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历史沿革导游词
简述常见的导游方法并举例说明
方法和技巧是导游讲解艺术的重要组成。
为了使成为旅游者意中心,将他们吸引在自己周围,导游员必须讲究导游讲解的方式、方法,要善于设计故事情节,结合游览活动的内容,解疑释惑,制造悬念,引人入胜;要有的放矢、启发联想、触景生情;要有选择地介绍,采用有效方法努力将旅游者导入最佳的旅游审美意境。
一、分段讲解法规模较大的旅游景点包含的知识丰富,涉及的内容广泛,讲解时难以面面俱到,因而不宜平铺直叙地进行全面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进行讲解。
首先在前往景点的途中或在景点入口处的示意图前用概述法介绍总体情况景点(包括历史沿革、占地面积、欣赏价值等),并介绍主要景观的名称,使旅游者对即将游览的景点形成初步印象,达到“见树先见林”的效果,使之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通过“游前讲解”将旅游者导入对游览对象的憧憬之中,到现场游览时导游员再依次讲解。
分段讲解法需要注意讲解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在讲解这一景区的景物时注意不要过多涉及下一区的景物,但在快结束这一区的游览时导游可以适当地提示下一景点或下一个景区,这样可以逗起旅游者的游兴,使导游讲解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讲解武当山时导游员可以将武当山时,导游员可以按照景点的分布将整个武当山的讲解内容分为总体介绍、金顶景区、南岩景区、紫霄宫景区、复真观景区等几个部分,依次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信息的讲解方法。
关于景点的信息很多,要讲解的内容也很多,导游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轻重搭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导游讲解时一般要突出下述四个方面的内容:1.突出大型景区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游览规模大的景点,导游员必须做好周密的计划,确定重点景观。
这些景观既要有自己的特征,又能概括全貌。
到现场游览时,导游员主要讲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以点代面,帮助旅游者建立起对整个景点的印象。
2.突出景区景点的特征及其与众不同之处旅游者来自异国他乡,缺少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文化背景,因此对所游之处往往难以准确地加以理解和区分。
导游员需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作用对游览的景点进行细致讲解,以深化旅游者对游览对象的理解认识,这就需要强调不同景点的特征及其与众不同之处。
以讲解宗教建筑为例。
我国的宗教建筑主要有佛教寺院、道教宫观、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各具特色。
即使同为佛教寺院,甚至是同一佛教宗派的寺院,因其历史、所处环境、规模、结构、建筑艺术、供奉的佛像等各不相同,导游员的讲解也可以突出讲明各自的特征及其与众不同之处。
这一技巧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次旅游活动中参观多处类似景观时尤为重要,导游员必须突出各个景点的差异,以求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避免旅游者产生雷同的感觉。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从事同一职业的人、文化层次相同的人往往有共同的爱好。
导游员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要注意旅游者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以便在游览时重点讲解旅游团内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
投其所好的讲解方法往往能产生良好的导游效果。
4.突出“……之最”某些旅游景点在某一方面十分突出,往往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
这样的信息在讲解中要做重点介绍,以突出其旅游价值,赋予旅游者更多的收获和满足感。
不过,导游员在做“……之最”的讲解时必须实事求是,要有根据,绝不能杜撰,更不要张冠李戴。
三、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在导游讲解时,导游员不能就事论事地介绍景物,而是要借题发挥,利用所见景物创造意境,情景交融,引人入胜,使旅游者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其中之妙趣。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导游员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有趣而感人的语言,赋予固定的景物以生命,注入情感,引导旅游者进入审美对象的特定意境,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请看实例:(旅游者登上长城,举目远眺,对长城的雄伟壮观叹为观止时导游员抒发情感)古代人民修建长城时劳动工具十分简陋,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凭肩挑手扛。
