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地理心得体会
初一学生对地理课的感想
这个新学期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感受。
因为这是我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学期。
面对这么多新的事物,让我感到新鲜又陌生。
比起以前小学的校园,八中的校园仿佛是一个大花园,漂亮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让我们在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与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个个新知识,探索一个个新疑点,解决一个个新问题。
在校园许多的建筑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那个很大,宽敞的风雨球场了。
远处望去,一个巨大的红色的三角形屋檐,是那样醒目。
每当课间,放学,都会有许多的同学到风雨球场上打球。
听老师说,这是柳州市最大的风雨球场。
可以容纳全校几千名师生在里面开会。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大雨倾盆,都能方便的在风雨球场中招开会议。
如果上体育课,还可以容纳六个班的学生在球场里做体育锻炼。
校园中除了风雨球场还有地理园、植物园、小花园等建筑,它们都是那样的美丽新奇,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投入花草树木的怀抱之中。
面对新的班级,老师和同学,我感到很高兴。
仅管我们还不大了解,对老师的新教学方式还不太习惯。
但我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多交朋友,多谈心里话;回家后,我们勤奋学习,按老师的要求把作业练习认真完成。
在许多的新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
我觉得她上的课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以前的语文老师注重作业,练习,让我们从作业中去找方法。
而中学的语文老师注重说和表达。
上课时,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尽情的问,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而不是仅仅让同学们从作业中去找答案。
而是在讨论中寻求真谛。
所以,以前并不太喜欢语文的我,已经被文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开始对语文这科目有了新的认识。
下课时,同学们有的尽情玩耍,有的围在一团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有的安静的坐在位置上阅读书籍。
这些画面对我们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这一切一切,正是说明了同学们由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慢慢地已经熟悉了中学的生活。
融入了新的大家庭里。
说到这,我已经感受了许多“不一样”,它们像一扇门,需要我们走进去,去适应,去学习。
新的校园生活是一扇门,每一个学科是扇门,将要面对的困难也是一扇门。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走进这一扇扇门中,打造出一个新的自己。
让自己尽快的成为一个让老师、同学们满意的中学生。
新一段的生活已经翻开了首页,请我们拿起笔描绘自己新学期的篇章吧
回答者: 285378580 - 一级 2010-9-4 13:19 新的学期又到了,在这关键的时期里,我要认真,仔细地规划每一分钟。
认真投入到学习中。
曾经有一位老师对我说,态度决定一切,要以良好的态度去面对学习。
挑战自己,相信自己,我个人认为,人一生的时间的有限的,时间不等人,因为这是我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段时间,我不会放过从我身边中的每一份时间,挣取把握好身边的每分每秒。
环顾学习生涯,我觉得最薄弱的科目是语文,化学。
强项是数学和物理。
每次月考都有化学,语文拉分,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我应该加强。
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
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
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
我还需要建立一本错题集,将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
在复习中应该提倡务实精神,也应该重视规范化和格式化,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因为任何一次不规范的答题都有可能造成失分。
1.因为我最薄弱的一项科目是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作文干巴巴的,不生动。
空闲时间多看课外书,每天记1~2条好词佳句,按老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争取每次作文练习都在95分以上。
2.提前老师的讲解做考纲和全品的题目,前天晚上认真预习。
多做深,精的题目,拓展思维。
3.每天坚持朗读外语作品,养成良好的语感。
认真识记考纲后面的单词,严格避免中考因单词而失分。
认真复习和预习全品的考点聚焦和附录,要求重点掌握语法,句型。
注意活学活用。
4.循环复习和背诵常用原子质量表,元素化合价,酸、碱、盐溶解表,严格避免因为忘记它们而在中考中失分。
认真识记和归纳老师给出的化学方程式,要求活学活用,知道反应条件,反应结果。
5.认真识记物理公式,物质常量,电学和光学是物理里我最薄弱的环节,我要跟随老师的总复习,认真,仔细的巩固电学和光学知识。
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各点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做笔记。
6.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历史知识点
地理科的总结与学习方法 注意;我是个初一学生
我也是初中,初一的时候我的地理很好,主要是老师比较好。
。
其实初一的地理有难度,我哥高二的时候老师还让他们复习初一的。
。
经纬度啊什么的这种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多向老师询问是最好的,当然网上有很多课件也十分优秀。
初一我建议你不要用笔记本做地理笔记,因为这时的地理内容一般都以图为主,知识点记在书上便于理解较为直观。
还有,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理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地理心得1000字学生写的
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刚接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了怎样的地理问题,怎样解决,解决后的心情如何,有怎么样的感受。
地理无处不再。
日常生活中,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如何,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习了地理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
通过学习地理,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
资源的,珍贵性。
最后要总结一下,人文情感。
