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阅读 > 散文 > 爱情散文 >

欧亨利爱情信使读后感

yiyyy分享 83471

yiyyy 分享

求欧亨利短篇小说2篇赏析 每篇300字就好 谢谢啦~~

1《麦琪的礼物》赏析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中,用他笔调幽默又带有淡淡哀伤的艺术语言讲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

以圣诞前夜馈赠礼物如此平常的题材创构的小说,在西方文坛并非罕见,其中也不乏精心之作,而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独自绝响,成为这类题材的杰作,确实是令人深思的。

从内容上看。

全篇以馈赠圣诞礼物为中心线,写了美国一对贫穷而恩爱的夫妇。

这个家庭的主妇为了节省每个铜子儿,不得不“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

欧•亨利的短篇常以他独具风格的感伤笔调和诙谐轻快的笔锋,去刻画人物和铺展情节,使笔下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并给人以不尽的余韵。

《麦琪的礼物》正是这个艺术特色的代表作。

裁剪精到的构思,对话般亲切的语言,微带忧郁的情调,使这个短篇在缕缕情感的光束中显露出丰厚的内涵,激发读者对爱情、金钱的价值的思考。

作家细致地写德拉无钱为丈夫买礼物的焦灼心情,写德拉的美发,甚至写德拉上街卖发和买表链的全过程,却惜墨如金地避开了吉姆卖金表买发梳的经过。

作家可以细致地描写吉姆回家后德拉担心失去美发会伤害吉姆的爱所作的一连串解释,却在吉姆讲完卖金表事之后戛然然止住全文。

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寥寥数笔,读者仍能从那些不着文字之处领悟作家的弦外之音。

这种寄实于虚,并兼用暗示和略写的手法,是《麦琪的礼物》所独具的。

2 《爱的牺牲》赏析《爱的牺牲》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小说,讲述了一对追逐艺术的年青艺术家夫妇,离乡背井到纽约去深造,却因家境贫困难以伸展抱复。

于是妻子为了生计宁愿牺牲自己,中断学琴去教音乐,“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学一些”,而且仍然和音乐在一起。

同时展现了19世纪美国草根阶层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作者运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数位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读完这篇小说,我认为乔□拉雷毕失去了两样值得自豪的东西,换来的却是不再对对方有用的装饰品,他们美好的愿望就这样落空了,命运对于这对恩爱夫妻是这样苛刻。

这一结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因为作者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最紧要的东西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和盘托出,不仅出奇制胜,令人拍案,还使前面的情节翻出新颖的意义,给人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回味。

严酷的生活使他们都放弃了艺术,但他们相互的爱却感人至深。

欧.亨利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沉甸甸的故事,揭示了“爱”的伟大力量。

世界上著名的书籍有哪些

麦琪的礼物(一作贤人的礼物) 爱的牺牲 警察和赞美诗 艾克·舍恩斯的媚药 财神与爱神 菜单上的春天 绿色的门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二十年后 爱情信使 供家具的出租房 挚友忒勒马租房 杰夫·彼得斯的催眠术 卖官鬻爵 改邪归正 本局专案 忘忧果与玻璃瓶 布莱克·比尔的藏身处 学校呀学校 并非特写 纽约的侦探 同病相怜 喜剧演员哈格雷夫 磨坊教堂 红毛酋长的赎金 生活的陀螺 我们选择的道路 一元伪币的作用 一份报纸的经历 一毛不拔的情人 一千元 桃源小憩 纪念品 擦亮的灯 麦迪逊广场的天方夜谭 钟摆 来自卡克塔斯的买主 哈莱姆区的悲剧 最后一片藤叶 伯爵婚礼的贵宾 未知数 一位幽默家的自白

欧亨利短篇小说10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爱的牺牲〔美〕欧.亨利/著王仲年/译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

那是我们的前提。

这篇故事将从它那里得出一个结论,同时证明那个前提的不正确。

从逻辑学的观点来说,这固然是一件新鲜事,可是从文学的观点来说,却是一件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古老的艺术。

乔·拉雷毕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

他还只六岁的时候就画了一幅镇上抽水机的风景,抽水机旁边画了一个匆匆走过去的、有声望的居民。

这件作品给配上架子,挂在药房的橱窗里,挨着一只留有几排参差不齐的玉米的穗轴。

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

德丽雅·加鲁塞斯生长在南方一个松林小村里,她把六音阶之类的玩意儿搞得那样出色,以致她的亲戚们给她凑了一笔数目很小的款子,让她到北方去“深造”。

他们没有看到她成——,那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

麦琪的礼物〔美〕欧.亨利/著潘明元/译一元八角七。

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

这些分分钱是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

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

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

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

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元。

现在,他的收入缩减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的字母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它们正严肃地思忖着是否缩写成谦逊而又讲求实际的字母D。