正是凭借劳动人民的勇敢、勤劳、智慧,万里长城才得以建成,并延续使用了2000多年,保障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有这样的劳动人民,中华民族一定能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创造出新的奇迹来。
四、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中的“实”是指景观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而“虚”则指与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
所谓“虚实结合法”就是导游员将典故、传说、轶闻趣事有机结合,设计讲解情节的导游手法,即导游讲解故事化。
虚实结合法可以产生艺术感染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但二者结合必须是有机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虚”为“实”服务,以“虚”烘托情节,以“虚”加深“实”的存在,努力将无情的景物变成有情的导游讲解。
运用虚实结合法需要注意“虚”的内容要精、要活,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编乱造。
所谓精,就是所选传说是精华,具有代表性,与讲解的景观密切相关;所谓活,就是讲解时要活,见景而用,即兴而发。
请看实例:(讲解巫峡中的神女峰)神女峰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长江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中最著名的一峰,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 又叫望霞峰、美人峰(实)。
相传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瑶姬的化身,曾帮夏禹治水。
水患消除后,瑶姬毅然决定留在巫山,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后人尊敬和奉祀。
《巫山县志》中记载:“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
”神女峰对岸飞凤峰下现存授书台,相传是瑶姬授书夏禹处(虚)。
三峡地区山高峰秀,壁陡峡窄,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峡谷风光犹存,又添平湖景色。
神女峰海拔高922米,水位升至135米后,人们仍需仰视才能一睹“神女”的风采(实)。
五、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讲解中导游员向旅游者提出问题或启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导游方法。
使用问答法的目的是为了活跃游览气氛,激发旅游者的想象思维,促使客旅游者和导游员之间产生积极的思想交流,使旅游者获得参与感、自我成就感;也可避免导游员唱独角戏,灌输式讲解所带来的乏味无趣,加深旅游者对所游览景点的印象。
问答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问自答法导游员自己提出问题,并作适当停留,让旅游者猜想,但并不期待他们回答,只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思考,激起兴趣,然后作简洁明了的回答或作生动形象的介绍,还可借题发挥,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看实例: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长城脚下,稍后我们便去爬长城。
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提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的长城是何时开始修建的
第二,中国的长城到底有多长
第三,为什么中国的长城在世界上这么有名气
(略作停顿)看来大家对这三个问题都有所了解,但还不全面,现在就由我来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吧。
2.我问客答法导游员提出问题,要求旅游者开动脑筋,积极作答,导游员在旅游者的答案中引申讲解。
其关键在于善于提问,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运用。
希望旅游者回答的问题要提得恰当,不致于游客一无所知、一头雾水,同时也要估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同答案,能事先准备对不同答案的做出评价。
导游员要诱导旅游者回答,调动其积极性,但不要强迫他们回答,以免使旅游者感到尴尬或产生心里压力。
旅游者的回答不论对错,导游员都不应打断,更不能笑话,而要给予鼓励和引导。
最后由导游员引申讲解,并带出更多、更广的话题。
请看实例:(讲解园林中的木雕图案)导游员提问:“大家现在看到的蝙蝠、桃子和灵芝图案有什么寓意呢
”(稍作停顿,等待旅游者的回答,但时间不宜过长)导游接着评价旅游者的答案并引申讲解:“大家说得很对。
蝙蝠因为谐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福,桃子和灵芝也是吉祥的象征,分别代表着寿和如意。
三者合而为一就是福寿如意
在这里,我也祝大家福寿如意
”3.客问我答法导游员要善于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想象思维,欢迎他们提问题。
