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北大毕业生求职实录读后感

yiyyy分享 89508

yiyyy 分享

食品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哪些

您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毕业有三种就业途径。

一:考事业单位公务员。

我大学毕业实习单方就是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要就是一些液体饮料和包装类食品的质量检测,工作环境不错,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

二:一些食品加工厂的检测员,这样的工作对于本科毕业的食品专业学生来说很好找,但是工资不是很高。

三:搞一些保健食品的研发,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研究一些保健食品。

总的来说虽然食品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广泛但是工资水平只能算在中下端。

不过现在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能只追求单一技能发展,多项技能多途径收入才是主流。

码子不易,希望能够帮到你

求《北大授课》读后感

一种好自卑的感觉袭来,这本书里向我展示了太宏大的文化场面,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广度袭击的文化风暴。

由余秋雨老师制造。

  好久前,也许是十多年前了吧,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这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没能看完,对里面道士塔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对余秋雨这个人倒是印象不深。

多年后,再一次看《文化苦旅》,感觉完全不一样,对余秋雨多了几分尊重与敬佩。

这本书还放在床边,看完后再写读后感。

  这本《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是在看《文化苦旅》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后挑来的一本书,一看就爱不释手,让我暂且抛下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花费近2周的时间读完。

我想自己是很有必要再根据书里关于中华文化的脉络,去更系统地选择一些书来读了。

也许,先把余秋雨的书集先浏览一遍吧。

  全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余秋雨答大陆和台湾学生问。

就是这些精彩的问答吸引到了我。

《文化苦旅》里余秋雨的文字很华丽,让我感觉他是不是有些做作,有些卖弄。

在这些现场问答中,余秋雨的妙语连珠,让我由衷地佩服羡慕惊叹。

同时,特别是大陆同学的问话,更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化上的老成,让我觉得中国人口众多,精英荟萃于顶级大学,厉害。

  第二部分是余秋雨给北大的学生上课实录。

再一次惊叹于那些北大学子的文化素养,就一两个字可以形容。

牛,牛逼。

哈哈。

这本书余秋雨基本是沿历史脉络一路讲下来的。

但是主讲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按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讲解,而是以各个时代的文化事件、文化流派,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开讲。

讲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这么薄薄地一本书,将长长的中华文明脉络分明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有吃了一顿大餐的感觉。

俗一点,也许可以用享用了一顿饕餮文化大餐来形容。

  讲到先秦文明,孔老儒道,墨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再讲佛教,讲佛教与中华传统儒道文化的融合;讲汉武帝攻击匈奴对中华文化保全的意义;讲唐诗,讲大唐盛世文化,讲龙门石窟,给唐代诗人排序;讲书法、绘画;讲宋词,宋代的经济发展,文官制度;讲元曲,明清文化,小说,清朝文字狱,对文化的禁锢。

许多的文化现象是闻所未闻,许多的文化视角让我感觉非常的新奇与震动。

  阅读的时候,总会拿他和南怀瑾比较,比较他们的层次与风格。

一直没有结果,一团模糊。

在看完全书后,掩卷回味。

突然就有了答案。

南怀瑾所学更驳杂,涉猎的传统儒释道古籍更多,记忆力更强,像已经进入化境的前辈高人,讲课与文章已经返璞归真,对受众没有要求,能将深奥的古文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余秋雨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对近现代文学研究更多的人,但还算不上大师,应该是大厨级别。

将文化烹饪得精巧细致,典型的江浙精致文人,将文化讲解得精致漂亮,对受众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要求。

是一个中年学者。

  两人有一些共同点。

就是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有一些自恋,将自己看得很高,也许是因为有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使自己有了一种超脱的意味,这种清高感就自然而然散发出来了。

还有就是诲人不倦。

再有就是对文化的深切热爱。

这也许是句废话吧。

  看了这么本精彩的书。

没领悟到什么东西,反而在这里八卦,真是不应该呀。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提出、分析、能力的研究》实验关键词: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一、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1)对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回顾与反思;我国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短时间内可让学生大剂量的获取知识;解题训练好,学生解题能力(计算、推理、论证等)强等等,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学生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问题意识差,不会主动发现及提出问题等。

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吕传汉、汪秉彝教授和美国德拉华大学(UniVersity 0f Delaware)的蔡金法博士对中、美小学高年级学生联合进行了“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高于美国小学生,特别是在计算、推理能力上较强;但解题思维不活跃,囿于套公式、模仿范例,直观猜测、动手能力弱于美国小学生;美国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明显高于中国小学生,且思维活跃,直观猜测、合情推理能力较强。

可见,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经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去探索解决非常规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深入的思考数学,促进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2)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对问题教学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

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

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3)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过程。

美国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有“发现和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提出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为出发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迎合了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顺应了国内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课题的提出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之基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有着愈加广泛的应用。

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能动性和认知内驱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目前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

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然而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的成功表现在是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学生能否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们以《数学标准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我市、区、校的教育改革现状,确立此课题。

三、课题的界定课题的界定及理论假设1、课题的界定(1)“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如果把一个数学问题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中至少有一个要素是学生还不知道的。

假如构成这个系统的全部要素都是学生已知的,那么这个系统对学生来说不是问题系统了,而是一种稳定系统。

因此,数学问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障碍性;二是可接受性。

(2)“提出问题”——是指在一个独立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创造新问题或对已知数学问题的再阐述。

提出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造潜能,为其终生学习和毕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解决问题”——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它既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又是数学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4)“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生活性;②综合性;③实践性;④过程性;⑤发展性。

2、理论假设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是一个由教材、教师、学生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不增加要素数量、不附加特殊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教学内部诸要素及其关系,形成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整体功能,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最佳发展,探索出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基本规律。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现代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科学家、高新科技人才的重任。

人才的核心素质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行为与创新成果都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数学创造、创新的结果与形式都是数学问题,所以要加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逐步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活动建构理论现代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既强调从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又重视自主探索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去发现新的问题。

2、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学数学就是要学数学的创新观念,养成数学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数学的创新知识与技能。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数学也就是要学如何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

3、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科学家探索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问题,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进化公式 “P1(问题) TT(假说) EE(否认) P2(问题)”就是以问题作为科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理论目标:1、结合校本研究,探究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自主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借助对数学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吸纳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奠定参与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的高心理素质。

2、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探索与研究,更新本校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职业观,提高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三)成果目标探索一条有效进行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教学途径,总结问题教学的规律,形成论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案例等。

七、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1、实验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文献研究法。

5、自然研究法。

6、经验积累法。

(二)实验步骤:第一阶段(2007年6月~2008年2月):准备阶段1、课题立项申请;2、撰写实验方案;3、组织理论学习及培训。

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10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1、研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式及策略;2、积累资料,撰写实验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等(由各实验教师负责);3、研讨、完善、发展。

(2009年7月):课题中期评估 1、实验资料展评 2、写出中期评估报告3、提出下一阶段实验的要求与目标(由课题组长负责)。

第三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验收阶段1、整理实验资料;2、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搞专题讲座或骨干教师的实验经验汇报、总结;3、撰写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结题。

八、实验内容与措施1、研究“课标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学生提出解问题的心理特点。

2、设计符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探索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设置数学情境(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探究、猜想)——解决数学问题(求解、反驳)——注重数学应用(学做、学用)。

3、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数学实践活动,构建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模式。

4、对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出合理评价,探索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评价的方式。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1、加强理论学习。

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定期举办教育沙龙、教育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学校名师资源、学校以往教育科学研究的经验积累以与其他研究基地的信息优势,及时向课题组成员提供理论动态,确保课题研究合理地运行。

2、完善组织建设。

建立课题核心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合作研究,加强课题管理。

3、坚持实践探索。

充分利用本校数学教学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获得的成功经验,推进本课题的研究。

鼓励教师走实践研究的道路,加强实践研究中的尝试、反思、对话与合作,共同提升实践智慧。

4、建立保障机制。

学校确保课题研究经费投入,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同时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4]朱德全《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及元认知开发》,北京:教育研究已有成果:2005年《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阶段性总结获省一等奖;2006年《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阶段性总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获省二等奖;2006年实验教师韩明芳讲的《解决实际问题》一课获全国赛讲一等奖;2007年《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课题获山西省“十五”课题先进集体。

