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读后感800
《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读罢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感触最深的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
季老先生从批评当代人歪曲的价值观谈起,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给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最终答案——对于“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罢此句,顿觉季老先生眼中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与古人所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私以为,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生大抵可分为三种:一是有开天辟地之远见卓识,以思想改变人类发展轨迹;二是怀经国济世之雄才伟略,以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模式;三则凭庸常之才智,度庸常之岁月。
人生际遇不同只是庸常程度的差异罢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前两者,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人类世界的巨变,青史垂名。
遗憾的是,我们中绝大多数是后者,困于世俗,疲于度日。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人生何必认真?进而将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奉为人生真谛。
这种人显然只是看到了兼济天下的难得,而未能看到独善其身的可贵。
人生而独特,每个人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才能,也都有着异于他人的缺点。
这些才能与缺点在人生之初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无法被我们发现,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发现。
读书与做人 读后感 快啊 急~~~~ 我在线等
读季老书 承勤勉风——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言 -------------------------------------------------------------------------------- 我记忆犹新,去年10月的一天,站工会建立的图书阅览室对职工免费开放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和几个平时喜欢看书的同事约好去“抢沙发”,面对书架上飘着油墨清香的4000册新书,我们像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人走进琳琅满目的自助餐厅,兴奋地挑选自己对味的大餐… 可惜,我读书的热情火苗渐渐地气息微弱。
因为今年迎检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回到家里,被繁杂事务劳累了一天的身心,仿佛只有对着电视里的肥皂剧或者网络上的娱乐新闻才能得到放松。
7月份,工会组织读书感言活动,购置了50本好书推荐我们阅读,我挑选了季羡林大师所著的《读书与做人》。
季老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被奉为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以前,我闲散地读过几篇他的散文,知道他几部作品被收录在语文教科书中,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读他的专辑,这次终于“先下手为强”,抢了本自己喜欢的书。
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我就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个月来,季老通过他的书每天在我耳边谆谆教导,告诉我“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正如他所说:“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 读了季老的书,我像补充了营养,几方面都有很深的感悟。
对于成功,季老以一生经历告诉我们,总结他的成就,“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
”二战结束后,季羡林游学德国10年回国,任职北京大学。
按当时惯例,归国博士只能先当副教授,若干年才能转正,可他一周后就被聘为正教授,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所创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归国不久,季羡林学术功底和独特魅力在胡适与陈援庵(辅仁大学—北师大前身校长)的学术论争中得以显现。
两位学术界泰斗,对汉语“浮屠”与“佛”字谁先谁后这个问题争论激烈,季羡林以对吐火罗文等佛经传播的原文语音演变研究为基础,著成《浮屠与佛》一文刊发于最高学术刊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平息了争论。
他的实力不仅在于通晓西域古文字上,更体现于他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对文化交流和思想方法的科学研究。
最杰出的成果是他晚年的学术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该著作从探究各民族加工食用糖的工艺入手,通过对各种语言进行比较,描绘出了一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史,在方法论和史论上都别开生面。
对于学习,季老也将经验在《学外语》一文中和盘托出,方法只有3种,第一是尽快接触,让学习在运用中深化;第二是天资与勤奋,后者占绝大比重;第三是不要妄想捷径,学习中没有“御道”(“御道”就是皇帝走的道路,是引用欧洲古代几何学家欧几里得答国王问时说的话)。
季羡林一生通晓十几种外语,诀窍就是19世纪一位德国语言学家的办法,“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们推下水去。
如果他们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
他在德国学习了近十种语言,没有一种是靠老师讲解语法与单词的,都是直接“到水里”阅读原文。
由于勤奋与执著,季羡林没被“淹没”,反而成为了“游泳健将”
对于做人,串联他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出,季老提倡的是一种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乐观向上、虚怀若谷的人生。
他在散文中写了很多想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文章,还写了很多他怀念的老师和同学、同事、朋友,如董秋芳、吴宓、朱光潜、陈寅恪等国内师友,以及被他称为“教授父亲” 的恩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与他相处了11年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与他发生了一段爱情的女孩伊姆加德等国外友人。
在回忆这些亲人、师友时,他的文字饱蘸深情,充盈着自己感恩、报恩之心和思念之情。
季老为人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成就,更重要的在于他的高尚操守。
他拒绝虚名,力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大桂冠,这与时下张悟本之流挖空心思炮制桂冠、甚至不惜自封大师的追名逐利之徒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人生活感悟,季老留给我们的更是字字珠玑。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 “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秒半秒。
时间尤其珍贵,要争分夺秒,但个人处境不同,对一些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问题。
” 季老的书看完了,我想我以后再也不会用“没有时间”或“太累了”,来为自己荒废读书时间而进行辩解了。
“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我要学习传承季羡林先生珍惜时间的“边角废料”以及勤勉学习工作的优良作风,告慰季老著书育人的在天之灵。
作文话题:读书与做人,800字,不要太深奥了
