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历史 >

英国历史读后感

yiyyy分享 77985

yiyyy 分享

《英国散文史》读后感500字

品着篇篇美文,自己仿佛沉腻在一股朦胧的清风之中。

席慕容,一位痴者,或是一个勇者,作为一个作家的她用一颗画家的心去贴近这个世界。

她的散文,遍布生命中每个细微。

脆弱、悲哀、美丽,在她眼中世界便为如此。

因为这个世界太过美丽,而因那令人几乎窒息的美感到哀伤。

她喜爱生命,喜爱每一缕生命在世界飞舞、挣扎的身影,喜爱这世界带给她的《生命的滋味》。

  生命、流光、记忆,这些永恒的话题,便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礼物。

但在流光逝去之时,它总会带走一两块零落的记忆。

当回神之后,两手空空地环顾四周的我们又剩下些什么呢

所以在命运来临之时,学着去凝神品味,不去后悔。

用平静的心情去品尝这繁华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或如文章中所说一般:“我们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

”是啊

我们年少时拥有的那一颗心最终会随着世俗人们的后悔祈祷而越发远去。

因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过错,而最终被埋入漫无边际的后悔之中,令人悲哀。

那么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着不去后悔、学着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

  所以,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心去触碰自然中那细柔之景。

草叶间的风声,海洋起伏的呼吸,那夜里一地的月光。

回答大自然中所有美丽生命的呼唤,感受生命中的闲静、怡人。

做一个无求无欲的隐者,学会去真正爱自己,甚至这个世界。

同时,也从此刻好好享受,从容地品尝生命的滋味。

  在丝丝缕缕的时光之中,存在于绽放与凋零之间的我们,应用热切的姿态、不悔的心境去续写生命的岁月。

英国伦敦游后感 800字左右

伦敦,英国的首都。

不得不说不愧为“雾都”,伦敦多雨,雨后的空气不在夹杂着灰尘反而染上一股清新。

长途的飞行带来的疲惫烟消云散,撑着伞散布在塔桥。

桥很宽,虽已至黄昏,塔桥没有霓虹灯的照耀却披上了金黄的外衣。

雨后的阳光极为灿烂,人们雨后依旧忙碌着,泰晤士河也不再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又变回一层层的波澜了。

放下伞,庆幸自己在对的时间游历着对的景色。

这不,霓虹灯全亮起来了。

塔桥变得色彩斑斓,夕阳已经西下,夜幕降临,唯有河的一头泛着阳光提醒着人们太阳刚刚的存在,慢慢地,暮色来临。

到处都是灯红酒绿,钟声突然响起,“咚——咚——”,低沉而又古老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19世纪的伦敦,那时的人们也一定听着这个钟声忙碌着、工作着。

大本钟就在塔桥的尽头附近,钟声愈加愈大,虽然沉重,但却给人一种安心,沉稳的感觉。

国立大厦已经亮起了所有的灯,倒映在映着暮色的河水中,模糊的感觉让人觉得水中的国立大厦更加华丽却也似水中月镜中花那般虚幻,可望不可即。

比起伦敦塔桥,我更喜欢圣保罗大教堂。

每个人最向往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

圣保罗大教堂是婚礼蛋糕的原型。

教堂的顶部就像现在的婚礼蛋糕一层一层的,伦敦的恋人都希望自己能和最爱的人步入圣保罗大教堂。

我更喜欢的是教堂里的安静、真挚。

我不歧视民族的宗教信仰,反而很尊重各民族的信仰。

这种真挚的信仰之情,会让世人产生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怀。

(写不下去了 虽然去过英国 很想写一样福尔摩斯博物馆的 但是请体谅我 我真心木有灵感了 = = )

《英国王室》读后感

说起英国的文化特色,就不能不提到英国王室。

近代历史的变革新浪潮下,君主制这个曾经遍及全球的政治制度,如今已然成为非主流,而英国王室作为硕果仅存的王室之一,又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家,如此,不知不觉中,英国王室便成了英伦文化的一面旗帜,众多游客慕名前往,去瞻仰这个在自己国家已经不存在的阶级,甚至连女王宫殿门前每日的巡逻兵交接仪式,都成为了蜂拥观赏的文化风景,因为关于王室的一切,都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然而,今非昔比,王族这个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消失的阶级,即便如今依然存在,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英国这样有着成熟、规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看似尊贵无比,但王权巅峰期的任性早就荡然无存了。