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回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就是刚介绍给诸位的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而且热烈地拥抱他。

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

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

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

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是如此。

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

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壁镜。

也许你见过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镜吧。

一个非常瘦小而灵巧的人,从观察自己在一连串的纵条影象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

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门子艺术。

警察与赞美诗〔美〕欧.亨利/著潘明元/译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

每当雁群在夜空中引颈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对丈夫加倍的温存亲热,索比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焦躁不安、翻来复去的时候,人们就明白,冬天已近在咫尺了。

一片枯叶落在索比的大腿上,那是杰克·弗洛斯特①的卡片。

杰克对麦迪逊广场的常住居民非常客气,每年来临之先,总要打一声招呼。

在十字街头,他把名片交给“户外大厦”的信使“北风”,好让住户们有个准备。

索比意识到,该是自己下决心的时候了,马上组织单人财务委员会,以便抵御即将临近的严寒,因此,他急躁不安地在长凳上辗转反侧。

索比越冬的抱负并不算最高,他不想在地中海巡游,也不想到南方去晒令人昏睡的太阳,更没想过到维苏威海湾漂泊。

他梦寐以求的只要在岛上待三个月就足够了。

整整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且不受“北风”和警察的侵扰。

对索比而言,这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美〕欧.亨利/著潘明元/译半夜,咖啡馆拥挤不通。

我随意间选坐的一张小桌恰好不为人们所注目,还剩下两把空椅以诱人的殷勤,伸开双臂欢迎新拥进的顾客。

当时,一位世界公民和我同一张小桌,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我真高兴,因为我持这种理论,自亚当以来,还没有过一位真正的属于整个世界的居民。

我们听说过世界公民,也在许多包裹上见过异国标签,但那是旅游者,不是世界公民。

我提到下面的情景定会引起你的思考——大理石桌面的桌子,一排排靠墙的皮革椅座,愉快的侣伴,稍加打扮的女士们正以微妙而又明显可见的情趣争相谈论着经济、繁盛和艺术,小心周到喜欢慷慨的侍者,使作曲家慌忙不迭的音乐机灵地满足一切人的口味,还有杂七杂八的谈话声、欢笑声——假如你乐意的话,高高的玻璃锥体维尔茨堡酒①将躬身到你的唇边,就像那枝头上的熟樱桃摇晃进强盗樫鸟的嘴壳一样。

一位来自英奇·丘恩克的雕塑家告诉我,这景象真真是巴黎式的。

欧亨利作品赏析

(一)欧・亨利小说的赏鉴在有些读者眼中欧・亨利小说最为人熟知与称道的特点是结尾出人意料,其实这种看法太过局限或是缺乏文学的赏鉴能力.这种看法无疑是否定了欧・亨利小说的诸多文学价值与欣赏性,也是对作者的片面评价.如若细读欧・亨利小说的读者,定会找到在其它众多短篇小说中难以寻觅的闪光点及作者独特的风格和迷人之处.

卢梭的著作及主要观点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酷爱读书卢梭1712年6月29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父亲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颇为聪明,端庄贤淑。

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

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

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训。

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

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

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

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

”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

7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

他还外出借书阅读,如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莫里的几部剧本等等,他都阅读过。

由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影响和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卢梭深深体会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

他既有父亲的爱国血统,又以这些伟人为榜样,甚至言行之间常把自己比作那些历史中的人物。

有一天,他在桌旁叙说斯契瓦拉的事迹,在座的人全都很惊讶地看到卢梭走上前去,把手放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来表演斯契瓦拉的英雄壮举。

这种早熟早慧的表现,正是卢梭特有天资的最初显露。

独立谋生卢梭快活的童年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他13岁时,舅舅决定将他送往马斯隆先生那里,在他手下学当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用。

但卢梭非常讨厌这种只为了赚钱而缺乏趣味的职业,每天琐碎的杂务使他头晕目眩,难以忍受。

马斯隆先生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卢梭,常常骂他懒惰愚蠢。

卢梭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便辞掉了工作。

不久,卢梭又换了一个职业,在一位雕刻匠手下当学徒。

鉴于以前做书记时得到的不少教训,所以他对这个新工作依命而行,毫无怨言。

卢梭本来很喜欢这种工作,因为他爱好会画,挥动刻刀也觉得很有趣,而且镂刻零件,用不着多么高超的技术,所以他很希望在这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