转载,仅供参考,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

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意义

我想人划的意义,在于明白自人生(对自己适用的)应成阶段,这几个阶段我应该达成什么,我应该树立什么合适的理想。

有个高屋建瓴的认识,这样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少地虚度,少走弯路。

转载自新浪网内容:人生规划大师徐小平与高燕定:人生设计须尽早 新东方的徐小平说:“人生没有设计,你离挨饿只有三天。

”“哈佛爸爸”高燕定说:“人生设计在童年,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合理的人生规划将给你带来一个怎样不同的将来

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困惑

新浪教育频道特别邀请了新东方著名人生规划大师徐小平与“哈佛爸爸”高燕定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进行人生设计领域最前沿的思想碰撞,有关中美教育文化差异的大师级解读。

以下为本次聊天的实录: 徐小平:高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两本书,高老师的女儿在哈佛读书,去年毕业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即将成为一名杰出的律师,高老师编了两本书,一本是《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写了序,里面关于很多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入学的秘密和经验,做的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子女有意到美国读本科,甚至早点去读高中,这么这本书会有巨大帮助,介绍美国的书很多,我也都读过写过不少序,但是这本书值得向大家推荐,这是为了你子女的前途。

下一本书叫《人生设计在童年》,当时高先生说在耶鲁和哈佛有无数的“哈佛爸爸”T恤,哈佛不是高燕定生的,但是哈佛有一个学生是他生的。

我们今天由这本书开始谈美国教育。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去美国读本科是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选择的道路

高燕定:我觉得是的,只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础,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去。

徐小平:这个英文基础,有没有一个底线

我可以说你好,我可以去吗

高燕定: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至少有一个托福475分,这是最低的基础。

还要看你自己的期望值是多少,你想上什么样的大学。

徐小平:我想上哈佛。

高燕定:那我就不知道。

徐小平:哈佛多少分

高燕定:很难说,600分是基本的分数。

徐小平:据我所知哈佛是650。

钱的问题呢

我有托福了,但是一分钱没有

高燕定:如果家里没有一分钱肯定不行,你至少还要考托福的费用或考SAT的费用,还有报名费,除此之外都不必了,如果你没有钱,又被哈佛录取了,你可以上学,哈佛有新的规定,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年收入少于4万5,可以拿到全奖,这个全奖不是常常一般概念说的自己要出两千三千五千,不是的,你可以一分钱都不出。

徐小平:这么说我也可以去哈佛了,我托福肯定过475

高燕定:475可以到美国留学,但是不可以上哈佛。

徐小平:475分是可以去美国读书的,好多学校很多的官方录取线都是450和475,这个不是什么好学校,但是比没有学校要好得多。

同时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新闻,赖斯写的信,当然不是写给我的信,签证官不能以这个人的英文不好拒绝他,也不能因为他要去的学校很烂拒绝他,所以美国留学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个时刻我们请到了高燕定先生有重大的意义,美国留学一个国家的大学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家的大学的总和还要翻一番,很多美国大学使人们望而生畏,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新的时代到来了。

我想问一下两本书有什么差异,功能和目的你分开写的意义在哪里

高燕定:这么讲吧,这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我花了4年写的,《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是我花了4个月写的。

这是2002年开始写这本书,为什么

我想提出一个理念,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可以从童年开始,我提出来如果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可以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可预见性的获得人生必然的成功。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刚才徐老师已经说了,写到一半的时候,看到他,就抨击它,你这么给人生道路上出很大问题的人做人生规划。

徐小平:因为这个比较容易。

高燕定:都是20几岁到40几岁的人,但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就太晚了,人生规划要从童年开始,很多人会认为说,我这里自我介绍一下,从我女儿5岁时候到美国,我就给她设想了她今后应该是上哈佛,学法律,当律师,整天给她灌这个迷魂汤,很多人会认为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身上,很多人会问你的孩子这样子会愉快吗

会幸福吗

这是她想要的吗

其实很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人生设计只是家长的设计,他们不知道,实际上设计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设计,真正非常重要的是应该由孩子自己来设计自己人生。

说到设计人生和人生规划,我就想给大家推荐,美国有一个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或者是指导规范,这个规范要求职业指导要从6岁开始,这是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公布的,全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规范,要求把所有的人分成四个阶段,从小学到一个阶段,初中一个阶段,然后高中一个阶段,成人一个阶段。

四个阶段,每一个人都进行三个环节的人生规划。

徐小平:讲讲哪三个环节

高燕定:第一个是自我认识,第二个叫做要探索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第三个才是职业决策,或者是职业规划,大家所讲的职业规划,或者是人生设计,或者是人生规划,都是误认为,其实他们都把第三个步骤作为仅有的一个步骤,实际上要经过三大环节,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关系,和职业决策,这三步,不是说一下子就走到第三步了,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到。

刚才说的自我认识,不是家长的认识,而是孩子的自我认识。

因为找工作,找职业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所以家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职业是不对的,人生设计是错误的。

徐小平:但是家长的意识、价值观和职业背景会影响孩子,怎么协调影响与被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呢

高燕定:我们大家知道,很多艺术家,他们的孩子比如说也成为艺术家,在美国,很多律师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律师,是子承父业,家庭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在里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律师,我们就讲从律师这个方面来讲,律师这个方面,它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比较高,当然很多人也想去走这条路,那些律师家庭可能有很多的资源,一般家庭可能就没有这方面资源,不懂得怎么走这条路,怎么样这条路走的比较好,这是个问题。

所以非律师家庭,没有律师背景的家庭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三个环节的探索,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做自我设计这三个内容非常广泛,有60、70项的指标。

包括小学生,他们也要达到这60、70个指标。

徐小平:这个是相当复杂的系统,相当难以把握的概念,我现在代表新浪网友问一个问题,你说的人生设计在童年,这个人生设计有没有一个什么一两句话能够让我看了以后,我就可以设计到的东西

或者你的人生设计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高燕定:基本理论就是说要经过长期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职业方向要经过循环往复的过程,才可以有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

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一个很长的职业预备期,这是我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没有经历一个很长的职业预备期,这么一个锻炼。

他们认为我大学毕业了一定能找到工作,这其实是计划经济的一个产物,我们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习惯了大学毕业就一定找到工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不对,怎么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觉得乱了。

好象现在这个社会有问题,其实不是社会有问题,自己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有了问题了。

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意识到没有知道,没有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教育应该承担社会的责任,他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去上大学,最后的目标要走到职业场上去,要为社会服务。

徐小平:这可能是人生设计最基本的精髓,我来提炼一下,我跟高先生在讨论,人生设计的精髓,无论在童年还是在老年,老年就不必设计了,替孩子设计,但是在童年上大学不是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这个概念吧

高燕定:对,有这么一个情况,很多人认为,我再重复一下,很多人认为上大学一定能找到工作,造成很多人上大学他们没有很好地去努力学习,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去练就某些职业的技能,他们没有去进行三大环节。

徐小平:认识自我、认识教育和职业的关系。

高燕定:然后确定职业决策,这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我这个不适合做,认识有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的长处或者是短处,第二步采取寻找,我这个职业,某一些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背景,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能,才去不断去提高自己,然后到了第三步,再来决策,看看这两样工作是不是对自己合适,然后再做出决策,但是这个决策不是说做到这里就完了,就停住了,再回去,再自我认识,循环往复,这个时间很长。

我见了很多的学生,他们就是到了高中、大学毕业的时候才想起来,我现在该做什么工作,看看现在什么东西赚钱多,但是你想想看,赚钱多的职业有的是,问题你是有多少本事呢

上学不是目的:找到工作才是最终目标 徐小平:讲到这儿,我本人比较兴奋起来,高先生讲的所谓的循环往复,三个认识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有三个代表,但是人生设计有三个认识,第一是认识自我,认识你的兴趣,你的能力,你的爱好、特长,包括你的爸爸妈妈给你带来什么,咱们的爸爸妈妈是律师,也许可以做律师,爸爸妈妈是被律师搞进去的人,也许也做律师。

认识自我,这个认识自我的目的是为了走向社会,同志们,为了获得职业的成功。

我想做计算机,我有能力做计算机,计算机是不是有前途,教育和职业的关系。

在我的教育里面,很多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我现在读一下网友的问题,我们用人生设计理论来帮他一把。