比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啊,或者是说,地理教会了我们怎么样去,分析,理解,自然现象。
懂得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合理地运用这些规律。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做一名学生而言,能做到的是什么,今后要如何去做。
培养自己一种怎么样的意识。
还有感恩。
从当中挑几点,比较有想法的去写就可以了。
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初一地理的总结与反思,字数不少于300字的,小女子急求啊,拜托拜托了
这次期中考试的考题内容偏少,题目灵活多样,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其中把句子补充完整,反义词、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的题目是我班错误最多的题型。
这次考试基本上还可以,在全镇的八所学校中,位居前列。
90分以上的有43人,没有不及格的。
经过认真地分析、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
一、认真备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以备课为主,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备课时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
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
1、注重预习。
注重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要读通、读顺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
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
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认真阅读、积累词句。
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阅读和积累。
我们每一个人,单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
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有了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作文对老师和孩子不再会是一件头疼事。
三、,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阅读分析一向是让许多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题型,要突破它,首先要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靠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
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
”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四、抓好后进生工作。
这期的后段时间,重在抓后进生的提高
初一心得体会 500字
首先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
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
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
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
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
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写一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想500字
1.总的看法与印象:失望,历史的错位 仔细读完这本高教社的《人文地理学》,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失望”。
这是真实的感受。
下面我就把这一感受逐一写出。
文化地理 归于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地理学在这里没有优势; 在书中,没有称“文化地理学”,而是“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在导言中,作者谈及在20世纪50年代的北美出现的文化地理热以及二战后文化地理渗入到人文地理里边的一些情况,而且就此,本书就从文化开始。
等翻开具体内容时,我看到的是满纸文化学的内容,谈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这部分内容时,介绍了Terry G. 乔丹的《Human mosaic》一书的分析框架: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扩展扩散、迁移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
在这里边,我个人感觉地理学家没有天然的优势,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关于空间的人文事象的分布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当社会学或文化学学者,没有或较少的考虑空间和时间对其研究对象的影响而导致对自己的研究主题理解模糊或难以深入时,必然会加入地理环境及其历史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地理学家对文化学或社会学的具体内容的却知之甚少,就像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一样。
由此我得出我的结论,那就是把文化地理学归于文化学、人类学和社会学。
人口地理 历史上的战乱,政权的更迭,资料欠缺,很难研究深入。
作为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旅游地理的辅助性角色,前途一般; 聚落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
乡村地理由于当前市场的拒斥,原本很有意义,却发育不良。
城市地理学却蓬勃发展;关于聚落地理的思考将另辟《城市地理》的读书笔记,深入探讨。
历史地理 归还给历史学,历史,时间。
地理,空间; 历史与地理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这个话题的渊源可以上溯至康德,这位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与历史和地理相对应。
历史地理的兴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归于一些老地理学家,他们在历史学领域的造诣非同一般,由于他们的优势,发展了历史与地理结合的新领域。
在史学界颇有影响。
但现在的大学培养模式很难再出现这样的学者,所以这一分支会随着老一代历史地理学家的故去,逐渐丧失阵地。
相反,这一现象如果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可能会促进史学里的地理学派。
基于此我认为,把历史地理对还给史学吧,可能很残酷,但很现实。
政治地理 归还给政治学。
地缘学,很有希望与发展的前途新兴学科; 我对政治地理的理解和历史地理相向,不再说明。
关于地缘学,这是一个很好的新兴方向,即于地缘学这种根基,只有把地缘学建成一级学科,其下的众多二三级学科在不同的领域做实际的工作。
这是一个新的综合方向。