有一天,卢梭在空余时间为几位朋友刻骑士勋章,他的师傅发现后,以为他在制造假银币,便痛打了他一顿。

其实,当时卢梭年纪很小,对于银币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是以古罗马时期的钱币形状,做为模型罢了。

由于师傅的暴虐专横,使卢梭对本来喜爱的工作感到苦不堪言。

卢梭在师傅家的生活非常不愉快,但这却使他恢复了时隔已久的读书习惯。

这种兴趣受到当时环境的限制,不能顺利发展,但愈受限制,学习的兴趣反而愈浓。

附近有一个女租书商,经营一家租书店,卢梭经常去那里,手不释卷地看书,有时甚至误了工作时间,受到师傅的责骂和体罚。

不到一年功夫,卢梭把这家小店的书全读光了。

在这些书的熏陶下,他纠正了许多幼稚的脾气和不良习惯。

同时无形之中也在他内心里唤起了更高尚的感情。

他觉得雕刻师傅这里的环境很不理想,一切都缺乏情趣,令人难以忍受。

16岁时,他离城出走,他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自由地支配一切。

崇尚自然卢梭离城出走后,经由一位朋支的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

他原以为华伦夫人是个老态龙钟的丑老婆子,不料她却是一位满脸和气、风韵十足的年轻女子。

这使他大感惊讶和激动,正是这位夫人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

卢梭听从华伦夫天的劝告,开始他的远途旅行。

这也正适合他那早已形成的漫游癖好,他觉得这样的年纪就有机会爬山越岭,登临阿尔卑斯山的高峰,真是件美事。

一路上,卢梭心情十分愉快,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次旅程虽短,但卢梭喜爱自然风光,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虽然身处漂泊之中,却没有精神空虚之感。

凡是映入卢梭眼帘的东西,都令他内心感到一种醉人的享受。

大自然的奇伟、多彩和实际的美,深深地影响了卢梭的人生观。

以后他又经历了多次旅行,不论是旅途中的美景,还是乡村的田园生活,仍使他陶醉着迷。

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

“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从少年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

这种热忱,他曾不厌其烦的摹写、表现于他的著作中。

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

他用华伦夫人的某些清醒而夺人心目的特质,表现了自身,并使他陷入剧烈的情绪,这在他较晚的生活中,显得特别明晰,且使他和东方的大神秘主义者,呈现出相似之点。

涉足音乐卢梭在华伦夫人家居住的这段时期里,他感到非常满足和快活。

华伦夫人的嗓子轻柔动人,还会弹琴,她常教卢梭唱歌,熏陶激发卢梭对音乐的兴趣。

后来卢梭去神学院学习,华伦夫人送他音乐方面的书。

卢梭在神学院除学习外,经常带着歌谱,练习歌唱。

华伦夫人认为卢梭对音乐感兴趣且有天赋,有意让他朝音乐方面发展。

她经常在家里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并介绍卢梭与一些作曲家认识,使他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后来他不断地自学和研究,想出一种用数字代替音符的简易记谱法,即以数字1234567来代替Do、Re、Mi、Fa、So、La、Si音阶,并写出了具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音乐记谱法》,希望借此革新音乐世界。

同时还撰写了《现代音乐论文》一并带到巴黎,呈交给巴黎科学艺术院,想借此机会出名,这时的卢梭,灵感有如泉涌,他写了一部名为《新世界的发现》的歌剧,充分表现了他的创作才华。

后来卢梭带着修改好的稿子去科学院,当众宣读了他的论文,它那简洁的内容有力地吸引了委员们的注意力,博得了赞扬。

他认为自己的记谱法是音乐史上的创新和改革,但委员们不赞成这种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卢梭的记谱法可用于演唱,但不适合于演奏。

为了安慰卢梭,艺术院给他颁发了一张奖状,措词中夸奖了他一番。

卢梭虽遭受了失败,但心里很不服气,他将自己的手稿重新整理之后,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这部手稿的出版商,以《现代音乐论》为书名出版。

卢梭满怀希望,盼望这本音乐著作能引起较大的反响,然而销路很差,这使卢梭又一次遭受沉重的打击。

虽然他一心想在音乐方面有所创新,希望对音乐爱好者能有所启发,但效果却不佳,除了少数几个学者对他倍加赞誉外,并未产生什么大的反响。

征文获奖卢梭自从离开华伦夫人以后,开始自谋生活,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

同时也广交了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他结识了大哲学家狄德罗。

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彼此都热心于学术工作,狄德罗和卢梭等人便着手合编:一部《百科全书》,卢梭负责音乐部分,这项工作由于狄德罗被捕而中断了。