网友:我是长安大学,土木工程管理的大三学生,我的性格很内向,对我自己的描述就如同徐老师某些书里写的那些人一样,我从来不在学校参加学生会的任何工作,不是活跃的分子,不喜欢和同学们打交道,但是和班上的同学关系比较好,也不积极参加体育、文艺活动,没谈过恋爱,徐老师说参加不参加活动学生活动,决定一个人出去是否有意义,至少是商业意义上的出息。

徐小平:我解释一下,主要是商业活动上的意义。

网友:这对我打击很大,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感觉已经晚了,都大三了,功课也多了,学校的各个职位都有了人,我想向两位请教,对我这样的性格,我怎么走出来,如何进行度过下面的大学生活

徐小平:这个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我,我的自我是非常内向,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怎么设计

高燕定:这是一个问题,我真的不想打击他,如果他能够从6岁就开始经历这三个过程的话会好得多,现在你说怎么办呢

他要自己很努力,首先学土木工程,并不是建筑,和建筑是不一样的,但是土木工程如果在美国的话,就是做一些大型的建筑,飞机场,公路、桥梁、隧道。

在中国土木建筑可能也包括盖房子,美国的土木建筑也包括盖房子,但是叫民用工程。

做个工作的人一定要认识到,学这个专业将来从事这个职业,一定要认识到,它肯定是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性格内向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我觉得如果跟他面谈的人,肯定会看这个人的性格如何,如果是内向,我觉得你就只能够待在办公室里面画图纸,很多人认为工程只要是能画图纸就行,这是不对的。

你肯定要和客户交谈,要了解客户很多的要求。

如果你只管画图,中间还需要一个人跟客户交流,那样是浪费的,如果雇这样的人做雇主的话,他可能就会觉得不会想要这样的人。

我刚才说有60、70种技能,刚才说的职业规划有60、70种指标是需要训练的,他缺少这一点。

徐小平:我补充一点,作为一种普遍真理,作为一个普通的一般性的大学生,一个普遍的真理,人人都应该学会和人打交道,和人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让别人接受,理解别人的思想,或者在反驳别人的思想的时候,让别人理解你反驳的理解,这几乎是任何人都应该有的,有些人是外向的,有些人是内向的,但是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总得要面向社会。

中国的教育这个是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而言,你应该克服羞怯,你可以不跟客户打交道,总得跟女朋友打交道,大学生不谈恋爱是不对的,总得走过这个。

所以我想勇敢一点,实在不行多给我写信。

第二个问题。

网友:徐老师您好,我女儿现在在英国读高中,大学报的经济专业,我希望他学这个之后,大学毕业再读法律,这个行吗

徐小平:高先生的女儿都是读了文科之后读哈佛的法律

高燕定:这个不要求你是什么专业,你可以是学音乐,可以学文学的。

徐小平:你也可以学法律。

高燕定:可以。

徐小平:SAT其实和GMT是一样的,是美国NTS一样的考试,上法学院的一定要考这个,考这个决定在进法学院的档次,在30—40%的意义上。

高燕定:在高端的话,差一分两分就可以决定你可以进和不可以进这个学校。

徐小平:在美国读法律是可以不需要就是读法律的。

网友:临近毕业……确实有点彷徨

徐小平:完了。

高燕定:就是这个问题。

徐小平:还有,临进毕业怎么能彷徨呢

你的女儿在哈佛彷徨吗

高燕定:没有,高中一毕业的夏天就买了三本书,加上几本SAT的习题,开始做练习。

徐小平:再说一下,说说你女儿在5岁还10岁生日的时候,对着摄像机镜头说了什么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虽然我知道。

高燕定:这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从小就跟她讲,学法律当律师。

到了1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给她办了一个很盛大的PARTY,过完了这个之后,看看你有什么话说,她就发表了现在演讲,今天是我的10岁生日,最后她讲我要上哈佛,我要上法学院我要当律师,就这样。

徐小平:在这个故事里面,核心就是要上哈佛,不是一个目的,她的目的是要做律师,这是中国和外国一个本质区别,中国让他上北大、清华,上完了以后怎么办,有一个北大的学生也跳楼了,当然也有很多想跳楼的,爬到二楼遇到我不跳楼了,上大学要有目的,我讲了好多次,你知道吗

高燕定: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工作,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只是一个驿站。

徐小平:驿站就是车站,美国还落后,是驿站,我们是车站。

高燕定: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终点就是要找工作,把上大学当做终点,上大学就没事了,中学变成大学,大学就不学,或者是少学。

自我认识是孩子的自我认识而非家长的徐小平:就上面一个问题,我有一个问题讲挑战你。

网友:假如你5岁10岁让女儿做医生,你的女儿决定保证是医生,在她没有独立判断的时候,让她做律师就做律师了,这个符合人性吗

高燕定:如果安全职业发展三大环节来进行运作的话,是非常人性。

因为首先就是说自我认识不是你的认识,不是我的认识,不是家长的认识,是孩子自己的认识。

他自己认识了,他在进行不断的调整来淘汰,来提炼自己的职业方向。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我每次去演讲,每次都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就是说你5岁给他设定了这个目标,如果他不喜欢呢

问题是他不喜欢可以调整,我们一再强调,自我认识不是家长的自我认识,而是孩子的自我认识。

徐小平:其实中国人有人是成年以后再调整的,我就不说我的故事了,新东方的俞老师想做诗人,写的诗也没有用处,结果做了新东方的老师,还有一个老师,刚开始想做诗人,做诗人不合适,后来去卖羊肉串,不适合,就做了新东方的老师,我后来我问他,你没有上过大学,怎么能教GRE呢

要知后事请看老罗语录。

高燕定:我在书的后面把这个东西翻译成中文,特别我把小学生部分的,特定翻成中文,这是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小学生能力指标,这里面有很多个指标,就是说你如果经历了从很小的时候,从6岁的时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循环往复的进行职业规划,科学的职业规划,我觉得是一定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

徐小平:接着高先生说的话我讲说几句,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在网上与我对话一次话没什么用途,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的教育者,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的执行者,校长们、老师们应该有这种强烈的意志,教育目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之后真正的职业出路在哪里

这个要搞清楚,我们的学生才不会迷茫。

迷茫是中国学生的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从总理到我都着急的事,到我们的孩子、家长。

一个社会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当然我们正在做这项工作,有待于各方面的努力,最终的解决在于我们的教育得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能够改变一些思路。

原来学习,学士、硕士、博士不是为了变成烈士,而是为了变成律师,为了成为一个职业人士。

高先生现在我们读下一个问题,大家问题比较多。

我读一个短一点的。

网友:我的儿子现在在美国读高中,现在准备考SAT,希望二位老师对考美国大学提供一些意见

徐小平:这个意见比较一般,我问你一个问题,现在SAT开始在中国流行了,我想问一下高老师,SAT对于未来三五年之内它在中国的发展如何

以及它对上美国大学,拿奖学金有什么意义

高燕定: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认为,SAT它对拿奖学金有很大意义,现在就是说有SAT了,就可以拿到奖学金,其实我认为,从今后的发展来看,有了SAT的成绩应该不能保证能拿到奖学金。

应该它可能将会成为大学录取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了,因为水涨船高,前几年考了托福能进美国大学,不是的,现在很多人考SAT,SAT变成了必要的条件了。

虽然在美国很多大学的网站里面,可能会说SAT对外国学生不是必要的,没有提这一条要求,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间,已经是成了一个必要条件了。

所以有了SAT的成绩,我认为不见得就一定拿到奖学金。

奖学金还有其他的因素了,像最好的那些大学,像哈佛、耶鲁等等,他们给不给奖学金,绝对不在于你的成绩有多好,有过高的成绩,这个人有都优秀,仅仅只取决于你这个学生的家庭的经济背景。

我在《人生设计在童年》里面告诉他,仔细的非常详细的奖学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经济背景决定你获得多少奖学金,跟你这个学生是次优秀还是优秀没有什么关系。

徐小平:哈佛、耶鲁在美国是顶级大学,奖学金是根据需要分的,首先要符合录取条件,而不是根据你的优秀来决定的,这一点对于许多贫穷的孩子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只要你托福、SAT考好了,能按需分配获得多的奖学金。