做人与做事读后感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主管!但当我看完了做人与做事后,却感到了深深的羞愧,原来我们距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主管都还远远不够,原来我们曾经有过的那么多为“想当然”而产生的争吵都是为自己寻找借口、推卸责任的理由,对照余老师所说的十大毛病,对照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现做出如下列举:一、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这个毛病可说是目前在我们公司最为常见的,每每工作中出现了无论大小的一点问题,都是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从这个同事到那个同事的相互推脱,相互指责,我也同样犯过,我们都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期盼得到领导的嘉赏,因而拼命的想去掩盖自己的不足,拼命的辩解,忘记了如何通过学习去弥补这些错误、忘记了真正意义上的去通过既往发生的错误去反思、去防范,每次错误发生后的一纸事故报告总是流于形式,接下来仍旧再犯!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吗?二、没能够启发工作人员。
这个问题是目前拓展部与客服部最为明显的,领导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大家都非常的认可,然而基层的员工呢?排期做不好、大额套餐的换算与变通都搞不清楚,为了一个方案就在那闭门造车,造半天、造一天也还是造不出一个完整的东西,然后又是相互的指责,实在不行了领导一急就抡胳膊自己上。
“我忙啊!”是,大家都是非常地忙碌,但为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劳而无功呢?是否应该如阎总所说的“该加检讨”!经常见到各个部门的培训、探讨,但到底有多少是填鸭式的教育,到底有多少是解决了实质的问题的?又该说到流于形式的。
其实我很不想这么去评价,但我们的领导是应该去反思,你经常要求的,经常说的“我只看结果”,你看到了好的结果吗?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细化的指导,忽略了过程好似拔苗助长,你当时骂了,当时自己抡胳膊上了,他看到答案了,哦,任务完成了!他当时好象真的懂了,但为什么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要依赖你?!当然,这不能全归结于我们领导的责任,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正领导能干,万一我做不好了领导还可以帮我!这就是在缺乏指引后所产生的过分依赖!三、公司的内部形成对立。
我们的公司是何等的分工严明啊,各个职能部门健全,但做起事情来呢?“你有什么事情先找我们领导沟通!”不管什么工作,不是我自己的领导交代的,我就可以拒绝做或者说拖延,因为你不是我领导啊!你让我做什么就是越线了,超出我的职责范围了,所以就有怨气,所以就不情愿!但是,我所要强调的是:一个集体,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集体,能否少一点官僚主义,多一点主动性、多一点责任心,我们都是在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存在啊!大家都能少划分一点界限,多一点团结一致,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大家的愉悦感会更多!以上就是我针对公司现况所做的粗浅分析,当然针对我个人也是存在以上并且更多的问题,希望公司每位领导与同事今后就这些问题都能相互监督、相互指正,期待公司与个人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读书与做人
议读书与做人读书与做人,表面上看是两件事情。
其实,读书只是一个手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
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一,读书让人获得知识。
这是最明显的作用。
我们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就是这样。
因为它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所以知识的获得是十分重要。
第二,读书让人提高修养。
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答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的深刻,体会的彻底。
第三,读书让人开阔视野。
当任何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算坐在家里,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体会世界的精彩。
在书中的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间。
这也许就是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
第四,读书让人明白事理。
曾说“,孰能无或
”我想最大的问题也莫过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看名人的做人处事,我们从中也可以学到许多方法,对于明白事理,有很大帮助。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在书籍中培养,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
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这是集团公司总裁刘德树赠书——《读书与做人》中写给青年员工的题词,更是对我们的期望。
通读此书后,我对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人有了坚定的认识。
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一个原则。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没有正直的品格,就没有一切成功可言。
尤其是对于财务工作者,更要以正直作为工作的第一准则,保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
勤奋是一个人行事成功的基本要素。
“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勤奋,一切好的想法才能够执行,才有成功可言。
只有勤奋,财务工作才能做到细致,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勇敢是做事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的关键决定因素。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适当的勇敢,大胆去想,财务工作才能创新,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懂得感恩,我们才知道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才能够拥有一颗宽容心。
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
在《读书与做人》一书中,我不仅学到了季羡林大师严谨、勤奋的治学风范,而且为他渊博深厚的知识所折服。
尤其是季羡林先生对从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提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建议。
作为财务人员也应该这样,不仅要深入研究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还要多方面了解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将眼光放远,研究才能深入,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我刚刚入司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一无所知,因此对一些工作的要求并不理解。
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对公司业务和长期战略规划熟知后,我开始渐渐明确自己工作的目标和岗位的要求,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精力用在刀刃上,避免做许多无用功。
季羡林先生的学习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是他在书中提到的“学习簿”。