《女王》就是一部客观反映当代英国王室窘境的作品。

  影片有着非常清晰的两段式结构。

前段包括画匠为女王画肖像、女王会见新任总理以及媒体对前王妃戴安娜的疯狂追逐。

画匠与女王的对话非常短,寥寥几句,但明确点出了君主立宪制的精髓——政府是由人民选举而来,王室不得干涉,不但如此,女王甚至连投票权都没有。

随后,女王会见新任总理时高高在上的气场,和总理相对紧张拘束的言行,体现出君主立宪制下的王室,地位依旧非常高,由人民选出的总理,必须经过女王的“加持”才算合法,至于那些表现媒体对前王妃戴安娜热切关注的快闪镜头,则反映了王室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后段内容讲述的是王室和民众在戴安娜王妃葬礼规制上的分歧,以及王室最终向民众妥协的经过。

前段内容交待了英国王室的性质,更表现了王室的尊贵,而后段内容则反映了王室被民意威逼下的狼狈,前后两段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当代英国王室的窘境,尊贵的地位,只是一种形式,其内在是权力的架空。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0字

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读《重说中国近代史》   我们关于近代史的知识,大多来自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甚至是大学的政治历史公共课。

因此,一提及中国近代史,脑中浮现的便是中国在近代史上如何被西方列强欺凌、清政府如何腐败以及资产阶级软弱等画面。

然而,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学者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将带领我们走出传统历史叙事的固定观念模式,从新的角度认识这段历史。

诚如本书的副标题所言“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在书中,作者通过阅览大量原始档案和资料,试图为我们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历史叙事,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解读视角。

  作者首先批判了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三妇”心态,即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

怨妇心态认为一部近代史即是被西方列强欺负的历史;泼妇心态认为一部近代史即是反抗西方列强欺压的历史;情妇心态则认为纵然我们被欺压了,却因此而获得了进步,好似非此不可得救一般。

心态问题是我们看待近代史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上三种心态显然不足为取,终究应该尽可能客观的对待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切,正如作者所言:冷静地审视过去,不能再当怨妇、泼妇、情妇,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

  关于鸦片战争,作者将之视为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在这一部分作者打破了关于鸦片战争曾经创造的两个神话,即:“忠奸格局”的神话和“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神话。

根据“忠奸格局”的逻辑,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忠臣,穆彰阿、琦善等人是奸臣,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奸臣当道,如若林则徐一直被重用战争的结局可能不会这样。

很显然,这种叙事逻辑掩盖了事情的本质,林则徐并不能挽救清朝的败局。

鸦片战争之时的中国已经在经济、军事、观念等各方面落后于西方,这才是战争失败的关键。

至于“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神话,则意味着如果能发动百姓,也即发起群众运动,战争的结局可能被改写。

因此,正统近代史给予“三元里抗英”以很重的戏份,然而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时间是经过我们长期演绎加工而成的,事实上英国只损失了一人。

缺乏组织且无先进武器的群众也难以挽救清朝的败局。

  农民起义一直是帝国的古老命题,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即是此规律的又一表现。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在作者看来其最大影响即是它唤醒了中国的汉族士大夫的积极性,而非如传统叙事所言,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其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被视为进步的表现。

的确,传统近代史叙事认为《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一大亮点,然而作者认为以往的历史叙事过高评价了《资政新篇》,实际上它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它的主张几乎没有被运用到现实中。

  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中国的汉族士大夫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在内忧外患面前,他们提倡开展了洋务运动。

按照传统近代史的说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然而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运动。

虽然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现极差,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毕竟还是给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如果说他是失败的,也只能是就程度而言,就与强邻日本相较而言。

因此,不应低估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价值。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真正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为图自强,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戊戌变法。

在作者看来,关于戊戌变法,正统的近代史叙事存在几个问题:第一,过分强调康梁在变法中的作用,将戊戌变法局限于“百日维新”。

事实上,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材料发现,变法实际是一幅十分壮丽的画卷,戊戌变法当时存在多个中心,多钟路径;第二,关于变法失败原因问题,传统近代史叙事将其归于资产阶级实力太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然而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跳出这些分析框架,不要总试图靠一些概念化、符号化的东西来看待它,一直用落后与先进,顽固与保守,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之类的话语,其实是很荒唐的。

(p159)通过分析,作者发现,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帝后二元结构。

有名无权的光绪帝与有权无名的慈禧太后之间的冲突是导致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变法一旦成功,将使得光绪帝有名有权,而慈禧太后则无名无权。

正因此,慈禧太后才断然决定要阻止变法,事实上,慈禧太后并非顽固保守、不图变化、不思进取之人,实则因为变法将祸及其权力地位才出此下策。

  中国人反抗的第二次高潮即是义和团运动,然而传统近代史叙事在评价义和团的功绩时,常常说义和团粉碎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然而,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义和团运动之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彻底瓜分,然而,这并非仅为义和团的伟大功绩,实际上,在作者看来,西方国家本身的多面性是也是重要的原因。