是不是每个美国大学生想上学就必须得考SAT

高燕定:你如果想上非常差的学校不必要考,对上中下以上的学校都要考,你可以考一个很低的分数,但是都要考。

徐小平:高一就480,我估计再考一下能考到620。

高燕定:怎么规划要看他自己,我怎么见到这个人,没有好介绍杀他的背景,怎么规划。

徐小平:托福够600的话,进入美国前50名的大学没有问题。

高燕定:最好再考一下SAT。

徐小平:这是高先生的建议。

遍 网友:我在北京也算是有房有车了,但因为在北京多连打拼,至今只读到学士学位,丈夫很有才干,生活上需要我打理,他希望我做一个全职太太,我也这样,我希望自己出国留学,再完成一个响当当的学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我的专业是英语专业,我想去美国读法律,但是我又不想放弃,请问怎么办

徐小平:她是一个全职太太,收入不错,但是她不甘于自己只有一个本科学历,想去美国读法律。

你对这位女士的问题怎么回答

高燕定:我的回答就是说你可以去看徐小平的《图穷对话录》,他对这一类的问题已经做了很多解答了,是不是

徐小平:这个问题还没设计好,还是得去看一看,假如你留学,三年法律学下来,肯定会跟丈夫产生很大的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是两个灵魂结合的凝固剂。

网友:我是法律专业本科,打算考研,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在专业方向上进行选择了,恳请老师指点

法理学、民商学都有兴趣,这些不同的法律的专向,学哪个好

高燕定:看他自己的兴趣。

我们怎么能够帮他解决学哪个好,你是想说,学哪个好,好的意义是什么

好找工作,好赚钱,还是什么

徐小平:还是好找对象。

高燕定:找对象应该都好找。

徐小平:你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高燕定:我觉得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是哪个好,是好找工作,还是什么好。

徐小平: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学生一个问题,中国学生的思维是学历思维,不是市场思维。

哪个好,就业好,你自己知道哪个法律专业就业好,赚钱好,公司法、保险法,肯定赚钱最多。

假如社会正义好,去做犯罪法,就是说做辩护律师,所以这个里面他这个人生缺少一个什么,既不是自我认识,也不是不知道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更不是不知道自己学什么,这三个设计理论底下的东西,他没有价值观,学了法律他却不知道自己要为社会做什么,这是很多中国学生的核心问题。

高燕定:他提出这个问题,是让人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你说我学哪个好我怎么知道学哪个好,学哪个都好,有一个很坏的话没有这个东西存在了。

徐小平:学犯罪法,这个是最坏的,恰恰是中国最需要的,保护每个人的利益嘛。

就这个学生的问题再说两句,经常有学生问我,我是学心理学好,还是学教育学好,还是学社会学好,北大才子陆步轩卖肉,卖的也挺好,卖肉很好,成都火腿肠也是卖肉,里面中国人失去了价值观、理想主义,怎么可能有前途,活的快乐呢,这个同学好好思考一下,请原谅我说的比较严厉,如果要是面谈的话会更加严厉。

网友:计算机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做销售,两年下来觉得销售对一个女孩子不大合适,想转型做市场

去小公司怕待遇不好,去大公司怕没经验,得不到重视,不知如何规划,请两位老师给建议

高燕定:我觉得她如果从小就开始经历,还是那句话经历那三大环节的话不会有这样的困惑,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找这份工作试试看不行,再找另外的工作试试看不行,雇主会觉得这些人,三天两头,今天这个跳槽,明天到那儿去的,这就是就业难的原因。

这个问题也是我没法解决的问题。

徐小平:这个问题我错了,高先生他还没有像我这样天天跟学生打交道,我跟他们打交道,我知道。

销售你想想,我刚才让你说的话你没说,这个学生应该看看我写的《邮箱里的灯光》,这是我们设计好的,但是你没说。

里面有一篇文章,叫销售员之生,房子、汽车、保险,这是我国产业的几大支柱,都需要销售员,没有销售员就没有房产业,也就没有保险业也就没有了汽车业,这个对女生不合适,我觉得对你更合适,笑的甜美一点,销售更多。

我有一个学生,中专毕业,一年下来能赚一千万人民币,已经超过了很多留学的硕士、博士了,要让千家万户得到温暖,这个神圣啊,工作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我们如何走向社会,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我们要谈的话题。

现在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几个问题问下来,自然提到了价值观的问题,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高燕定:我理解。

徐小平:是什么意思

高燕定:价值观。

你自己认为你做这个工作是对你合适,你就做,你认为做这个事情有价值,就要做。

徐小平:你最后再讲讲,成年以后就没法设计了,到了成年了,但是女儿这些成长起来,你作为中国家长,美国家长,这两者的融合体,内心有没有什么挣扎

高燕定:我觉得没有什么挣扎,孩子在美国成长,但是自己是一个中国家长,你可能希望孩子要按自己的方法成长,如果把我算一个美国家长的话,你觉得孩子应该让他自由发展,其实这是错误,很多人以为美国孩子都自由发展,这是错的。

曾经有一对夫妇,男的是美国人,女的是中国人,他们从嘉州跑到德州来找我,问我,怎么规划他们的孩子,而且还主要是他的美国丈夫来问我这些问题,当时他的孩子是7岁,大孩子是7岁,小的孩子只有两岁,这说明什么问题

其实在美国家庭里面,也有这样的,他们也会从小规划他们的孩子,所以不能说中国家长就一定是这样,美国家长一定就是那样,我在这里面就是心态摆的比较好,当然从小给孩子管迷魂汤,我也做过很好的调查,在美国学法律不会错,不会是很不好的专业。

其实拿到法学学位以后,出来的职业的可能性会很多的,有一个人就写了一本书,就讲法律职业的转换手册,里面有介绍了三百种律师可以从事的职业,有三百种之多,肯定是够了。

再回到你刚才说的问题,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里面的挣扎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家长可能会要求孩子比较多,但是启发的比较少。

美国家长可能会启发的比较多,强制的、管制的比较少。

我在这里做的挺好。

我诱导的比较多。

再问你一个问题,我也留过学,我们的经历差不多。

你本人遇到过什么折磨没有

跟教育相关的东西,教育的冲击,心灵的顿悟,或者是扭曲,这样的东西

有没有

我是有的。

比如说到了国外,做论文,比如说我写出来的东西,写中国怎么繁荣,怎么伟大,老师说数据呢

出处呢

我们是不讲这个的,不找科学依据,这个写英语论文就彻底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能不能贡献一个这样的东西

高燕定:想不起来。

谢谢大家。

请问:民国初年以采访闻名于世的“民初四大记者”

徐彬彬,1916年起,继黄远生担任上海《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京报》创刊后,又被聘为特约撰述。

他以熟悉历史掌故著名,所写新闻通讯注意有关人物历史背景的介绍,文笔美畅又富于趣味,很能引人入胜。

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之一。

徐彬彬,民国初年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记者之一,江苏宜兴人,任上海《申报》和《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其通讯文笔流畅风趣,反来曾主编《北京》、《大公报》副刊,专干文学,娴于经史,所写随笔等均受读者欢迎。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

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

”(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

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

《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

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

电讯在这些报纸上所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遇到重大政治事件,甚至会整版地刊登电讯。

因为电讯数量很多,报纸开始将电讯分为专电、外电、通电、公电等种类。

所以说,电讯的增多大大提高了报纸的新闻报道水平。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新闻界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报刊政论家,现在则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们是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其中黄远生和徐彬彬、刘少少,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

这些名记者大都是留日学生,受过资产阶级教育,有一定的现代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有敏锐的思想,有熟练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他们为中国报刊向新闻时代的转变做了重要贡献。

“民初三大名记者”: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

徐凌霄(1888~1961) 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

江苏宜兴人。

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伯父徐致靖是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他深受影响。

民国5年(1916年)起继黄远生之后担任上海《申报》、《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撰写《北京通讯》,由于他对当时一些政界要员的身世经历较熟悉,通讯报道中常透露一些有趣的内幕材料,文笔流畅,颇受读者欢迎,成为民国初期最负盛名的记者之一。

