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300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
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
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
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江行唱和集序》)这“美”来自结尾的“精”。
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
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
“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100字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美丽的月,凄惨的光,那莫的伤. 站在人生低谷的作者,郁郁不得志,苦闷,寂寞,应该如此.但他却跳出了山谷,跳上了山峰,抬起头,欣赏那美丽的月.多么可贵的乐观, 写到这里,想到了自己,小小的挫折-----考试卷上一个不好的分数,老师一句批评的话语...都能让我们难过上大半天,我们可曾有一次拥有作者的豁达? 只 是低着头注视着照到地上月光的凄惨,恰恰显露了自己的无能.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欣赏月的美丽,做到如此,人生将没有悲伤有的只有幸福. 最后两句尤其妙绝,富含作者的复杂情感。
作者拿那些追名逐利的“忙人”和“闲人”作比较,突出“与月为伴”的悠闲自在、无限乐趣,因为“闲”才能“夜游”。
原本平凡、随处可见的月夜,因为有了人的欣赏与爱慕,才会显得美。
要不是有两个“闲人”在,我想,或许月色再美也毫无意义。
文章表现了作者沉浸于清虚冷月的仙境之中的安闲自适,当然,这其中不免会有一丝丝忧伤——不能为朝廷效力,这也是人之常情。
文章就好像一首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如流莹闪耀于天际一般,倾诉着作者的背凉与酸楚。
读罢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似乎尽现眼前。
这微妙的感情蜿蜒着读者的思绪,可谓是回味无穷!
求一篇读后感。
题目为: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月色如水,给万物披上一层迷离的轻纱,有两个人散布于庭院之中……这是《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的镜头,散步之人就是苏轼与他的好友张怀民。
当时两人都被贬于黄州,成为有名无实的“闲人”。
但苏轼毫不气馁,正在他“解衣欲睡”之时,看到“月色入户”,顿生雅兴,随即“欣然起行”,去享受这份美妙的景致。
但“无与为乐者”,独自享受很觉得无聊苦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两人都有着广阔的胸怀,于是两人共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文章最后写道“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白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啊,哪里能没有良辰美景,只是缺少像他们超脱、豁达、淡泊名利的人罢了。
现实生活中,辜负了美丽的而扫兴的人和事还少么
人们忙碌的脚步之中,时常回旋着如此的言语:“谁谁谁又升官了,明天咱也得赶紧送礼
”“孩子现在的职位太低了,去走走后门吧。
”“嘿嘿,某某长,某太太,在此见到您真是我的福分呢
”即使眼前有花容月貌,也荡然无存了。
世人只知道整天的攀高相比。
在名利的潮水中颠来覆去,只要能升官发财,就会不择手段,甚至连最起码的自尊都抛到九霄云外,哪里有片刻,使自己静下心来,摘下面具,抚摸自己的心灵,去发现与欣赏身边的“美丽景色”呢。
世界之所以美好,不是因为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不是因为豪华奢侈的家居装饰,不是因为举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机关算尽,而是人情的温馨。
淡泊一点名利,关心一下身边的弱小者,不要践踏任何一片心的芳草地,让纯洁而神圣的天使在世界永驻。
“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用爱心擦亮这双慧眼,都具有苏轼那样高洁傲岸的情怀,摒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风习。
请那些碌碌于尘世中的人们,张开这双发现美慧眼吧,因为只有你发现美,才会爱美,并用汗水把我们的世界建设的更加美丽和富足。
读 记承天寺夜游 有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
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
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
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
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
“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
“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
“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
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
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
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
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
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
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
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
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求<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以初中生的水平写,不得复制粘贴。
满意继续加分。
我捧着<<宋词>>,徘徊在林荫小道上抬头,怡然地看着明媚的阳光,于是很想很想,为苏轼送一缕阳光. 翻开<<宋词>>,我看到了苏轼的报国无门,但读到了他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无奈,于是,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日子明亮一些. 不禁,我联想到了几天前学的<<记承天寺夜游>>,他胸怀愤懑,虽然被贬却仍心忧政事.他自谓闲人,自嘲自解却无法掩饰他的壮志未酬.于是,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日子愉悦一些. 继续翻阅<<宋词>>我看到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句,可又有谁能体会苏轼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我安慰呢?看到这,我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看到生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时我不再想为苏轼送阳光了,因为他的生活本来就充满了阳光啊!他虽然被贬到黄州做一品闲官,可黄州却成就了他!此时我眼前浮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是苏轼对生活的乐观,是他那充满阳光的生活. 去留随意,看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窗外花开花落!是乐观为苏轼的生活送去了阳光,是乐观让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阳光.愿我们的阳光依旧,乐观依旧!!!
