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泄露安全演练心得体会
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氨水是易易爆、易中毒的危险化学品,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气氨。
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大量泄漏威胁人身安全和生命,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严重时影响企业形象。
健康危害:中毒、窒息、化学灼伤。
2.3.4环境危害: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2.3.5 燃爆危险:燃烧爆炸、容器开裂和爆炸。
烧成工序氨水储罐、输送管道阀门、反应区该事故无明显季节特征。
a)氨水罐或管线被腐蚀,发生滴漏现象;b)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部门负责人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部门管理人员应急自救小组成员:部门其他人员c)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d)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
e)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f)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g)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h)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i)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部门主任或经理及现场人员;o)mm)Download !!!
吸入氨气有什么危险
氨气的危害毒理学分析: LCL 5000 ppm\\\/5M,大鼠吸入LC50: 2000 ppm\\\/4H。
小鼠吸入LC50: 4230 ppm\\\/1H。
粘膜和皮肤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
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
接触553mg\\\/m^3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分钟;3500~7000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氨的危害: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
室内空气中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泥土添加剂。
添加剂中含有大量氨内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释放出来。
氨气中毒常见特征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率快、肺部罗音等。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
胸部X线检查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
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误服氨水可致消化道灼伤,有口腔、胸、腹部疼痛,呕血、虚脱,可发生食道、胃穿孔。
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
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急救处理及医疗措施: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注意:发现有肺水种者,不准做人工呼吸),呼吸困难应输氧、维持呼吸功能、卧床静息。
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
给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肺水肿、喉痉挛、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造成窒息,合理氧疗;;对由气道粘膜脱落引起的窒息或自发性气胸应作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如环甲膜穿剌或气管切开胸腔穿剌排气等,应加强消毒隔离及早并较长时间应用抗菌素。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支气管舒缓剂;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可按病情给地塞米松10~60mg\\\/d,分次给药,待病情好转后减量,大剂量应用一般不超过3~5日。
注意及时进行气管切开,短期内限制液体入量。
合理应用抗生素。
脱水剂及**应慎用。
强心剂应减量应用。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并对症处理。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氨气的危害无处不在,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我们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只有真正了解氨气的危害及防治,人人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有效管理方案和预防措施,才能安全生产,才能保障平安。
中国人如何才能得诺贝尔奖
答 带戴口罩不能预防氨气中毒,应该带防毒面具才能预防氨气中毒。
氨(NH3)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 5.3ppm。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氨气的定义 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氨气的来源 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 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
另外,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为建材市场中必备的商品。
虽然这种污染释放期比较快,不会在空气中长期大量积存,但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氨气的危害 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氨气的预防措施 1 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液氨管线阀门应经常检修,防止意外破裂。
加强通气,使车间空气中氨气最高容许浓度控制在30mg\\\/L。
贮存和运输液氨或氨水时,应防热、防晒,免受震动,以免膨胀炸裂;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2 平时组织对意外事故急救工作演练,一定要明确群发性急性氨中毒的急救程序,即现场救护程序(包括事故前准备阶段和现场救护阶段)与临床抢救治疗程序。
3 严格执行“氨标”中规定,凡从事氨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或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者应禁忌从事氨作业。
根据接触情况,对作业者每1~2年进行体检一次。
4 新楼房(尤其在北方冬季施工的)不要马上入住,打开窗户通风一段时期,室内尽量少用含有添加剂和增白剂的装修材料. 5 如是畜牧业应合理选址和科学设计。
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地形开阔、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周围无居民区、无化工厂、屠宰场和矿区的等污染较多地方。
做到彻底及时排出粪便、垫料和污水等废弃物,通风换气良好,尽量减少舍内有害气体产生。
几道理基基础的化学题
1、选D。
气体摩尔体积要在标准状况下使用,A不是标准状况,不成立。
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22.4升都是1摩尔,所以B错了。
氮气不能和氢气完全反应。
2、加入足量过氧化钠会产生氧气,变成强碱性溶液,铵根离子、镁离子、铜离子都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选B。
3、试管口向上可能导致试管炸裂伤人;析出的晶体飞溅出来危险;钾钠都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还会导致火警;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往下走容易吸入氯气;氢气和氧气混合气遇到灼热氧化铜会爆炸。
所以选A。
(严格说2的危险性不大,但是没有对应选项)4、选D。
锂比水轻,不能沉在水底。
锂要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5、选C。
A:盐酸不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而没有二氧化碳放出,足量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
B:分别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D:分别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企业名称)液氨(氟)泄漏应急预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制订本应急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处理。