邵飘萍的《京报》创刊后,他应邀担任特约编辑,主编副刊并撰写剧评。

从民国16年(1927年)7月起,曾和其弟一士合撰《凌霄一士随笔》,在《国闻周报》上连载,达10年之久,内有不少新闻界的掌故。

30年代前后,担任天津《大公报》、《戏剧周刊》和《小公园》主编。

1961年逝世于北京。

袁称帝时,张季鸾和曾通一、康心如等创办《民信日报》,任总编辑,每天撰文抨击。

袁死黎继,他任《新闻报》北京特约记者,以一苇通信和《申报》的飘萍通讯、《时报》记者徐凌霄的彬彬通信同时脍炙人口。

徐凌霄和他的《古城返照记》 徐凌霄,原名徐仁锦,笔名霄、汉、凌霄、凌霄汉阁主、彬彬、烛尘、一尘等,徐凌霄这个名字,就起源于他的一个最常用的笔名。

他原籍江苏宜兴,祖父那一辈起,因应顺天府乡试而入了宛平籍,成了北京人。

他出身世家,父兄辈中有不少人在晚清的政坛中赫赫有名。

他的伯父徐致靖,官至礼部右侍郎,堂兄徐仁铸官至湖南学政,另一个堂兄徐仁镜,官至翰林院编修,都倾向于维新变法,都是著名的维新派官员,也都因此在戊戌政变中获罪。

一个被判绞监候,两个被革职永不叙用。

受家世的影响,徐凌霄青少年时代受过很好的儒家传统教育,长于文学,娴于经史。

后来又考入了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但他一生中主要从事的,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活动。

徐凌霄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首先是一个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从1910年起,他从事过三十余年的新闻工作。

曾先后为上海的《时报》、《申报》,北京的《中国新报》、《京报》、《实报》,天津的《大公报》等著名报纸撰写过通讯和评论。

并担任过北京《京报》、《晨报》和天津《大公报》的副刊主编。

在应聘为上海《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期间,他用彬彬这一笔名,为该报撰写了大量的北京通讯,以观察细致、剖析入微、才思敏捷、文笔美畅,蜚声于时。

一度和黄远生、刘少少并称为民初三大名记者。

刘少少脱离报坛后,又和黄远生、邵飘萍一道,被当时的新闻界誉为“报界三杰”。

其次,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掌故家。

他亲身经历过戊戌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结识过不少清末民初的朝野政要和遗老遗少,既熟悉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又十分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对清代历史烂熟于胸。

他在北京《京报》、上海《时报》等报上开辟的《凌霄汉阁随笔》、《凌霄汉阁谈荟》等专栏,以及和他的胞弟徐一士合作在上海《国闻周报》等刊物上开辟的《凌霄一士随笔》、《曾胡谈荟》等专栏,所写的就是这一类历史掌故文章。

这些文章,累计达一百多万字,后来都结集成书,成为海内外清史和近代史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读物。

再次,他还是著名的诗人和剧评家。

作为诗人,他所擅长的是旧体诗词,青年时代就以诗名于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他和袁寒云、沈南雅、徐半梦等人的唱和之作,曾被当时人誉为“京师四才子”。

作为剧评家,他对京剧的历史、流派、剧本、角色和唱腔,都有十分精湛的研究,他在上海、北京等报上发表的以“凌霄汉阁评剧”为栏目名称的剧评,和他在主编《国剧月刊》时所写的剧评,都脍炙人口,拥有众多的读者,井深为演艺界所推重。

青年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如余叔岩、奚啸伯、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曾经得到过他的指点和奖掖。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成就之外,徐凌霄还是一个有影响的小说家。

其代表作就是他所写的《古城返照记》。

这部小说从1928年9月1日起,每天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到1931年2月才全部刊完,是一部80余万言的鸿篇巨构。

内容从1793年即乾隆58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热河行宫觐见引起的一系列纠葛写起,到1916年袁世凯帝制失败结束,时间跨度达一百多年。

全书以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为经,以虚实相间的人物和故事为纬,在这样的一个框架内,结合有关的情节,对北京这座古城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筑、戏剧、宗教、伦理、语言、和民情民俗等各个方面,用文学的语言,作了详尽的描述。

其间,还穿插了不少和北京这座古城有关的、趣味盎然的轶闻轶事和历史掌故。

新闻工作者的丰富阅历,历史掌故家的渊博学识,戏剧评论家对京昆艺术及其发展源流的深刻了解,以及小说家写人叙事状物的生花妙笔,在这部小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某种意义说来,这部小说不啻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的北京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可以与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等名篇比肩的煌煌巨著。

是应该在中国近现代的小说史中占一席之地的。

在中国,自从近代化报纸诞生以来,报刊和文学就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利用报刊的版面长篇连载小说,有着一百年以上的历史。

最先使用长篇连载这种形式的报纸是上海的《申报》。

这家报纸从1873年1月4日起,即在副刊《瀛寰琐纪》中连载蠡勺居士翻译的英国小说《听夕闲谈》。

稍后,1879年创刊的上海《汇报》和1882年创刊的《字林沪报》,也都刊有连载小说。

这些都可以算是报纸“长篇连载”这种形式的初步尝试。

此后,这种方式逐渐为各报刊所普遍采用,不少著名小说家的作品,如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都是先在报刊上连载,受到欢迎,最后才由出版部门结集出版的。

徐凌霄的这部《古城返照记》也属于这样的作品,刚开始连载,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当时就有不少读者致函《时报》,询问全书出版的消息。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安排付印,此后迭遭战乱,遂被搁置,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现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这部小说终于由北京日报同心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小说的作者徐凌霄已于1961年逝世。

这部充满了知识和趣味的文学作品的出版,不仅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份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也将是对徐凌霄这位在中国新闻史上以通达古今淹博多识著称的老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幸喜当时有一位谈剧名家凌霄汉阁主(原名徐凌霄),学通中外,文笔隽健,对于挖掘京剧的精华,致力极深,他曾《大公报》、《京报》创办戏剧周刊,维护京剧,不遗余力。

我庆得知音,与他通讯投稿……研究所每月出版一期《剧学月刊》,刊载当代名家徐凌霄、陈墨香、杜颖陶等人的文章论著…… ……胡乔木还提到一些旧北京副刊上能写文章的人,比如徐凌霄和徐一士…… 梅兰芳谈昆曲:……「我先从北京唱开了昆曲,观众看了并不讨厌。

每次叫座的成绩,往往超出我的预计之外。

舆论上也都用很好的批评来鼓励我。

这一来引起了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有两个大学里面,还增加了研究南北曲的一门课程。

聘请专家去教授,当地报纸如顾君义主编的「又新日报」,邵飘萍、徐凌霄、王小隐办的「京报」都常发表有关昆曲的消息和评论。

」…… 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 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

有的黄底黑字, 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 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

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 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吕骨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

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

徐凌霄遗著《古城返照记》问世 与黄远生、邵飘萍并誉为我国报界早期三杰的徐凌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京味长篇纪实小说《古城返照记》,日前由北京日报集团同心出版社隆重推出。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为该书作序,人大新闻学院教授、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撰文称“这部小说不啻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的北京的百科全书。

” 徐凌霄先生从事过30余年新闻工作,昔日应聘为上海《时报》驻京特派记者期间,为该报撰写了大量的北京通讯和随笔,蜚声于时。

由他创作的《古城返照记》1928年9月至1931年2月在上海《时报》连载刊出,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

这次结集出版,约60余万字,分上下卷。

上卷反映袁世凯称帝前后政坛人物明争暗斗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下卷记述京剧的发展、变迁及历史上几位著名演员如谭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

…… 这些新型知识分子报国的方式也改变了。

他们不是前代士大夫靠科举做官“兼济天下”了,而是从事各种类型的知识性的活动,对社会、国家产生影响。

如徐凌霄曾在京师大学堂学土木工程,本来打算搞工程设计,曾到长江考察,后来蒿目时艰、目睹腐败,愤而给报纸投稿,引起了社会关注,遂进入了新闻界,成为民初与黄远生、邵飘萍齐名的三大名记者。

后来徐凌霄与其弟徐一士都以写作谋生,并借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徐凌霄的《古城返照记》是他的代表作品,此时他与叔父徐致靖及堂兄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了,这本书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又向前进了一步。

民初徐凌霄给上海报纸写专栏“北京通讯”,外交家顾维钧出使北美,爱读徐凌霄写的“北京通讯”,称赞他的文章“有组织、有思想”。

可见徐凌霄虽然出身于旧式士大夫家庭,但其思想颇能跟上时代,一点不落伍。

草草一看,《古城返照记》很像旧式文人写的笔记掌故,零零碎碎记载一些有趣的事件以为谈资。

实际不然,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以记述掌故轶闻为主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人物、有故事,虽然人物形象不是那么鲜明,故事情节也缺少戏剧冲突,但有了人物与故事这两项,就与单纯的笔记掌故划清了界限,成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