《记承天寺夜游》的预习笔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
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
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王安石变法后,认为新法并非不符合实际,故又支持新党。
苏轼的失意与他的政治选择有很大关联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杰出的散文作品标志着从西魏发端、历经唐宋的古文运动的胜利结束,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苏轼的著名诗还有《江城子》,《定风波》等。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编辑本段]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编辑本段]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于是)我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想到没有(可以)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编辑本段]注释: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年号。
解:脱下 户:门 交横:交错纵横 念:考虑,想到。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念,想到,考虑。
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遂:于是,就。
寝:入睡。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
荇,一种多年 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编辑本段]赏析 (徐应佩、周溶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这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
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优美的意境。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本文作者从如下几方面濡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
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
这里是“高峰入云”。
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
山下是“清流见底”。
水流迤逦,清明澄澈。
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
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
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
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
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
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缜密的结构。
本文虽属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结撰,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得如此经纬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
凝练的语言。
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
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
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
“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娱情山水的思想。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
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编辑本段]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
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
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
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
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
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
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
究竟干什么呢
“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
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
干什么呢
寻“乐”。
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
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
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
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
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
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
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
“止”于什么呢
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
谁看竹柏
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
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
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
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编辑本段]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读苏轼的一篇散文(吴功正)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
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
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
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
“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
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
“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
“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
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
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
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
”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
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
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
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
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
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
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
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
这是特点之二。
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
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
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
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
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
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
“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
“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
“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
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
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
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
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
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
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
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
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选自《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编辑本段]分层赏析:中心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
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
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
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
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
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
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
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编辑本段]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
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
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的关系之好,首先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编辑本段]扩写练习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睡觉,突然看到皎洁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户上映射进来。
突然一下子间似乎想到什么,急穿上鞋子,穿好衣服,往承天寺去。
路上心里想着,最近的日子中太过无聊,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今天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样遭遇的张怀民。
走到寺门口有两个和尚走了出来“施主,请问你想找谁
”我停顿一下,深情淡定的回了:“我来找张怀民
”和尚恭敬的回答:“施主请进” 我走进寺中,看到怀民的房间也未熄灯,径直朝前走去。
轻轻敲门,只看到房间的身影朝门口走来,打开门后,也是呆了一下,微笑示意之后,张怀民收拾衣服,和我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我们一起在院里走着抬头看到天空中灰暗一片,有一点星星挂在远方,最耀眼的哪个月亮也安安稳稳的挂在天上。
我不禁感叹:“哎,怀民兄,今晚的月亮多么皎洁,又不禁让我想到了从前。
”我脸上浮现了淡淡的伤感,悲痛。
怀民定定看向月亮,支声到:“谁说不是呢
如此景色怎能不令人伤心
想到家中还有年过80的老母就很担忧,不知她现在过的好不好。
我听完之后,也不断摇头,似乎这么无可奈何,说道:“家中有妻儿老小,叫我如何放心,也更是思念着家乡的土地,如今被贬至此,我只能与你发泄心中思乡思亲之情。
”怀民点头。
我们坐在庭中,找来酒杯,一同在月光下喝酒。
水里的植物纵横交错,漂浮不定,那些竹子,松柏也倒影在水光中。
我们都不禁感叹着:“哪个地方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这样的竹子,松柏。
只是少了现在像我们这样的闲人而已。
” 谈到这而,我们更是对现在的宋朝皇帝,百姓谈论一番,怀民叹息:“我们闲来无事,却得不到朝廷重用,被贬官至此,渴望报效朝廷却是有心无力
可悲
可悲
”我们心中都黯然伤神。
我们坐起身来,突然想往湖边散步,走在路上,看到了这片江山现在的处境,不禁感慨,不能为国出力,实乃大不幸。
[编辑本段]学习文本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所以“欣然起行”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寂寥苦楚,见月排遣“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3.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有点遗憾 “遂”、“寻”急切、激动......“相与步于中庭”从容 闲适 4.总结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
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残梦徒天献上~~) [编辑本段]以诗译诗 晚风轻轻 微微吹临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侧耳倾听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寝, 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又从梦乡边缘乍醒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想想这良辰美景 该与谁共享共分 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 走着,走着 就来到了承天寺 找找老友张怀民吧
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 就邀他来 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 怀民,怀民…… 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 瞧,这庭院积水空明 看那松柏竹影 真像水中交横的一片藻荇 涤荡着你我的心灵 啊
何时没有月亮
何处没有竹柏
怀民,怀民 如果没有两颗默契的心 又怎能孕育这份纯真悠雅的闲情 我俩 真不愧是神仙的化身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成作文 300字以上啊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
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说 () 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
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
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
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
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
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
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
究竟干什么呢
“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
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
干什么呢
寻“乐”。
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
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
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
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
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
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
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
“止”于什么呢
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
谁看竹柏
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
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
。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
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何夜无月
”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
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