旅游者提出问题,证明他们对某一景物产生了兴趣,进入了审美意境。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是幼稚可笑的,导游员也绝不能置若罔闻,千万不要笑话他们,更不能显示出不耐烦,而是要善于有选择地将回答和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过,对旅游者的提问,导游员不要他们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般只回答一些与景点有关的问题,注意不要让旅游者的提问冲击了讲解主题,打乱讲解计划。
导游员要学会认真倾听旅游者的提问,善于思考,掌握旅游者提问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客问我答”的导游技巧,以求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六、制造悬念法导游员在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旅游者的好奇心,进而主动探索思考答案,进入对旅游景点的主动审视之中,最后由导游员根据旅游者的答案做补充说明和引申讲解。
这种讲解方法叫做“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是一种常用的导游手法。
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仰、引而不发的讲解方法,一旦“发(讲)”出来,会给旅游者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而且导游员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旅游者注意焦点,有利于减少旅游者走失等意外事故的出现。
制造悬念是导游讲解的重要手法,在活跃气氛、制造意境、提高旅游者游兴、提高导游讲解效
导游讲解技巧
导游讲解技巧目标:熟悉导游口头语言、态势语言的表达技巧;掌握八种主要讲解方法的使用技巧,导游词的写作。
重难点:口头语言表达技巧、态势语言运用技巧、讲解技巧引言:•对导游人员而言,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导游服务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人员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好的导游语言能使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更加绚丽多姿,使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古迹死而复活,使令人费解的自然奇观有了科学答案,使造型奇巧的传统工艺品栩栩如生,使风味独特的名点佳肴内涵丰富,从而使游客感到旅游生活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
导游讲解技巧口头语言技巧态势语言技巧讲解技巧导游词写作第一讲一、导游语言的特点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能16针对性准确性逻辑性2导游语言特点5现场性生动性34口语性•1.准确性•如导游歪曲讲解摩梭人的“走婚制度”2.逻辑性•导游人员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语言保持连贯性。
•故宫景点讲解题:•题一:午门前讲故宫(历史沿革中明清两朝概况;紫禁城名称的由来;紫禁城的布局;午门及午门广场)•题二:故宫前朝(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太和殿及太和殿广场;中和殿、保和殿)•题三:故宫后廷(乾清门及乾清门广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题四:故宫后廷处东路(宁寿全宫;珍宝馆;宁寿全宫中其它建筑;千叟宴;珍妃井)•题五:故宫
导游证考试中的导游词要求要多少字
知道的告诉下
笔试不需要写导游词 口试讲够5分钟就行了
做导游好嘛
首先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最重要的是一个兴趣,只有有兴趣才能学好。
其次考试的难易问题:详见我的原创文章——导游考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样去学习呢
导游考试实际上一种职业资格考试,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有志者加入考试行列中。
那么导游考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考试
如果想考,怎样去学习复习呢
导游考试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口试。
从考试时间上来说笔试在前口试在后,而且只有通过了笔试才有资格去考口试,为什么呢
导游这个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北京逐年升温,因为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所以导游证本身的含金量就显而易见了,当然对导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需要的是“质”,而不是“量”了。
笔试其实一点都不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笔试就像跟其它考试一样,如果你认真学习了,再加上报了培训班,有了老师的专业指导,明白了如何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这样是一点都不费力的。
关键是你怎么想的
导游考试的教材共有五本书:《北京主要景点》、《北京导游基础》、《当代北京概况》、《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
与笔试有关系的是《北京导游基础》、《当代北京概况》、《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这四本书。