2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说明:介绍企业始建时间、发展过程和至今情况;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环境和气候情况;人员数量、男女员工人数、生产班次及人员配备;工艺流程、设备数量、介质主要特点和危险性等。
2.2危险目标 根据及液氨储罐的报告和设备检验报告等,确定以下危险目标(具体见附件5)。
:×××,存在×××事故危险。
二号目标:×××,存在×××事故危险。
三号目标:×××,存在×××事故危险。
…… 3组织机构 3.1车间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企业负责人 副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值班负责人 组 员:当班负责人和当班员工组成。
3.2主要职责 3.2.1组长 (1)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
(3)划定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4)必要时,向119报警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5)决定其它重大应急救援事项。
3.2.2副组长 (1)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2)当组长不在时,代行组长职责。
3.2.3当班负责人 (1)事故发生后,查明原因,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处理可处理的事项。
(2)迅速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
(3)接受组长指令。
3.2.4当班员工 (1)事故发生后,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处理可处理的事项。
(2)迅速向当班负责人或副组长或组长报告。
(3)服从分配、积极负责、不得逃避。
4事故报警 企业内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应迅速向上一级或最高负责人报告;必要时,企业负责人向119报警,并应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当地政府、安监、公安、质监、环保等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事件的基本情况。
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发生事故的地点和时间(年、月、日、时、分);发生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以及涉及范围;发生事故的设备名称、类别、性质、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5应急处置 5.1自行处置 5.1.1根据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当班员工、当班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处理方案组织开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时报告和报警。
5.1.2因抢救人员、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复生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5.2救助处置 难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外部单位、政府部门赶到并组织开展处理时,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应积极配合;报告事故发生情况、自行处置情况、目前情况等。
6保障措施 6.1通讯保障 当班员工、当班负责人、值班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并确保通讯设备完好和联络通畅。
当联系电话号码发生变更时,应互相通报。
公示报警电话和应报告部门名称。
6.2器材保障 配备必要人员救治、防毒、堵漏、灭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
6.3知识保障 接受和自行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
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救治和事故处置能力。
××××年××月××日 附件1: 本单位员工联系电话 序号 姓 名 职 务 手 机 住 处 电 话 备注 1 企业负责人 2 值班负责人 3 当班负责人 4 当班人员 。
。
。
。
。
。
附件2: 报警电话 名称 电话 备注 消防 119 医疗卫生 120 公安 110 ×××安监部门 ×××质监部门 ×××环保部门 附件3: 应急实施方案: ⑴、 现场一旦发生泄漏时,立刻报告,同时进行紧急工艺处理,消除泄漏。
⑵、如果泄漏情况比较严重,当班人员应立即报告生产科、工程科等部门。
车间应急小组参与各部门组成的救援指挥小组的工作。
⑶、 应立即隔离现场危险区域,切断一切火源,停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视情况迅速撤离危险区内的人员至上风处。
⑷、 组织经验丰富的工艺人员和检修人员,正确配带好或后到现场切断泄漏源(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呼吸器完好性)。
必要时制冷机紧急停车,并向泄漏点喷洒大量的清水稀释泄露出的氨气。
⑸、 如果现场有人中毒昏倒,要首先抬出来就医。
附件4: 人员救治办法 一、现场逃生: 1、氨发生泄漏时应及时戴好。
海川化工论坛 2、氨比空气轻,逃生时应先看准风向,沿上风或侧风方向逃生。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二、现场营救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或、防护衣、橡皮手套。
2、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处,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
三、中毒急救: 迅速将中毒者移至上风或侧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处,解开衣扣并注意保暖和安静,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的功能及心跳变化,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严禁饮水。
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四、沾氨处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流动水或2%硼酸水冲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
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内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3、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和2%硼酸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经过以上处治的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五、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
附件5: 事故处理方案 一、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2、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
3、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
4、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5、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二、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
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
(一)油氨分离器漏氨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
(二)冷凝器漏氨(立式、卧式、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所有高压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放空气器阀,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
工艺允许时可以对事故冷凝器进行减压。
(三)高压贮液桶漏氨 高压贮液桶漏氨后,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均液阀、出液阀、放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
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迅速切断压缩机电源,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门进行减压、排液、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当高压贮液桶压力与低压压力一致时,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