从思想内容来看,书中所记录无非是清末民初古城北京的官场、学界和梨园的趣闻轶事,也都是士大夫们感兴趣的事情,而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倾向与“五四运动”时期大声疾呼变革的先驱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北京是古城,五朝故都,现在我们都怀念古城的原貌,尤其当我们想到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是个“大文物”的评价,更使我们对老北京思念不置。

这多是因为想到这些古代遗存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惋惜它被拆被毁。

如果倒退一百年,您生活在末代皇帝的都城,就不一定对它倾注这么多的感情。

因为作为皇帝所在的“首善之区”,首先是封建专制政治堡垒,是统治全国的神经中枢。

匍匐在“天子脚下”的“老北京”以“生在帝王边”自夸自大。

“说到江南人,他们叫做蛮子,山东人叫老东儿,山西人叫老西儿,其他各处的人,在北京人眼里嘴里不是‘土’就是‘怯’,若是一个人够得上称‘老北京’的,他的脸上是刷了一层金,真不亚于《九更天》的文天祥。

”从这段对“老北京”的调侃上可见徐凌霄对北京这座古都的态度。

在徐氏眼中北京的内外城、皇城、紫禁城大致不过是“大圈圈里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有个皇圈圈”。

这种类似监狱的“圈圈”不仅是控制百姓的核心,即对皇帝来说也是“锁上加封,永远圈禁”。

徐氏这样新知识分子对古都的感受是“黑暗暗雾沉沉黄泉路上,阴惨惨来到了天日无光”。

这不仅仅是说北京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水土气候,也是讲北京在专制皇权的统治下暗无天日的情景。

书中以“五千年历史上最舒服、最威武”的皇帝——乾隆处理的两个事例作为开篇,解剖了专制制度及其代表者的残忍和昏聩。

这两个掌故是王锡侯《字贯》文字狱案和英使马戛尔尼朝觐案。

这两个看来不相关的事情,确实展示乾隆盛世的真相。

…… 从《古城返照记》想到徐凌霄一类民初重要的掌故与散文作家,他们所用的既非当时新文学作家所用的欧化白话,也非文言,而是用一种接近京剧语言(主要是京白)的文字写作。

这种语言受到地域的局限,但读者也不算少,大约与京剧的观众差不太多。

这类作者有徐凌霄、徐一士、老宣、齐如山等,后来到台湾后还有唐鲁孙、夏元瑜等。

大陆的现代文学史很少提及他们是有些不公正的。

徐凌霄及其《古城返照记》 吴小如 (《古城返照记》序言) 《古城返照记》的作者徐凌霄先生(1886—1961),是我平生尊敬仰慕的前辈学者之一。

早在读初中时,就爱读先生的文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有幸到先生寓所当面拜谒,同时还见到先生的令弟一士先生。

当时一士先生脑血栓症初愈,言语已较艰难,故聆听凌霄先生的教言独多。

所谈话题,以评述京戏为主。

盖先生不仅是老顾曲家,而且能粉墨登场,所谈自然悉中肯綮。

惟事隔多年,其内容今已不能省记了。

凌霄先生本名仁锦,字云甫,别署凌霄汉阁主,原籍江苏宜兴。

幼时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旧学功底很深,为业师宋晋之所激赏。

及长,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

后以国势阽危,民生憔悴,乃思以文章报国,终其身以著述为业。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常于报端读到凌霄先生的专栏文章,每天数百字,谈古论今,品戏评艺,言简意深,精美无匹。

惜未经裒辑,今已成广陵散。

其仅存者,只有先生于1928年在上海《时报》逐日连载之长篇说部《古城返照记》,惜当时亦未单行付梓。

到上个世纪末,始由先生之从子泽星先生就报刊复印件进行董理,将原书上下两编八十万字略作删减,都六十余万字,并冠以回目,仍分上下两编。

今北京同心出版社即将出版此书,乃嘱笔者通读,并撰写序言以为介绍。

披诵既讫,谨约略言之如下—— 此书虽似自传体“纪实”小说,实不以故事情节为主。

书中主要人物有余姓名陆贾者,即作者自谓,犹《老残游记》中之老残,即其书之作者刘鹗本人也。

盖“余”字即取“徐”字之半以代作者之姓氏(书中人物姓名多用此法,如康有守即康有为,袁开士即袁世凯皆是);而“陆贾”者,乃取西方电影界两大笑星陆克和贾波林(今译卓别林)中译名的首字以为己名,籍以自我嘲讽。

其书上编自作者入京师大学堂写起,然后拓展开去,写到学界与政界,举凡学校风光、师生动态,以及官场丑态、政界风云,作者皆涉笔成趣。

一直写到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为止。

中间则穿插老北京各种世相及风俗人情(如饭庄、茶肆、妓院、戏园、商店、医院之类),而以清末时事嬗变为主线。

下编则着重写清末民初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上的皮黄和梆子腔两大剧种的诸多名演员的演出实录,其间自然也写到作者对艺人品德的月旦、艺术水平的高下以及各个剧目的演出特色等等。

总之,上编内容对研究近代史和清末民俗的人有参考价值,下编内容则对研究戏曲的人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极为珍贵的戏曲史料。

其中作者谈到京剧流派的传承问题,有一精辟见解。

他认为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人,都是程长庚的传人,但同时也具有他们各自的特色。

如果这三个人都师学程长庚,那么这三位表演艺术家就不可能独自开创一派了。

此外,他对杨小楼、梅兰芳等也有类似的评价。

作者对当时社会名流,只突出肯定了天津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修(字范孙),认为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办教育事业嘉惠后世,在上编结尾处对他表彰不遗余力。

而对戏曲演员,则对梆子演员贾璧云(后亦兼演皮黄)赞誉备至,不仅评论其艺术水平高,而且对其人品更揄扬不已,是彼时德艺双馨的表率。

从而看出凌霄先生在老一辈学者中,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价值观念,都是位居前列的。

此书我前后读了两遍。

窃以为它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纪实”小说,值得用一点时间去披阅玩味。

现在同心出版社把这部沉埋已久的优秀读物付梓问世,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徐凌霄遗作尘封70年终出版 信报讯民初著名记者徐凌霄所著的京味长篇纪实小说《古城返照记》近日已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

徐凌霄原名徐仁锦,从1910年起,他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撰写过大量通讯和评论,先后担任过《京报》、《晨报》、《大公报》的副刊主编和《时报》驻京记者等职,并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当时的新闻界并称为报界三杰。

1928年徐凌霄所著的《古城返照记》开始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小说一经刊出就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古城返照记》从1793年英国使臣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所引起的一系列纠葛写起,到袁世凯称帝失败结束,跨越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描写的是宦海兴衰浮沉,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后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明争暗斗的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下卷记述了京剧的发展、变迁和著名演员谭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的民俗风情和三教九流的生活状态。

由于种种原因,小说连载完成后未得到及时出版,后又因多次战乱而一直被搁置,而作者徐凌霄也于1961年去世。

直到今年,《古城返照记》在尘封了近70年后终于由同心出版社出版。

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曾称《古城返照记》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北京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可以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名篇比肩的煌煌巨著。

有关职业的句子

荣誉的职业是沉重的负担。

  英国剧作家 马辛杰  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为人。

  古巴诗人、民族英雄 何塞·马蒂  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

  托里安诺  妓女和科学家是最好的两个职业。

  英国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宋·张耒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意志坚定,不可贪图安逸。

  北宋文学家 张耒  我真的为记者这个职业,感到悲哀。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 牛刀  作词谱曲是最好的职业,唱歌仅次之。

  约·贝洛克  最卑贱的职业显然也是最有用的职业。

  约翰逊  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

  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职业尽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并无分别。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职业尽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并无分别。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人类一切赚钱的职业与生意中都有罪恶的踪迹。

  美国作家 爱默生  现代人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

  法国雕塑家 罗丹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政治是一种有害的职业,就像一些有害的手艺一样。

  美国作家 爱默生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美国作家 爱默生  职业有如婚姻,久而久之,大家只觉得它有敝无利。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

  CNN  政治也许就是人们认为的那种唯一无需准备便可从事的职业。

  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与旅游作家 罗·路·史蒂文森  同一职业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要比不同职业者之间困难得多。