西方国家到义和团出现时,已经开始对殖民活动进行反思和批判了。

义和团运动带来的更多是灾难和倒退。

  在经历了种种灾难之后,清政府气数实将尽矣。

此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迫不得已开启了新政。

作为后来者,我们当然清楚的知道清廷的新政以失败告终,并且紧接着就发生了辛亥革命,于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是新政断送了清朝的气数。

然而,作者却看到了不为人知的新政的成就。

作者认为清末的新政实际上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变法,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

(p205)新政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新鲜事物:一是媒体的壮大,二是新市民的兴起与发展,士绅和商绅团体的壮大,三十准议会的出现。

这些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而言,都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单就新政中的预备立宪而言,作者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立宪如果能走到最后,肯定就会建成比较充分的代议制民主。

(p209)   然而,不幸的事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新掌权的满足贵族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他们开始试图重新收回权力,这不仅导致了新政的失败,同时使得矛盾变得更为尖锐。

此时,辛亥革命爆发了。

关于辛亥革命,作者对传统近代史叙事中突出夸大革命党人实力的论断进行了驳斥,作者结合材料分析发现,当时革命党的力量并不强大,革命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此外,评价辛亥革命时,我们时常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了。

然而,作者发现,这一说法显然太不合理。

可以说按照结局的观点来讲,革命党人最多算是小资产阶级,而当时的立宪派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依此,显然不能论断革命党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关于袁世凯称帝的问题,作者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帝制被推翻后,中国即进入了无权威状态,袁世凯称帝是希望通过重树皇帝来重数权威,然而,袁世凯的美梦自然是无法实现的。

其实,无权威的咒语也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北洋军阀们,北洋时期的混乱,很大原因正是因为军阀们权威不足。

军阀之间互不承认,互相争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失败表现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作者认为五四是一场很重要的运动,在文中,作者发现了五四运动与军阀裂变之间相互呼应。

正是五四运动为直系军阀吴佩孚提供了攻击皖系政权的理由,五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场直系反皖的政治动员。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一种丰富五四意义的解释,诚如作者所言,五四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当然,以上仅就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较为突出的论断进行了梳理,实际上,书中充满了闪光点,绝非以上几点所能涵盖。

作者为完成此项工作,阅览了大量原始史料和文献,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启发着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分享作者的分析逻辑,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已有的有限材料力图还原历史的真相,这种方法的学习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这才是培根所指:学史可以明智。

正是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不仅看到许多新思想,也让我们体会到该如何看到问题,进而理解当下处境。

历史读后感

罗马帝国衰亡史  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于游历罗马城废墟时发思古幽情,遂穷毕生之力 ,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

其著作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朝的黄金时期,直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精彩生动,充满洞见,堪称如椽巨笔。

  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的历史著作,是因为以前的历史学家都是根据宗教的观念描写历史,而这部著作是第一次根据政府、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来描写历史,对基督教的历史描述也非常客观,因此受到当时人们的许多非议。

在第一卷第15章的末尾一段,他充分表现了他的讽刺和幽默,他对基督教历史的怀疑态度,他是这么写的:  我们怎么能原谅那些异教徒的哲学世界如此忽略全能的上帝呈现出的那么多明显的证据呢

不是对他们的理智,而是对他们的感觉。

在基督和他使徒的时代,他们宣讲的教义被无数的奇迹所证实,跛足可以走路,盲人可以看见,病人被治好,死者可以复活,魔鬼可以被赶走,自然法则经常为教会服务。

但是精明的希腊和罗马人闭眼不看这些奇迹,全力关注平常的生活和研究,没有理会这个世界除了现实政府还有精神的领袖。

在泰比利乌斯时代,整个地球,起码是整个罗马帝国的所有省份,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被超自然的黑暗所笼罩。

即使是这种应该刺激人们好奇和对神畏惧的事件,在这个科学和历史的时代也没有引起关注。

这件事发生在小塞内加和老普林尼在世的时间,他们一定受到这件奇迹的影响,或者是被以前记录所影响,这两位哲学家勤奋地记录各种自然现象,地震、陨石、彗星、和日食,以及所有他们收集到的现象。

但他们两人都没有提到这件从创世以来人们眼中最大的奇迹。

只有普林尼在他的其中一章中提到恺撒被谋杀时,太阳暗淡无光,而且肯定不是他那时代经历过的,耶稣受难时,曾被绝大部分后来的诗人和历史学家提到过的那次日食。

  很明显,吉本想表达在圣经新约中提到的那次耶稣受难时发生的,“从正午到申时,大地全被笼罩在黑暗之中”,实际上根本没有发生。

但当时他不敢直截了当地说,只能用隐喻讽刺的口吻,说明古代罗马史中根本就没有记录。

  1779年, 吉本又写了一部《对罗马帝国衰亡史第15章和16章一些段落的考证》以回答对他第一卷的一些非难。

  这部书从奥古斯都立为皇帝,将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写起,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还写了罗马的政变,到教皇重新控制罗马。

延续近乎1500年, 包括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兴起,以及罗马帝国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影响,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简短历史,甚至还提到了长城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北匈奴的西迁,忽必烈的舰队对日本不成功的入侵。

整部著作气势恢弘,是一部堪称巨著的作品。

英国小说<岛>的读后感 500字左右 急需!!!