行为地理 赶时髦的产物,由于人类个体的复杂性,拒斥模型,很难有切实的成果; 产业(农业、工业)地理:教学时的尴尬,可以从理论上讲述得很完美,富于启发性,面对实践却是莫大的讽刺; 2.失望之余的反思:感到欣慰,希望与危机、挑战并存 时间很短:人文地理,起步才二十年,引入西方的人文地理才不过七、八年的时间,“新生儿”的状态。
“新生儿”的状态孕育的很大的生机,前途看好。
个别学科的兴旺: 经济地理,历史原因加之本学科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城市地理,强势学科; 旅游地理:社会、市场需要,钱途很好; 3.我自己的看法: 理论一些的看法: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学科负责; 实际一些的看法:我们生在人文地理的繁荣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有我辈的天地。
初一地理随笔五篇日记大全
来自百度文库,可借鉴初中地理教学随笔 既然素质教育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我们为何不把学生怎样配合教师活动想一想呢
一味的回头看旧教材能得到什么呢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去咀嚼新教材。
例如在讲《海陆变迁》这节时,为了增加学生兴趣,把两张质地不同的白纸和有图案的纸,一张剪成非洲的形状,一张剪成南美洲的形状,拼合在一起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非常活跃,得到一个普遍的看法:这是一种巧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结论是巧合就够了。
然后把书中的三十三页撕下来,再从中间撕开。
提问学生假如你没看见我从中间撕开,你凭什么能判断出这两张纸原本是一体的
有的学生说撕开的两部分图残缺,拼合在一起是一副完整的图画。
这些都能说明撕开的两部分原来是一体的。
接着让学生读活动中的图(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学生很容易接受非洲和南美洲原来是一体,后来由于地壳变迁而分离的观念。
课后我曾比较一下,做过“一拼一撕”的班级的学生参与数远远大于没有做过的学生数。
这“一拼一撕”也正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斟酌的举措。
所以说,只有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有兴趣,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自己在备课时觉得无味,在课堂上学生也一定厌烦,他们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呢
为什么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学生能时入梦乡
为什么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的每一个细2 胞都亢奋呢
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个从教人员思考吗
新教材有许多创新之处,这是旧教材无法比拟的,希望我们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把我们的精力集中在新教材上,用新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充分研究新教材创意,圆满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
我国古代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仅仅教给学生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若能教给学生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技能,那么学生就会终生受用不尽了。
1、运用地图 获取知识 初中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空间形象,如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的轮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区、气温的高低变化等,它们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
借助于地图,便能一目了然,要求学生身边时常备有地图,对各地理事物、现象能形成准确、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诸如世界各国名称、气候类型等的混淆现象,尝到运用地图好处的同学是对地图常看常新,新知越积越多。
在初一新生第一节地理课时,我就要告诉学生运用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养成经常读图的习惯。
地理学科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综合性,我们可以从一张地图中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自然知识,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人口、工农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状况,从整体上把握该区域的综合特征。
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就应该多运用地图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
2、联系实际 内化知识 3、分析-归纳-综合 升华知识 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归纳与综合,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为此,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归纳-综合”的规律,使所学知识得以活用。
分析应从各类地理事物本身内容的系统性入手,从个别到一般,把个别分散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性,总结出规律,再从部分到整体把具有相关信息归纳综合起来,这样能加深理解各地区域的特征,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新授完初中地理教材后进入复习阶段,师生先一起研讨,将初中地理知识归纳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自然地理再划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人文地理可划分为人口、民族、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等;有的专题还可分为若干项,如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分项,气候可以从气候名称、分布地区、气候特征以及对当地植被、农业的影响分项,工农业可分别从各自发展的条件、分布地区、生产的产品(工业部门、农作物)分项;工业发展的条件又可从资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项,农业发展的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劳动力等分项。
再运用整体指导局部的学习方法,大到国家,小到乡镇、村庄都要从上面这一知识结构中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探讨。
在地理会考复习时,我常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复习积极性高,复习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