  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 三木清  专家,由于职业关系,应对所有超出常规的计划抱不信任态度。

  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

  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色诺芬  真挚而纯洁的爱情,一定渗有对心爱的人的劳动和职业的尊重。

  邓颖超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  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

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 于丹  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职业才能,就是看他能否热爱其中包含的枯燥劳动。

  英国散文作家 洛根·皮尔素尔·史密斯  如果不教给孩子一门手艺,或教他去从事一件职业,那就是把孩子养大去做贼。

  美国作家 爱默生  教师虽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到了月光底下就没戏了!生存环境决定一切嘛。

  赛车手、作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 《三重门》  男人们坚信自己的职业是要比其他任何职业都重要,如若不然,他就无法坚持这个职业。

  德国哲学家 尼采  乐观主义的谎言有着如此巨大的治疗价值,不能令人信服地说出这类谎言的医生是选错了职业。

  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  既然选择了职业运动员这条道路,我就要努力想办法争取下一次冠军,这样才能体现运动员的价值。

  奥运冠军 林丹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

  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  最好把一个人的爱好和职业尽可能远的分开。

把一个的生计所在和上帝所赐的秉赋硬凑在一起,那是不明智的。

  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朋友是不分尊贵贫贱、职业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想起来心中含有一丝丝暖意的人。

  武侠小说家 古龙 《那一剑的风情》  基于聪明的设想出现的创新数量极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比较小,仍然成为开辟新行业、提供新职业、给经济增添新的活动面的相当巨大的源泉。

  美国现代管理之父 彼得·德鲁克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作为一个歌手你站在舞台上,你必须用你最美的形象和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台下的观众,这是做歌手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对观众最起码的尊重。

  中国好声音选手 徐海星  (《围城》)纯粹小说,人物在现实里好像有,不可对号入座。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

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的练习,没有这一点,甚至连最幸运的才能,也会无影无踪地消失。

  法国画家 德拉克罗瓦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

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

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名人传》  在子女还小时,父母就应当考虑他们将来的职业方向并加以培养,因为这使他们最易塑造。

但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并不是孩子小时所喜欢的,也就是他们终生愿从事的。

  英国哲学家 洛克  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

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

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

  《康熙清圣祖实录》 《康熙清圣祖实录》  人的一切禀赋中最根本的是能做一个人不是属于一种职业、一个阶层、一个派别或一种思想的人——而是一个完人,和谐和自由。

他那包罗万象的天性不能做任何事物的奴隶。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超出混战》  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我的不安》  任何职业都不简单,如果只是一般地完成任务当然不太困难,但要真正事业有所成就,给社会做出贡献,就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搞各行各业都需要树雄心大志,有了志气,才会随时提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者和教育家 谢觉哉  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仇视那些寄生虫和剥削者、二流子、怯懦者和懒汉。

  前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  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靠近的,但是自由撰稿人根本不算理想,我现在就算是一个职业化的写作者,因为现在我每天都要给报纸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应该是个职业化的行业,其实这个很容易办到,不一定要退学才能达到。

  青年女作家 蒋方舟  现在,我知道一个女人无论她是多么热情地想委身于一个男人,她总要假装不愿,故作惊吓推托;必须对方说尽好话,发誓立约,一再恳求,才会答应。

惟有职业性的娼妓才会迫不及待地答应人家的邀请,否则,就是头脑简单尚未成熟的女孩。

  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我觉得婚姻应该会更丰富长养人的内心,而不是使它更苍白更软弱,或者更懈怠。

你有婚姻,但你还是会想到你的事业和职责,你的职业还是会带给你神圣感、敬畏感。

华生习惯把工作说成干活:“该干活了。

”工作、干活使我安静,使我内心平安。

  当代女作家 铁凝  如果你打算谋求一己的幸福,你就不要为扬名显迹而培养这种才赋。

我本人就把文学作为我的职业,并奉献了我的一生,对我的选择,从未有过片刻的懊悔。

然而我感到自己有责任告诫每一位向我寻求鼓励和忠告的年轻人,最好不要选择这样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

  英国桂冠诗人,湖畔派诗人之一,1813年被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罗伯特·骚塞 《罗伯特·骚塞致夏洛蒂·勃朗特》  我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都有弱点,有冷酷、有自私、有虚荣心,道德只不过让我看清这些弱点,然后去抑制它,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优点。

一个人的思想跟他的职业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我做记者的时候是一个样,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  1978年我入学的时候,我确实还不懂电影是什么东西,没有打算以电影为职业。

我们那时候入学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找出路。

我能进入这个学校,得到免费教育,包分配,我上了大学,是大学生,地位好像不一样,所以说我自己上大学来读书,是为了谋出路。

要是体院收我,那我就进体院。

  中国电影导演 张艺谋  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许多种。

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情趣。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

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

这也无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倘使有两个病情相仿的人,一个得到温情的安慰,有关切他生死存亡的人照顾,一个是由职业的看护服侍:那么一定是后者不治而前者得救的。

这人与人之间不由自主的交感作用;医生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以为病人得救是由于服侍周到,由于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可是做母亲的都知道,持久的愿望的确有起死回生之力。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陈氓说:“如果文如其人的话,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呢?”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很多年前,我也想过自己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人,也跟人争辩过说,我只需要做一名称职的记者。

但后来发现一名优秀的记者,在面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都需要先在自己心里的天平上称一称,然后你的弱点和优点在这个职业里面,什么都掩藏不了了。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既然是作家,职业道德是什么?就是要你们去写。

一个原始部落,也是有分工的,有的猿人去打猎,有的猿人去打水,你们就坐在火堆旁唱,唱唱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哪片林子野兽多,哪个山洞有泉眼,唱给小猴子们听,等他们长大了出去打猎省点劲儿。

——哪个要你们去彪炳千秋!——纯粹是不要脸,唱着唱着就把自己当主角了!  当代作家 王朔 《无知者无畏》  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

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我知道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你是人云亦云。

因为,《檀香刑》中被人认为是“残酷”的那些描写,是到了书的二百多页之后才出现的。

“记者从来不看书”,你们看不过来,这可以理解。

而不看书又要评书论书,这是你们的职业需要,也可以理解。

这是半开玩笑的话,你不要认真。

但你发表时不要删去这段,因为这很好玩,是我做为被采访者的一次温柔的反抗。

我们这些作家,被你们这些记者,像橡皮泥一样,捏了几十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几句反驳的话,希望你们也有点雅量,不要删改。

  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

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

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

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

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

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第一我不是独身主义者,我不是要打一个旗号。

也许更早的时候,比如十八九岁、二十几岁时,如果那时很快进入家庭生活,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当然历史不能假定。

我也有过个人的感情经历,我并不后悔或者怨恨,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有值得纪念的价值。

这些情感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给我带来更多的善,而不是仇恨。

至于婚姻,到了这个年纪,我觉得第一,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有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当然我对婚姻也有好的期望,我想说我还是有希望的,可是我又想告诉你另一句话,我从来都是做好了失望的准备,因为我觉得做好了失望的准备,才可能迎来希望。

但可能我准备得还不是特别充分。

  当代女作家 铁凝  轿夫身上散发出汗酸味,奶奶有点痴迷地呼吸着这男人的气味,她老人家心中肯定漾起一圈圈春情波澜。

轿夫抬轿从街上走,迈的都是八字步,号称“踩街”,这一方面是为讨主家欢喜,多得些赏钱;另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一种优雅的职业风度。

踩街时,步履不齐的不是好汉,手扶轿杆的不是好汉,够格的轿夫都是双手卡腰,步调一致,轿子颠动的节奏要和上吹鼓手们吹出的凄美音乐,让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任何幸福后面都隐藏着等量的痛苦。

轿子走到平川旷野,轿夫们便撒了野,这一是为了赶路,二是要折腾一下新娘。

有的新娘,被轿子颠得大声呕吐,脏物吐满锦衣绣鞋;轿夫们在新娘的呕吐声中,获得一种发泄的快乐。

这些年轻力壮的男子,为别人抬去洞房里的牺牲,心里一定不是滋味,所以他们要折腾新娘。

  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红高粱家族·红高粱》  江湖上的大侠客、大名人、英雄好汉,并不像传说中一样过的挺惬意。

