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情感寄托于艺术的名言
含柳字的诗句,分别表达了坐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
柳意象的形成亦是如此,它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
柳意象在六朝形成的原因可从从别离、相思、乡思、时间意识等方面审视。
1、《诗经》的影响。
《诗经》中有四首诗说到柳,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采薇》,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六朝诗歌中就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萧子显《燕歌行》);“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春心自浩荡,春树柳攀折。
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 (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等。
古代诗人罕有不读《诗经》的,在他们吟读时,《诗经》中柳意象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
当诗人创作时,它便会发生作用。
2、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
六朝社会动荡,人生别离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在柳与人之间已具备“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异质同构)的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
亲朋别离,折下一条细柳枝,什么话都不说,便表达了送者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希望离别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柳那样成活发达,随遇而安,更希望能把故友的绵绵情丝永远留在心里,早日归来。
“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等,或希望远行人早日归来,或希望友谊长存,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要忘记。
汉代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反映折柳送别的《折杨柳行》,六朝时则有30多首,还出现了《月节折杨柳》这样十三首连在一起的组歌,并由乐府歌词发展到文人的专门创作。
六朝时仅梁就有刘邈、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人写了《折杨柳》。
也许折柳赠别更合六朝文人高雅飘逸的心态,故而反映折柳赠别的诗在六朝大量产生。
但还须注意的是,当时还有折梅赠别的习俗。
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中的“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是互文,意思是城边的柳树梅树被折来送别,只有岭外的梅柳才能舒适地生长。
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是折梅表离别之情的名句。
但折梅赠别远不及折柳赠别繁盛,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柳比梅种植普遍得多,便于就地取材;二是柳枝弱,枝条长而下垂,容易攀折。
3、“柳”与“留”、“丝”与“思”、“絮”与“绪”谐音。
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在六朝诗歌中大量存在。
“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可以有谐音双关之意。
何况“,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
”《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
”“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
4、柳是六朝诗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易于入诗。
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况且古人很早就喜欢种柳,先秦《石鼓诗》中有“何以橐之,惟杨及柳”,在这里,种柳就很带有一股文化味儿。
种的柳多了,柳树也就随处可见。
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
毕竟,诗人的诗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物象也只能是他们所看到、所熟悉、曾经引起他们情感波动的物象。
这些物象往往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物象显示或者使我们忆起生活,一如我们所了解于生活的那样,我们觉得它们美镲”⑷ 5、柳具有独特的表现性。
,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
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跟感慨离别时的人们那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
柳的这种独特表现性使其具有独特审美性,诗人抒写离别,自然就会觉得“落絮游丝亦有情”(杜甫《白丝行》)。
柳是春天之物,其荣枯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
这样,柳不仅具有离别相思、乡思等象征喻义,而且还具有时间象征喻义。
柳意象既可以个体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也可以类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因而就出现“人们无法看出诗人的意图,把握不到诗人要用它表达什么感情”⑻的情况。
为了确定柳在诗中的作用,六朝诗人往往通过意象组合来解决。
意象组合,也就是意向并置,因为“艺术的符号是‘同时性的符号’,它是将一种完整的意象系列一次性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并置性结构。
每个意象处在这种并置结构中,其意义才能得到确定,诗的整体意义也才能得以显示出来”,⑼且并置总是指向意义的同一性。
如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中“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虞绰《子婺洲被囚诗》中“桃蹊日影乱,柳径起秋风”。
日、月、星在天空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柳树也随着春天的到来绿了一次又一次,循环不已。
含柳字的诗句,分别表达了坐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
柳意象的形成亦是如此,它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
柳意象在六朝形成的原因可从从别离、相思、乡思、时间意识等方面审视。
1、《诗经》的影响。
《诗经》中有四首诗说到柳,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采薇》,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六朝诗歌中就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萧子显《燕歌行》);“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春心自浩荡,春树柳攀折。
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 (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等。
古代诗人罕有不读《诗经》的,在他们吟读时,《诗经》中柳意象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
当诗人创作时,它便会发生作用。
2、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
六朝社会动荡,人生别离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在柳与人之间已具备“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异质同构)的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
亲朋别离,折下一条细柳枝,什么话都不说,便表达了送者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希望离别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柳那样成活发达,随遇而安,更希望能把故友的绵绵情丝永远留在心里,早日归来。
“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等,或希望远行人早日归来,或希望友谊长存,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要忘记。
汉代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反映折柳送别的《折杨柳行》,六朝时则有30多首,还出现了《月节折杨柳》这样十三首连在一起的组歌,并由乐府歌词发展到文人的专门创作。
六朝时仅梁就有刘邈、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人写了《折杨柳》。
也许折柳赠别更合六朝文人高雅飘逸的心态,故而反映折柳赠别的诗在六朝大量产生。
但还须注意的是,当时还有折梅赠别的习俗。
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中的“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是互文,意思是城边的柳树梅树被折来送别,只有岭外的梅柳才能舒适地生长。
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是折梅表离别之情的名句。
但折梅赠别远不及折柳赠别繁盛,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柳比梅种植普遍得多,便于就地取材;二是柳枝弱,枝条长而下垂,容易攀折。
3、“柳”与“留”、“丝”与“思”、“絮”与“绪”谐音。
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在六朝诗歌中大量存在。
“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可以有谐音双关之意。
何况“,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
”《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
”“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
4、柳是六朝诗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易于入诗。
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况且古人很早就喜欢种柳,先秦《石鼓诗》中有“何以橐之,惟杨及柳”,在这里,种柳就很带有一股文化味儿。
种的柳多了,柳树也就随处可见。
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
毕竟,诗人的诗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物象也只能是他们所看到、所熟悉、曾经引起他们情感波动的物象。
这些物象往往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物象显示或者使我们忆起生活,一如我们所了解于生活的那样,我们觉得它们美镲”⑷ 5、柳具有独特的表现性。
,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
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跟感慨离别时的人们那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
柳的这种独特表现性使其具有独特审美性,诗人抒写离别,自然就会觉得“落絮游丝亦有情”(杜甫《白丝行》)。
柳是春天之物,其荣枯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
这样,柳不仅具有离别相思、乡思等象征喻义,而且还具有时间象征喻义。
柳意象既可以个体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也可以类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因而就出现“人们无法看出诗人的意图,把握不到诗人要用它表达什么感情”⑻的情况。
为了确定柳在诗中的作用,六朝诗人往往通过意象组合来解决。
意象组合,也就是意向并置,因为“艺术的符号是‘同时性的符号’,它是将一种完整的意象系列一次性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并置性结构。
每个意象处在这种并置结构中,其意义才能得到确定,诗的整体意义也才能得以显示出来”,⑼且并置总是指向意义的同一性。
如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中“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虞绰《子婺洲被囚诗》中“桃蹊日影乱,柳径起秋风”。
日、月、星在天空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柳树也随着春天的到来绿了一次又一次,循环不已。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这句诗是谁写的
语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此句甘平凡,拒绝,要有上青天揽日月的高远,的志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体裁:【七古】 类别:【未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简析】: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 清发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一“送”,一“酣”,点出了 “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 骨。
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 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
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 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
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
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
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
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
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
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
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
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
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
“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
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将感情寄托在水上的名句
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中写对人生的感叹寄托于山水景物之中的名句与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这句诗是谁写的
语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此句甘平凡,拒绝,要有上青天揽日月的高远,的志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体裁:【七古】 类别:【未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简析】: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 清发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一“送”,一“酣”,点出了 “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 骨。
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 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
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 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
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
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
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
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
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
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
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
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
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
“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
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