教育思想转变,才可能有新的教育思路、手段。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改革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新课改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我国大范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对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是对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进行探究。
新课改的推行为我国培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实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注重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出很大贡献。
化学这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门陌生、新鲜的课程,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否对化学保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就取决于初中阶段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初中化学教学时相当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后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式较之于传统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1、转换“教”与“学”的主体地位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考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能接受度以及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导致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排斥厌恶感,甚至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极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首先要注重转化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传统的主导者转换为学习引导启发者,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教师引导、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感,让学生在感觉被尊重的同时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自主性。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用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自行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于抽象难懂的新知识理论根据自己的能接受度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改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状况有直接的改善作用,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理论知识内涵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问题带进课堂,并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懂得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认识并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为丰富、合理。
3、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经过相应的实验培训,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对所学化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不注重实验教学,因此才会出现大批“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产物”而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
对此,应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实验教学比重。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理论知识整体有抽象、晦涩难懂的特点,尤其是化学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概念,让学生单纯根据自身理解能力掌握化学知识理论的内涵显然不切实际。
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图文色彩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动态表现将课本上一成不变的内容文字形象化、生动化,让抽象的理论知识经由形象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5、创新化学作业布置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除高效的课堂教学外,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改革还应注重课后作业布置的创新。
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总结所学知识点并口述出来,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同时,应增加学生的实践性与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提出与发现问题,并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并懂得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的能力,使其懂得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新课改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课改大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的实施,大大推进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实用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及能接受度,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遵照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在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基础上,应用一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成为为社会所用的有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玉山县文成初中 杨小明经过为期一周的初中生物短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总而言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二、深入研究新课标,是教学的关键。
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
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
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新课标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