他们和平常人一样要生活、要吃饭、要玩要喝要花钱。

没有收入,又怎能花?这些侠客名人又不能去偷去抢,于是有的人就开始“兼差”兼差的行业中最好的当然就是“职业杀手”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历史最悠久最无奈的职业,就是杀手,也是男人最原始的一种职业。

干杀手的钱虽然赚得很多,但大多数是悲剧人物,因为他们“出行任务”时,随时随地都会有死的可能,而且还要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有时接到的任务是刺杀自己的亲人,那时不但不能迟疑,还要连眉头都不能皱一下。

杀手不但要六亲不认,而且必须冷酷无情,更要绝情,决不能有一点儿女私情,也不能有天伦之情。

绝情绝义,残酷狠暴,冷血无名,这些都是干杀手的必备条件,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无我。

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利益,没有自己的恩仇,没有自己的爱恨,属于自己的一切都必须绝离。

更重要的一点是,杀手这一行没有“退出”的机会,只要你一踏进,至死才方休。

如果你想等捞饱了钱,然后退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就算仇人不杀你,同行的人也一定会追到你,追到你完全不能说出秘密时为止——不能说出秘密的人,在这世上大概只有死人一种而已。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别人已认为你不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时,或许会放过你。

  武侠小说家 古龙 《边城刀声》

我眼中的老师的作文

她,我的老师———一个班干部眼中的老师她,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地倾注着心血,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当中,坚持用真诚的爱心去爱护每一名学生,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去修复一个个扭曲的心灵,牢牢地抓住每一个学生,把他们搂在自己的怀里,精心地呵护着,关爱着。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十分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牢牢抓住学校的五项红旗竞赛,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特别是其中的卫生工作是个难点。

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往往呵护有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叫他们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确实有点难度,有些学生放学时往往会忘了自己的那份责任而早早回家,有些学生懒得不愿动手,以至刚开学掉了几面卫生红旗,但她没有撤换他们。

她说,得红旗不是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她坚持着,督促着,终于他们从不愿干,干不好,慢慢地发展为不忘干,干得好,干得出色,培养出了一批有责任心的孩子,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看到早上同学们上学拖拖拉拉,并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以身作则,总是在7点以前就来到学校,钻进教室。

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学生不迟到了,早读正常了,每天早晨总能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浓厚起来。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还时常关心其他学科的学习。

她常常对孩子们说,你们千万不能出现偏科现象,因为偏科如同偏食影响身体发育一样,它会严重影响你们的身心发展,影响你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你们将来的升学。

有学生数学作业不自觉,教语文的她,会把学生叫到身边,督促他完成;有学生英语不敢兴趣,她会找他谈好久,告诉他,现在的孩子不好好学英语,就如同文盲一样,将来你会觉得很不方便;教语文的她,时常对孩子们说,你们不要以为副科不要统考,而掉以轻心,那上面的知识可丰富了,如果不好好学习是一大损失;教语文的她,鼓励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完成作业后可以看社会、思品、自然等副科书籍。

她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时常询问孩子们英语作业布置多少,数学作业布置多少,从而调整语文作业的量。

她,不布置机械抄写的作业,她常常对孩子们说,你们自觉一点,凡是要你们抄写的作业,都布置你们默一边,你们只要把默错的字词订正几遍就可以了,你们要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多读些课外书。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利用晨周会给孩子们讲祖国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孩子们讲近代屈辱史,给孩子们讲南京大屠杀,激发孩子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给孩子们讲中国加入WTO,上海申办世博会,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给孩子们神州5号发受的成功,给孩子们讲奥运健儿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热情。

她,教育学生不要一味地钻在日本动漫里不能自拔,不要一味地玩动漫玩具,要多看看中国的优秀书籍,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她向孩子们推荐优秀书籍,除了一些优秀的童话故事外,还推荐《三字经》、《百家姓》、《西游记》、《水浒传》、《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的小说,张海迪的自传小说等,并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她,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学生打成一片,有时,她活脱脱是一个孩子,一个学生的好伙伴。

她,和学生没有距离,无话不谈,这对她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好多方便。

她知道有几个学生迷上了电子游戏,她甚至还知道有一位学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星期六撑着一把雨伞步行三里路来到镇上的游戏厅打游戏。

她,及时与还蒙在骨里的家长联系,与家长一起分析研究教育对策,奉劝家长不要给孩子多余的钱,同时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孩子把爱好从打游戏转移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

鼓励他们参加运动会,组织他们参与踢毽子、跳长绳、拔河等比赛运动,激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中,指导他们训练,排练,比赛……当她看到许某同学在跳长绳的训练中是多么地投入、多么积极,她,欣慰地笑了,她对许某说:“双休日,你在家里也能这样吗?”许某说:“我能练,我不会再去游戏厅了!”从此,这位同学把心思转移到了各项活动中,终于把游戏厅给忘了。

她,因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所以了解孩子的心声,知道有些孩子很苦恼,爸爸妈妈很少给他们温暖,成绩差了就是简单的一顿毒打,随后,就是不闻不问;知道有孩子父母离异,很少得到双亲的爱,知道有孩子因为他爸爸有二奶不关心家庭而痛苦万分……她都一一做了思想工作,呼吁家长多给孩子腾出一点时间,多给予孩子一份爱。

她,因为和孩子打成一片,总能从孩子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在家长会前,她鼓励孩子不要胆怯,真心诚意地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家长会上,她一字不提学生的错处,更多的是呼吁,呼吁家长要多与孩子亲近,多与孩子谈心,多与孩子出去玩玩……各位家长读了孩子的充满童真的信,都很有感触。

有的反思了自己粗暴的教育方法;有的认识到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由于自己过分溺爱所致;有的表了态,不再迷恋麻将,要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有的在信的下面回复说:“小东西,以后我不打你了,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啊!”……相信,这天回家后孩子们一定都沐浴在温暖的爱河里,那天的回家作业做得特别好。

因为她和孩子打成一片,知道班里出现了一种不良舆论,作业只求快不求质量,好腾出时间玩。

用一个孩子的话说“小练笔干吗写这么长,誊到一号本上多费时间呢!”她立即做出反应,在同学们中间开展了作业质量大比拼,给质量好的作业加1到5不等的分数,她对孩子们说,这成绩会计算进他们的平时成绩中去,在期末的成绩单上会有所反映的。

于是孩子们为了多得一些成绩而你争我赶,写得好的小练笔,她还找孩子当面修改力争成为一篇佳作。

她,因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所以孩子很信任她,很愿意听她的话,因为她从不毫无道理地训斥孩子。

连从不做作业的徐某也做起了作业;从来不写作文的黄姑娘也能写上几笔;不爱动脑的邵小子也知道上课要积极发言……一场电影——《暖春》,看得连一向很调皮的孩子也泪流不止,孩子们不但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还为主人公小花的勤学精神而折服,连一位平时很不用功的学生也在观后感的最后写上了这样一句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孩子们真懂事,她感到很欣慰,整整两节课的时间没有白费,很值得!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去,孜孜以求。

她,除了认真备好课外,课后认真反思写好反思随笔,还把值得研究的课文整理成课堂实录发在校园网上和同仁们一起探讨。

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特别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每学一篇课文,都要精心设计一道小练笔,让同学们创作,这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训练了同学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孩子们亲切地称这项练习为“创作乐园”。

她,尤其重视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

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拿出课外书读;每星期起码有两节课的课外阅读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语文老师的她,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一起交流,凡是要孩子们写的作文,自己也一定要写,并且待孩子们写好草稿后,自己的下水文连同孩子的典型习作一起供孩子们阅读研究,对孩子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孩子们在一阵热闹的自改互改后,一篇篇令人满意的习作跃然纸上。

孩子们经常会在电视里读到经她打字并发表在网上的本班学生的作文,孩子们也会在《小荷》、《常熟日报》、《时代小记者》等报刊上读到自己的作文。

她,虽然三十七八岁了,但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不低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她,注意更新知识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关注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尽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潮流。

她说,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普通话不够硬是难为情的,请看她四次考试的成绩:86.21,85.2,85.6,86,现在她又报名准备迎接第5次挑战。

已大专毕业的她,又投入到双语教育的洪流中,参加了常熟理工大学英语大专班的学习,现已完成一半课程的攻读。

她,虽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但她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无不影响着孩子们,熏陶着孩子们。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比我牛的人比我更努力读后感

下一篇:巴西来的乌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