在笔试的时候分成两张笔试卷:“导游综合知识”和“导游基础知识”。
每科满分为150分,合格分数为90分。
“导游综合知识”包括《导游业务》及2008年1---10月份国内外时事。
“导游基础知识”包括《全国导游基础》、《北京导游基础》、《当代北京概况》。
考试时间:(以2008为例)笔试时间:2008年11月8日(周六) 9:00----11:30导游综合知识 14:00----16:30导游基础知识说完了笔试,我们再来说一下口试。
口试难吗
怎样去复习呢
真正跟口试有关系的其实只有五本教材中的《北京主要景点》一本书。
这本书共有13章,其中前六章为重要要章节,是北京最主要的六大景点。
分别是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长城。
还有七章为普通章节,分别为北海、白云观、潭柘寺、周口店、圆明园、孔庙及国子监、雍和宫。
为什么说前六章是重要章节,而后七章为普通章节呢
因为在口试考试中主要是包括三大部分,而前六章在整个口试中大概占了50%,口试总分是100分,60分通过。
一、仪容仪表 (占10%) 二、六大景点的讲解(50%),在具体考试的时候根据旅游局的要求分为十六个讲解签: 题一: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场城楼;天安门前设施; “T”字形广场;文东武西; 长安左门及长安右门;千步廊;大明门;正阳门) 题二:今日天安门广场(广场与长安街;国旗、旗杆、升(降)国旗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 题三:午门前讲故宫(历史沿革中明清两朝概况;紫禁城名称的由来;紫禁城的布局;午门及午门广场) 题四:故宫前朝(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太和殿及太和殿广场;中和殿、保和殿) 题五:故宫后廷(乾清门及乾清门广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题六:故宫后廷外东路(宁寿全宫; 珍宝馆;宁寿全宫中其它建筑;千叟宴;珍妃井) 题七:故宫后廷内西路主要建筑及御花园(养心殿;储秀宫;御花园) 题八:天坛概况及祈谷坛建筑群(历史沿革;天坛布局的特点;丹陛桥;祈谷坛建筑群;七星石) 题九:天坛圜丘坛建筑群(圜丘坛建筑规制及特点;圜丘坛周围设施及用途;圜丘坛附属建筑;圜丘坛祭天) 题十:颐和园的宫廷区(历史沿革;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 题十一:颐和园万寿山山前景区(长廊;中轴线建筑群;山前东侧之紫气东来城关;山前西侧之听鹂馆及石舫) 题十二:颐和园昆明湖景区(昆明湖名称含义;西堤;东堤;湖中诸岛) 题十三: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历史沿革;今日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石像生;棂星门) 题十四:明十三陵概况及长陵(历史沿革;今日十三陵;明成祖朱棣;长陵布局;长陵祾恩殿;人殉制度) 题十五:定陵(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的皇后;定陵考古发掘的过程;定陵地宫布局及陈设;金井;定陵出土文物) 题十六:长城的历史及居庸关、八达岭长城。
在考试的时候在口试地点先抽一个签,抽到上面十六个签的其中一个,然后到指定的考场门口进行考前的最后大概20分钟的准备,那个时候因为你已经知道具体讲解哪个景点讲解签,所以可以把包里的导游词拿出来最后再“过”一遍,同时调整一下状态,保持冷静、充满自信地迎接考试。
等听到指示,你就可以真正进入考场进行考试了。
三、重要知识点的问答,大概占40%。
回答问题的考试内容包括本教材的所有章节,即《北京主要景点》这一整本书,当然我们需要知道重点在哪里。
那么重点在哪里呢
很简单,根据考试大纲去学习并复习。
同时这一部分的形式跟第二部分的抽题签讲解一样,它也需要再抽一次签。
考试时间:(以2008为例)口试时间:2008年12月15日----12月22日 (考试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所以综上所述,口试我们明白应该怎么去复习了,那么口试难吗
其实口试相对笔试来说,就相对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笔试是“死”的,而口试是“活”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想想笔试我们面对的是不会说话的卷子,而口试我们面对的是能够看到着的口试老师,在口试的时候有临场发挥、印象分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对没有笔试那么容易。
但是口试真的那么难吗
也不见得,关键还是那句话:看你自己怎么想的了
如果你志在必得,那么你得好好准备一下喽
怎么准备呢
首先建议报个专业培训班,因为通过老师的讲课指导,你会知道怎么去学习,如何去复习。
更重要是导游是一个注重实际操作的职业,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适时穿插一些实际操作的知识,这些知识可是一般人不轻易告诉他哦
哈哈
我想学导游的你是想学以致用吧
其次要多花点时间去逛逛景点或者是笔试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因为真实的影像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复习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了。
如果自己去逛景点有不明白的,那么那个时候你就该考虑跟着老师走一下景点实习,原因相信你已经明白了。
