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历史 >

敬畏文化历史的名言

yiyyy分享 137455

yiyyy 分享

关于敬畏之心的名言

1、有两种东西,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奇和敬畏就会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

此句也被刻在康德墓碑之上。

2、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

”――加尔文 3、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圣经》箴言31章30节4、“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思想家史怀哲5、“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 ——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评价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6、山在那里。

山永远在那里,他随时欢迎那些爱他、敬畏他、并且有勇气的人。

——登山名言7、“敬畏耶和华心怀谦卑,必有富贵、尊荣和生命为赏赐。

”——《圣经》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 ——周国平《尊重生命》9、“敬畏当敬畏的神;不敬畏不当敬畏的人”。

——孙中山 10、“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古兰经》4:111、 “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古兰经》5:2)12、“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以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不义的。

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

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教胞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古兰经》49:1l一12)13、“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古兰经》49:l 3)14、“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圣经》…………

关于敬畏的名言有哪些

“敬畏”,这是一个的两面,敬对,畏对外部;但这个畏不是“怕”一种清知后的震惊、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状态,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惊-敬-信”一体的东西;而“敬畏”里的敬也是面向人类内心那种万象森严,持有的一样的心理状态。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句话横跨东西屏障,穿越时间长河,至今仍然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座右铭。

在这句话中,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关键词:敬畏。

“敬畏”是什么

就是“既敬重又畏惧”。

这是人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它囊括了“敬”与“畏”的双重情感内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畏”是指惧怕、畏怯、战战兢兢。

在这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种对萌生不规行为的自我约束。

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自省、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忧患、一种睿智、一种敏锐、一种原则、一种觉悟。

一句话,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

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人们就会明白,敬畏是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从政之德、治国之本。

在我国,古人对“敬畏”早有精辟论述:有“君子以恐慌修省”之良言;有“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名言;有“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的警告;有“畏法度者最快乐”之达观;有“君子观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惧自修饬循省也。

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之告诫;有“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劝解;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操守;有“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的界限;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习惯......中国语境中的“敬畏”常和“道德典范”联系在一起。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天命”对人而言是神圣而不可轻易达致的东西;“大人”是“天命”的承载者,是社会政治秩序的代表;“圣人”是“天命”的阐释者,是人心秩序话语的表述者。

由对“天”的敬畏在现实中转变为对“大人”、“圣人”之敬畏,中国人的敬畏对象是指向道德典范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们相信只要表达了对大人、圣人之敬畏必然就表达了对天之敬畏,因为大人、圣人是其现实中的代言人。

这里的“畏”具有主动性,“畏”由“敬”生。

在“敬”和“畏”之间,“敬”是因,“畏”是果。

“畏”在这里不单纯是指一种害怕、顺从,而是指一种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信念而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限制、反省,是一种道德自律,表达的是一种有所不为的精神。

而在西方语境中,“敬畏”往往从“敬畏上帝”开始。

英文钦定版《圣经·箴言》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圣经·希伯来书》中则说,“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

神、上帝、耶和华,那是隐秘的,这就使敬畏没有了具体可观的意向对象。

由于意向对象是不可观的,因而其不可能成为敬畏者的价值取向,对上帝敬畏并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上帝,而是因为惧怕上帝的惩罚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去约束自己的言行。

当然,这种怕是与敬相联系的怕,如果不与敬相联系,那么这种怕和动物本能的恐惧也就没有二致了。

在西方语境中,“敬”和“畏”之间,“畏”是因,“敬”是果,顺序不可逆转。

然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自步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创造力的生产力要素,将人们的生活送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与此同时,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就是“唯科技至上”、“唯自我至上”的观念逐步占据人们的心灵,人们盲目地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作为自身唯一的价值追求。

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变得狭隘和自私,工具性的思维方式横行,他们开始只关注自我、只关注自身所能控制、掌握的内容,却忽视了对内心的审视,对情感价值的追寻,以及对自我以外的他者的倾听和关注,人们开始显得“肆无忌惮”,无法坚守内心的价值秩序。

这给个体心理成长、道德情感发展造成的冲击突出地表现为敬畏意识淡薄,敬畏感缺失。

从前有句老话,常人都知道,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

”还有:“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进一步,话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或者说“人在做,天在看”。