卢梭四处向朋友求援,希望把狄德罗放出来,但收效甚微。

卢梭经常前往狄德罗被关押的监狱探望他。

1749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

从巴黎到监狱之间有较长的路程,卢梭步行去看狄德罗,常带着一本书,走累了休息时可看看书。

有一天,他带了一本《法兰西信使》杂志,忽然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启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

卢梭看到这个题目时,好象被千道光芒刺射了一样,许多富有生气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从他心中涌现出来。

他顿时感到窒息,仿佛看到另一个宇宙,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脑子里不仅涌现出与第戎科学院的论文有关的思想,而且一连串的想法相继而起,就象大浪一样冲击着他。

这次心灵的震荡,显示了他思想上真知灼见的潜力。

卢梭把这件事告诉了狄德罗。

狄德罗鼓励卢梭继续发挥自己的思想,写出文章去应征。

卢梭积极撰写了这篇论文,写成后又送狄德罗审阅,自己又反复修改了多次,以《论艺术和科学》为题寄出应征。

1750年,他这篇论文获得了头等奖。

他在这篇文章中否定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从反面进行了论证,表露了他对巴黎社会的不信任和憎恶,并反对这种社会中所隐藏着的欺诈。

他斥责科学,文学和艺术,认为这些东西被权力所主宰了。

隐居著述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卢梭的个性适合于在乡下居住,他在巴黎住了15年,早已厌倦了城市生活。

隐居之后,他便决定不再回巴黎。

这时的卢梭已有点名气,不用为生活费用发愁,他继续抄乐谱,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靠得住,自给有余。

他的歌剧《乡村卜者》和其他作品的收入还剩下两干法朗,其他的著作也正在整理之中,这样,生活就不至于受穷了。

他的文笔和天赋已使他成为知名的文人,只要他稍微愿意把作家的手腕和出好书的努力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就可以使他生活得很富裕。

但是,卢梭觉得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他的天才,毁灭他的才华。

他的才华不是在笔上,而是在心里,完全是由一种超逸而豪迈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出来的。

他始终认为作家的地位只有在它不是一个行业的时候才能保持;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思维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

卢梭隐居6年之中,写了许多著名的著作,有政治学名著《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学史上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育学论著《爱弥儿》,简述了他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

自传体小说《新爱洛绮丝》,这本书的出版,成为人人争看的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欧。

横遭迫害按照法国当时的习俗,一本书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某些知名人士的传阅。

《爱弥儿》经过外界传阅后,顿时成为大家争论的中心。

令人奇怪的是,卢梭这本天真无邪、充满灵感和独具创见的教育学著作,反而被外界视为异端邪说,还被法国法庭列为禁书。

起初,卢梭对外界的传闻并不在意,他想这本教育学著作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写的,怎么会遭受知识分子、教会和国家的反对呢?怎么会将他看成邪恶之徒呢?在外界的压力下,出版社也劝卢梭不要用真实姓名发表这本书,但卢梭坚持要面对那些无谓的攻击。

他想他一直服从国家的法律制度,努力做一个忠顺的公民,象其他法国人一样遵守国家法律,总不至于因热爱人类,追求人类幸福而遭受迫害吧。

但是恶运偏偏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舆论界把卢梭看成了罪犯。

一天晚上,卢梭正在床上阅读圣经。

有人送信来,说法院明天——就要派人逮捕他,最高法院判决将《爱弥儿》焚毁,并立即发出逮捕令,要将卢梭打入监牢。

不得已卢梭只好告别朋友,离开法国去了瑞士。

不久这个国家也命令他在一天之内离开瑞士领土,尔后卢梭又搬到普鲁土国管辖的地区。

与此同时,欧洲读者不断来信,女士、年轻人和年轻的哲学家纷纷来函,请求卢梭给予指导,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

以后,卢梭又应英国哲学家休谟的邀请,去了英国,终因与休谟之间的分歧愈来愈大而离开英国。

他不得已改名回到法国,重新过隐居的生活。

流亡生涯、不安宁的岁月并未影响到卢梭的著述。

他先后著有《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山中书信》、《公民的情感》等著作。

归于自然卢梭的《爱弥儿》为什么会遭到法国反动当局如此仇视呢?原因在于,卢梭以他的《爱弥儿》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爱弥儿》上卷第5页)这是《爱弥儿》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表达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那就是人之生性善良,教育应“归于自然”。