(四)中间冷却器漏氨 中间冷却器漏氨后,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该机电源,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
(五)低压贮液桶漏氨 低压贮液桶漏氨后,当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关闭压缩机吸气阀,同时关闭低压贮液桶的进气、出气、均液、放油及其它关联阀门,开启氨泵进液、出液阀及氨泵,将低压贮液桶内氨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内,待低压贮液桶内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阀。
(六)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在冲霜、加压、排液、放油工作中)时,应立即关闭排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
如液量较少,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如液量较多时,应尽快将桶内液体排空,减少氨的外泄量。
(七)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时,或在放油过程中,都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阀。
(八)放空气器漏氨 放空气器漏氨,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回流阀、蒸发回气阀。
(九)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 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液时,当上、下侧弹子失灵,应立即关闭批示器上、下侧的弹子角阀,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十)氨瓶漏氨 氨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氨瓶必须每二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12年应报废。
如发现瓶壁有裂纹、严重腐蚀、凹陷、鼓包、变形等缺陷以及未经定期检验,应禁止使用。
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应立即关闭氨瓶出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用水淋浇漏氨部位,迅速将氨瓶推离加氨现场。
三、蒸发器漏氨 库内蒸发器漏氨包括冷风机、墙排管、顶排管等,处理原则: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回气阀、热氨阀、排液阀、并及时将蒸发器内氨液排空。
如在冲霜过程中,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关闭排液阀、开启回气阀进行减压。
如在库房降温过程中,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氨泵系统停止运行。
确定漏氨部位,可做临时性处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减少氨的外泄量。
并开启排风扇强制通风,尽量减少库房的氨浓度。
清除蒸发器内氨,在条件、环境允许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压力,用热氨冲霜的方法,将蒸发器内氨液排回排液桶,减少氨液损失和库房空气污染。
四、阀门漏氨 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
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最近的阀门,关闭容器的进液、进气等阀门。
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
在处理泄漏事故时,应开启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
五、管道漏氨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
并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对事故部位抽空。
六、加氨装置漏氨(加氨站) 在加氨过程中,加氨装置漏氨,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和氨瓶的出液阀。
七、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如容器设备漏氨,在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将容器内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
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
向系统内的排放: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将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
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证安全。
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要注意阀门不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附件6: 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一、配备医疗用品 2%硼酸水、1-2%柠檬酸溶液、0.5%柠檬酸水或食醋等 二、配备事故处理器材 防毒面具(自给正压式呼吸器、过滤式)、橡皮手套、防护靴、防静电服装; 竹签、木塞、铅塞、铁丝、专用管卡、专用堵阀漏器具、橡胶垫、密封用具等; 手锤、钳子、扳手等。
灭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器材。
附表:常用防护用品 名称 种类 常用数 备用数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 与作业人数相同 2个以上 氨用滤毒罐 空气呼吸器 正压式 2个以上 防护服 全密闭式 2个以上 防护手套 橡胶式乙烯材料 与作业人数相同 2个以上 附件7: 氨基本知识 一、氨的特性 氨又称氨气(液氨),分子式为NH3,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具有毒性。
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8MPa。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900体积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弱碱性。
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鸣性气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下限为15.7%,爆炸上限为27.4%,引燃温度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挥发性大,刺激性强烈。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组织坏死。
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皮肤接触液氨会引起化学性灼伤,使皮肤生疮糜烂。
液氨溅入眼内可引起冻伤、冻僵,并变为苍白色。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1、演练目的为加强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地窖,挥发性物品存放、领取的作业情况,特筹备此次演练。
2、演练时间2018年4月8日(10:00---11:00)3、演练地点厂区西北角的地窖4、参演人员及职责参加人员:郭仁志(生产副总);王立博(涂层车间主任)、张淑秀(质检部主任); 杨红梅(安全生产管理员);范国良(安全员);(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职责: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负责人员:现场指导: 现场监督: 后勤保障:应急车司机:演练内容作业人员在2018年4月7日要对公司地窖的有限空间存放的氨水进行领取,在履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一系列手续后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突发休克,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而采取的一突发预案相应措施。
六、演练步骤1.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方法用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
然后再次检测。
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
怎样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方程式写了我手机上也不太好标,就告你个口诀吧:失、升、氧、还,(意思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被还原)反过来:得、降、还、氧,我这块就是靠这个口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