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扫墓感言
关于缅怀革命先烈的感受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 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一: 今天是清明节,我想很多同学都回家祭祖扫墓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
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
旧上海的公园门口曾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外国轮船在黄浦江上肆意闯荡,撞翻中国民船,淹死中国人也不管。
那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尊严。
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
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
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 如果,如果没有那些先烈们英勇的奋战,中华民族怎么会迎来今天 是呀
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有感800字
我从小生活在淮南市公安局大院,常和同龄的小朋友来市中队营外操场玩,看解放军叔叔训练。
这天下午约四点钟左右大概有一个排的解放军叔叔在练习投掷手榴弹训练,这时远处有位解放军战士大声的叫另外一位战士:郭章清快把那个小孩拉开太危险啦......。
这时这位叫郭章清的解放军叔叔快步跑过来抱起我跑到离投掷范围以外的安全路边,那是我唯一一次见过这位烈士,他20岁左右,他身材中等结实但不那么健壮,五官端正清秀英俊,一双不大不小的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
他救的那位小女孩就是和我同龄的王萍 (63年生)她的家是住在陈洞路的法院家属院里,在68年三月份的一天我家附近的邻居很快的传说:市中队的解放军郭章清为救一位小女孩被汽车撞了,生命很危险我们快点去看看,我跟着妈妈和几位阿姨小跑着去了市中队(就是现在的淮南市武警支队营房里,门卫也不阻拦,医务室外围了很多的群众和解放军,都想看看这位舍己救人的叔叔,有几位阿姨都留下了眼泪,医务室大门紧闭只有人民医院穿白打褂医生才可以进去,为英雄抢救,我们在门外等候了很久才被其他的解放军领导劝回。
一天后我们才知道郭章清牺牲了,很多战士和群众都哭了。
我八岁时上了洞二小一年级和王萍一个年级但不同班,王萍个子比较高挑清秀可爱但不爱说话。
从那以后我们学校的同学每年清明时节都去大通为郭章清扫墓,烈士墓两边有两名解放军叔叔庄重的为烈士站岗,多数都是有王萍带头为烈士叔叔献花圈鞠躬并宣誓......。
郭章清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小女孩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那舍己救人的无畏精神和高尚的伟大品格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几年后郭章清家乡政府为烈士的弟弟送到了市中队当上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他哥哥生前的连队直到后来光荣退伍把哥哥的英勇事迹再带回家乡。
郭章清生前在中队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团结友爱,是想进步所以可以在危急关头做出伟大的贡献,他是当代军人的表范
我们永远怀念您
观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昨日是电影全球首映,我与家人朋友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
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
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
饰演的母亲和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
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
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演绎得真实、感人
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啊
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真实反映了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
、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
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
这部电影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电影,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
美中不足的是该部电影有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
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
当然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电影很震撼、真实。
再者唐山大地震时当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万人。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直升机飞进来了,挖掘机进来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
时代不同了
唐山的观众看完以后是感动,甚至感恩
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浮生六记的读后感
浮生六记读后感一日下午,天气下着小雨,闲来无事,来到步步高梅溪书院。
一进大门左拐就看到几叠书,摆在书架上,随意翻了几下,有《解忧杂货铺》、《放学后》等等,随意翻了几下,虽然知道这几本书,很有名,但是我兴趣不是很大。
突然翻到一本名为《浮生六记》的书,作者是沈复,看名字好像有点熟,感觉在课本中看到过(后来回家仔细一思考,其实印象中应该是严复,《天演论》作者,历史课本中有提到。
而此沈复,字三白,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人,著有《浮生六记》),所以就拿起书来细读。
打开书的第一页就是序言,开篇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红楼梦我也看过两次,而且看的晶晶有味,细细读来里面的生活场景,好像铺面而来,而且里面的诗词感觉也非常的好,让我忍不住抄下来。
所以一看本书一开篇就说自己效仿红楼梦把闺房之事放在第一篇,所以觉得作者是一个“有情”之人,让我忍不住的往下翻。
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因思《关鸠》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
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本书是文言文,文言文读来基本意思还算懂的,但是一些词语还是比较生僻,还好它下面有白话文翻译,因此我先读一遍文言文,再看一遍白话文,所以书中所写内容还是基本读懂。
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这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
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这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科利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天空应时的下起了雨。
雨后的空气变得清新,变得有些凄凉,更让这个特别的节日显示出特有的韵味。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
在清明节,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等习俗。
前几天,爸爸去给爷爷奶奶扫墓。
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惊叹
随处可见一堆堆烧过的纸的废墟,空中飘着烧过的灰,味道还很呛鼻子。
我觉得这种烧纸的行为是不对的,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
我们应该停止这种行为,大家可以给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鲜花,表示我们真诚的哀思。
这才是最文明、最正确的行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脑海中浮现一幕幕烈士们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场景。
黄继光爬着冲向火力点,身上的血都流尽了,他是靠什么力量坚定的站起来,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枪口。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祖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悬崖。
还有我们身边最近的刘英俊,他勇拦惊马的故事令同学们为之动容。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事迹,令人留念;令人悲叹;令人振奋。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为了今天而奋斗的英雄们。
也让我们延续他们勇敢、爱国的精神。
让中国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
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乡愁的诗歌 ,还要欣赏与感悟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文学 > 诗歌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乡愁的诗歌 ,还要欣赏与感悟 悬赏分:1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快快快快快快快 提问者: x旗木卡卡西x - 实习生 一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插入地图 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1 条乡 愁 一、课文分析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
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
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
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
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当我死时》),“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之固体化》),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诗人评说: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
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
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
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
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
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
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
这是诗,人写的。
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
这个过程,如果作者自己出来说说,我们听了,或有助于今后写诗,也未可知。
可惜沧海横隔,同胞难聚,遗憾遗憾。
那么,参照着写诗的一般经验,我就来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样写成这首诗的吧。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
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
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
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
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
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
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
髫年所唱,没齿难忘。
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
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