学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几点体会 恩格斯根据自己1842年11月至1844年 8月在英国居住期间的直接观察和各种官方及非官方文件的材料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写于德国巴门,1845年在莱比锡出版。

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在这一著作中,作者根据日益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以这一最发达的国家为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深刻矛盾;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指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全书是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义正辞严的控诉。

作者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恩格斯在这一著作中已基本上摆脱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和伦理观点的影响。

他从英国工业发展和经济事实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说明了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列宁选集》第1卷,第89页)。

但作者后来也指出,这是一部早期的作品,“在本书中到处都可以发现现代社会主义从它的祖先之一即德国哲学起源的痕迹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所支配的社会事物要受到阶级的制约,因此人们运用统计认识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也必然带有阶级性。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立场、观点的对立,各自的社会统计也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应用统计科学观察当时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一次全面地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统计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并结合他亲身参加的社会实践,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名著。

重温这一名著,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无论是恩格斯亲自进行的社会典型调查,.还是引用官方和非官方的各种最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组成的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真实情况。

社会统计的数据和资料的生命力强弱,就在于它如实反映社会发展在数量上的真实程度如何。

社会事物不仅存在,而且是发展变化的。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也充分反映了工人阶级各种状况的发展变化。

如大城市的工人数成倍的增长,工人犯罪的案件也相应增多,工人的死亡率也迅速上升,穷人反对富人的斗争愈来愈激烈;又如大城市人口中的工人所占比重日益增强,工人中的女工、童工人数所占比重加大,城市工人中的爱尔兰人所占比例增加,以及工人中患热病、肺结核等疾病的人愈来愈多等等,都反映了工人阶级前后时期人数对比的增长情况,也反映了人口中工人阶级的比重增长的变化。

这些数据都是反映了社会统计认识社会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外部条件;以及内外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各种相关程度在数量上的发展变化。

二、恩格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找到可靠的坚实基础,肃清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空想和臆造,考察当时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就不能不用较长时期和巨大精力,从事考察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因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十八世纪后半期,从蒸气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又引起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英国就是发生这样一种变革的典型社会、典型国家。

所以,只有英国,才能就无产阶级的一切相互关系来全面地研究这个阶级。

英国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世界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有了对英国社会的正确认识,就可以了解德国、法国等其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工人阶级的境况。

典型调查从理论上讲,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问题。

一般和共性都存在于特殊和个性之中,无特殊性和个性,也就无一般和共性。

因此,要紧紧抓住具有代表性的特殊事物和个性事物,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从中了解社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恩格斯运用典型调查的数据和资料,以及其它情况,为无产阶级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一名著是一般与典型的社会调查统计的数据和资料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一部社会统计综合分析的著作。

三、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可以看出,恩格斯当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社会问题时,是非常注意应用最基本的统计的。

如应用统计的绝对值、百分数、分数、比例数、平均数等统计指标,以及应用各种动态数列和估计等统计数量分析来论述社会问题。

恩格斯在论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同时,对已获得正确的社会统计数据和资料,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的数量分析,说明问题、叙述状况都很有说服力。

在运用统计方法时,借用数学方法为统计科学服务,这是正确的。

在进行统计数量分析时,除用社会事物全部总和的绝对值说明问题外,并在绝对值的基础上,用分数、比例数、百分数、倍数、平均数,以及动态数列等等进行定量分析,这不仅比绝对值更为简明,而且是一见便知社会事物内外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程度、速度、比重如何?这些数量分析是绝对值所不能,也不可能表明的。

社会统计研究社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在数量上的表现,借用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使统计数字更为简明正确,更为社会实践所需要,是广大劳动人民所欢迎的。

这是数学为社会统计服务的光明前途。

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揭露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并指出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这一预测没有在英国的社会发展中实现。

但在其它国家,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已在世界一部分土地上获得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必然要把社会生产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整个社会得到协调发展。

在此不仅要求经济上和社会发展上各自有宏观的综合平衡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全社会有宏观的综合平衡的发展,这是整个社会发展规律性在系统工程上的必然要求。

而社会生产同人类社会生活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就必然要求社会统计制定全社会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

因此,对社会统计的研究,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在党的领导下,必然有重大的发展。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出版已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了,但它的立场和观点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统计工作,仍然很有指导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这个历史挺靠谱读后感

下一篇:写关于历史的读后感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