这么多警句,就一个意思,指的是做人做事要有敬畏。

我们可以不相信天地神灵,但我们必须相信道德规律。

我们要敬畏生命。

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

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生命无辜地剥夺。

我们要敬畏自然。

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我们要敬畏律令规则。

律令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保障。

没有它们,我们的社会就像没有约束的泛滥洪水,将会淹没一切。

我们要敬畏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的集中体现,其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的下降,会导致社会基础秩序的混乱。

我们要敬畏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各地之间的区别除了自然环境和人种的区别之外,主要就是传统和文化的区别。

我们应当敬畏我们的传统和文化,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质。

我们要敬畏历史。

历史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和个人的经历。

换言之,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

敬畏历史,就是敬畏当下。

敬畏历史,就会对当下负责。

你对历史负责,历史就会对你负责。

我们要敬畏民意。

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

民意不是官员手中揉捏的玩物,民意不是水,随着盛它的容器变化而相应变化,它是不可塑造、不可欺诈的。

我们要敬畏信仰。

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

总而言之,时代需要我们心存敬畏。

《道德八书:心存敬畏》定位为大众通俗读物,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

每册均采用8~10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主题的迫切性;然后援引基本理论分析原因;重点在于实践部分,讲明怎么看待、怎么做、怎么修养;总体体现“问题——解释——原理——实践”的逻辑结构。

《道德八书:心存敬畏》主要内容包括:我们这个缺乏敬畏的时代;敬畏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敬畏自然: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敬畏律令规则:画一条红色警戒线等。

作者简介袁卫星,男,1970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

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获全国语文教师教学业务大赛“四项全能”称号;现任中学语文教研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出版事业部部长。

爱好旅游,一般选择自驾游;痴迷音乐,常常为一两支曲子流泪;曾经有很大的野心: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记住每—个学生,并让每一学生乃至学生家长记住。

25岁开始写书,有《美丽的过程》、《中学语文教与学》、《细数阳光》、《情感:像雾像雨又像风》、《生命课——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位教师教育手记》、《生命课——名学生的必修课程》等书出版。

现致力于唤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

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1979—1983)、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

199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站工作,1998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

曾经访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2002—2003)。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除德育原理外,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

截至2005年,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等5部,以及诗文自选集《作为—棵风中的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德育美学观》获得过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不忘历史的名言警句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必去其史

以人可以知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灭人之国,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敬畏历史”议论文

敬畏生命 一个失去双臂的瘦弱的青年,用双脚去弹奏钢琴浪漫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所有的听众都沉浸在这个残疾青年所营造的浪漫多情的音乐氛围中,去感悟人生与爱情的神圣和庄重。

  这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人气挺旺的《中国达人秀》电视节目的一幕。

这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叫刘伟,23岁的他没有双臂却能在黑白琴键上弹奏悦耳动听的旋律。

这些天,他成了网络红人,短短3天内视频点击率就多达20余万次。

在《中国达人秀》电视节目中,刘伟用双脚弹奏了一曲《梦中的婚礼》,打动所有观众。

人们亲切地称他“无臂钢琴王子”。

刘伟的一句:“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 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当我看完这档电视节目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头脑里仍然还在回味着这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在用他的双脚去弹奏的《梦中的婚礼》以及他那感动许多人的话语。

我感觉他不是在演奏《梦中的婚礼》,而是在用心、用泪在弹奏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位残疾青年并不是什么英雄,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却让我对他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使得我对这一位被折断翅膀的钢琴王子那种无畏、充满激情的生命心存敬畏

当他不幸失去双臂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他曾经迷惘过、哭泣过、失望过,独自去品尝着生活的艰辛。

他顽强不屈地与坎坷不平的命运作一场青春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刘伟无疑是胜利者,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乐观

什么是坚强

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我们虽然四肢健全,拥有体面的工作和显赫的职位,但是整天不思进取,只知道享乐,为了一点工作压力就怨天尤人。

如果我们去听听这位钢琴王子的演奏,去细细地品味他的振聋发聩的青春的宣言,我们岂能不羞愧万分

经历过生与死磨练的哲理是不朽的,我们没理由不用心、不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这铮铮作响的人生哲理。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对历史的态度名言

下一篇:历史清官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