初入公司,对工作内容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刚开始觉得内容太多并且很容易遗忘,于是我开始把工作内容和方法分项记录下来,每项工作方法的细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详细记录。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将自己对这部分工作的理解与领导同事进行探讨分享,将工作方式不断改进完善,并补充记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青年员工,我们应当不断努力学习,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在自己的岗位上勇敢向前、拼搏进取,“做一个正直、勤奋、勇敢,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作者:马勇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读后感
这是一篇梁先生于1922年12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梁先生首先发问问什么要上学,他得回答是:为的是学做人。
实际上,不光是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时隔86年多,也仍然需要这样的回答。
因为,有太多的学生迷失在智识教育中。
其结果就是迷失自我,沦落人生。
在这个中产阶级不断崛起的时代,人们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但是,安逸使人累。
在旧社会尚且有无数大学生思考探索救国之道,而如今,大学校园里满是刁着奶嘴的洋娃娃们,忙着谈恋爱、办社团、享受大学校园美好生活的莘莘学子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讨论,甚至没有时间上课,于是衣服袜子集了一大摞,带回家去洗。
梁先生强调教育分为智育、情育和意育三方面,智育教人不惑,情育教人不忧,意育教人不惧。
然而,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削尖了脑袋要进名牌大学而不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进大学。
带着入名门,耀祖宗的想法踏进大学的人往往会被各种诱惑迷倒,无从选择。
在徘徊和随波逐流中度过的大学生活将会是遗憾而浪费青春的。
都说大学就是个社会。
这个社会给人陷阱,给人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条路,没有人会管你。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
唯有两个时间段是值得回味的。
一段是我大二下学期刚刚从暗恋师兄中解脱出来,每天早起去花园背英语,之后整天整天的泡在图书馆里,除了上课。
我的成果就是记了一厚本的读书思考笔记。
之后和一挚友交流,获益匪浅。
再之后开始初恋,开始迷失。
另一段则是我大四分手后潜心考研的经历。
这一段是我认为自己战胜痛苦,训练意志的过程。
回想起来,只有这两段让我觉得自己有所获。
之间的日子大部分被迷茫充斥着。
看看身边的同学,也大都如此。
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不过如此。
为什么上大学
为上大学有的背着一身债,有的让父母背着一身债,即使没债也是一大笔开支。
在这个缺少大师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禁锢了。
大学的自由仿佛成了我们的债,不知所措,不堪重负。
善恶变得不那么重要,正义或者真理也是另一个世界的理想。
大学生仿佛已经变成一个丑态百出的群体,享乐是紧要的。
偶像辈出的年代,这个群体却缺少思想领袖。
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好些,因为会被繁重的学习和实验压迫着,不用想东想西。
但在剩余的时间,不是他们是否有同感。
大部分大学生们会在找工作的压力下猛然发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然而逝去的岁月不可能重来一遍。
我悔恨自己的麻木与颓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缺乏情、意教育的我们一踏进大学就容易被这个殿堂的琳琅满目照得睁不开眼,进入休克状态,丧失思考能力。
做人与做事 读后感 简练一点 50字左右
决定看卢勤的书,是因为自己一次深夜里看电视,听了她的讲座,被她的观点吸引。
我上网浏览了关于她的介绍。
这是我国教育界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她30年如一日地向广大的家长和少年读者奉献她的爱心。
人们称她为“知心姐姐”,这就是卢勤。
《做人与做事》是一本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价值教育的读物,作者卢勤凭借着多年从事少年儿童教育的经验,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探讨了当代少年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这本书行文流畅,娓娓道来,融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素质教育读物。
学习做人与做事,不仅孩子需要,家长也需要。
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有两个部分:“写给孩子”、“写给爸爸妈妈”,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读,进行互动教育的好书。
它告诉我们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起平坐”,学会与孩子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独立倾向也在增加,他们对周围的现象和父母的言行有了自己的看法,性格更加成熟起来。
这时,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处理一些事情是必要的,家长要学会与这一时期的孩子沟通的技巧,观察、倾诉、关注、理解、鼓励,注意自身的语气、声调,讲民主,使孩子感到个人的人格受到尊重、平等,才能与家长倾心交流。
我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最具有影响力,成人的观念直接影响孩子情感、思想的发育。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殊不知父母的每一个小节孩子都看在眼晨。
学生在学校里所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回到家被父母的一两句话抵消了。
这无形中使孩子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不以为然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孩子与父母、学校要互动才能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否则单方面针对孩子的教育将难以奏效。
读完此书当自己开始接触及了解这位教育专家的时候,我感叹自己的浮躁,惋惜自己的肤浅。
从她的身上感受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科学的态度,更是诲人不倦的爱心。
早期智力开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早期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培养,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更重要。
因为它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确定方向并提供动力
读书与做人阅读答案
版本1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读书可以学到知识,理解人生,学会做人2.画横线的句子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3.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试举例证明。
答: 举例论证,例举中国的小说、外国的作家4.“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
答: 随便读书固然简单,但如何选择有益的书读并读得有用却不容易。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大写的人”的理解。
答:“大写的人”应当是不浅薄、不庸俗、不无聊,永远追求最高尚东西的人,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版本21.读书超过万卷,形容读书很多下笔如有神 2.随便读书简单,选拔有益的,读后对人生有用的都是复杂的。
3.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4.读书可以学到知识,理解人生,学会做人5.给人动力,给人力量读书有用,可以影响人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7.不可以,个人生活之外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读书得到的,但也有些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体现语言的严密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