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因为若把人象基督教那样视为先天罪犯,则必然诉之严酷惩戒,迫使人们盲目顺从而摧毁人权;不如强调人们向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地位和保障人的社会权力。

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卢梭是关键性的人物。

由“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主张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

他说:“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

”又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他批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的天性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以致不根据儿童的特点施教,硬把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

这种教育,在他看来,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竭力主张根据受教育者不同阶段的身心特征来规定教育任务。

卢梭“归于自然”的理论体现在教育目标上,要求培养自然人;而身心调和发达的自然人,既不同于贵族豪绅和王孙公子,也不同于空疏无用的书生士子。

这比以往的和当时的教育理想跨越了一大步。

而卢梭塑造的爱弥尔,既有哲学家的头脑,又有劳动者的身手,而且有改革家的品德。

无疑,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资产阶级新人的形象。

这正是他的思想比封建主义教育进步的地方,也是他横遭迫害的主要原因。

知识教育在知识教育方面,卢梭主张学以致用,行以求知。

在教学内容上,卢梭坚决反对书本诵习和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他说:陷入于咬文嚼字的书本教育,是摧残心智的。

儿童所需获得的是对于事物的真正理解,而书籍“只教我们谈论我们不懂得的事情。

”不过,卢梭对于12岁以后的理性开始发达的青年,则设想了许多门类的学科,要他们进行学习,粗略地划分起来,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青年期应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以道德教育为主的青春期应学习社会科学知识。

过去说寓言、历史、古典语文是不必学的,如今应该学了。

因为学寓言,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取教益;学历史可洞古知今,学古典语可理解语言艺术的规律。

这就说明,卢梭虽然反对腐朽的古典主义的教学内容,却不反对学习古典的知识,两者并非等同。

前者把青年引向故纸堆,使他们泥古而忽今,食古而不化;后者要求知晓古代文化,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得失,从而博古通今和古为今用。

在教学方法上,卢梭反对教条主义而着重行以求知。

他劝说教师放弃冗长的讲述,使更多的教学渗透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之中。

他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为此特别重视动机、兴趣和需要在学习中的作用。

卢梭十分重视直观教学法,他认为唯有对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才能确实了解事物的主义和观念。

他甚至认为,仪器、模型等设备扰乱儿童的学习,都该弃而不用,对实际事物直接观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卢梭还十分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对填鸭式、命令式的教学方法则极为厌恶。

另外,卢梭还告诫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理解水平来选择学习内容。

“永远不要把儿童不能理解的东西向儿童讲述。

”为了保持知识的正确性和巩固性,他主张要恰当安排儿童的学习速度,不急于求成,不贪多图快,不好高骛远,他这些改革知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新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也富有启示。

性的教育由于性欲发动是青春期的特征,卢梭比教育史上的其他任何教育家都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性的教育。

他主张对青少年性成熟时期以适当的性道德和性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行为端正”。

卢梭既反对禁欲主义,又反对纵欲主义,主张顺应自然发展,既不盲目抑制,也不妄加激动。

为了防止性欲早熟,卢梭认为,应使青少年远离不正当的诱惑。

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使他们的精力有发舒的出路。

谈到儿童对性的好奇心,卢梭强调应不给它以唤起的机会,更不可刺激他的好奇心,要尽可能避免涉及性生活的问题。

但如果这类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宁可对儿童闭口不言,而不要告他以谎言。

”这样不会使儿童感到奇怪,因为教师从来就不答复他认为不适合儿童理解的问题。

如果认为有必要回答,那么“你的答复永远必须是严正、简当而确定的;不要露出迟疑的神情。

回答的内容应当真实,那更不必说了。

”(《爱弥尔》英文版第177页)卢梭由此批评过去的教育在性的问题上一味欺瞒儿童的作法,认为这样反而会促使儿童去学习不正当的性知识。

对于男女间的爱情,卢梭认为不应使之成为理性教育的障碍,而应成为理性教育的手段。

他认为人类始终要从天性本身去寻找控制天性的适当工具,只能利用欲念的威力去抵抗欲念的暴虐。

他说:“我不怕促使爱弥儿心中产生他所渴望的爱情,我要把爱情描写成生活中的最大快乐,并使他对荒淫的行为感到可鄙,我要使他成为情人的同时,成为一个好人。

”这些观点,对后世各国实施正确的性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2:西奥多·卢梭,(Étienne Pierre Théodore Rousseau,1812年 - 1867年),法国画家。

人物3: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年 - 1910年),法国画家。

卢梭简介

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家,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牵着手的爱情读后感三百字

下一篇:龙应台的爱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