说了这么多,是舟翔对即将有志想成为导游或者说是想投身于旅游行业的朋友们的一些经验共享,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无论你是自学还是报班学习,舟翔只有一个目的,永远为各位朋友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希望各位朋友能够考试成功
至于做导游有什么不好
我觉得如果你真想做个专职导游的话,那肯定想想好好干这一行,那么你就得自己多积累经验、多学校带团的技巧,当然也是比较辛苦的,但是辛苦跟获得市成正比的。
如果你是想业余学学,那肯定就不是想干专职导游,那么你考完证后,可以拿着导游证在北京除了故宫之外免费区玩景点,当然在你考试的过程中,你会学到五本书:《北京主要景点》《北京导游基础》《当代北京概况》《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所以你会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说北京景点的、民俗的、全国景点的、北京的历史文化、现在的发展状况等等。
当你考下导游证,你会发现你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北京有了个很深的认识。
如有什么疑问:可以加qq:940781691
普通话的由来50字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
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编辑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
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
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
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
他“以己意增损而失其真”。
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
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得。
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于崇祯八年(1635)落成,名“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啸月台、紫藤坞、放眼亭诸胜,荷池广四、五亩,墙外别有家田数亩。
园中多奇峰,山石仿峨嵋栈道。
据清雍正六年(1728)沈德潜作的《兰雪堂图记》,当时园中崇楼幽洞、名葩奇木、山禽怪兽,与已荡为丘墟的拙政园中部适成对照。
直至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
清兵入苏,园为镇将占。
当时园主系徐氏第五代后人,不得已在顺治五年(1648)左右以二千金将园廉售于大学士海宁陈之遴。
陈得园后重加修葺,备极奢丽。
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花时钜丽鲜妍,为江南所仅见。
但陈长期在京,购园十年后即获罪被谪辽东,客死于谪所,始终未见园中一花一木。
康熙元年(1662),拙政园没为官产,被圈封为宁海将军府,次第为王、严两镇将所有。
康熙三年(1664)又改为兵备道(安姓)行馆,未有改作。
在此以前,园主虽屡有变动,但大都仍拙政园之旧。
至王永宁则大兴土木,易置丘壑,园的面貌与文徵明图记中所述已大不相同(钱泳《履园丛话》、徐乾学《憺园集》)。
园内建斑竹厅、娘娘厅,为三桂女婿居处。
又有楠木厅,列柱百余,石础径三、四尺,高齐人腰,柱础所刻皆升龙,又有白玉龙凤鼓墩,穷极侈丽。
王常在园内举行盛宴,令家姬演剧,时人有“素娥几队出银屏”、“十斛珍珠满地倾”之句。
后王永宁因吴三桂举兵反清,惧而先死,家产籍没,雕龙柱础及楠木柱石等尽输京师。
陈其年曾有诗云:“此地多年没县官,我因官去暂盘桓。
堆来马矢齐妆阁,学得驴鸣倚画阑”。
可见园的破败景象。
至康熙十八年(1679),拙政园改为苏松常道新署,参议祖泽深将园修葺一新,增置堂三楹。
康熙二十二年(1683),苏松常道缺裁。
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玄烨南巡曾来此园。
同年编成的《长洲县志》中写道:“廿年来数易主,虽增葺壮丽,无复昔时山林雅致矣”。
拙政园自苏松常道署裁撤后,渐散为民居,先由王皋闻、顾璧斗两富室分得,后总戎严公伟亦居于此。
乾隆初,园又分为中部的“复园”和西部的“书园”两部份。
至此,原来浑然一体、统一规划的拙政园,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个园林。
中部的复园归蒋棨所有。
当时园内荒凉满目,蒋氏经营有年,始复旧观。
“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之性”。
园中藏书万卷,春秋佳日,名流觞咏,极一时之盛,曾有《复园嘉会图》传世。
袁枚、赵翼、钱大昕等相继来此,流连赋诗。
袁枚有句云:“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书”。
但蒋棨殁后,园就逐渐荒落了。
西部花园的书园主人是太史叶士宽,中有拥书阁、读书轩、行书廊、浇书亭诸胜,皆昔年废地,由叶氏新筑。
拥书阁有十景,士宽之子树藩曾与其甥武进赵怀玉赋诗记之。
书园后归道员沈元振,园中第宅为太常博士汪美基所居,旋又分属程、赵、汪等姓。
蒋氏拥有复园七十余年之后,终于易主。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刑部郎中海宁查世倓购得此园。
其时园中池堙石颓,查氏修缮经年,焕然一新,仍名复园。
但为时不久,至嘉庆末年又归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平湖吴璥,其子观察晋德也曾居此,故苏人呼为吴园。
春日游人如织,摊贩杂陈。
虽然是园仍保持了“水木明瑟旷远,有山泽间趣”的特点,但视旧园仅得三分之一。
故道光廿二年(1842)梁章钜挟恽南田图游园印证时,谓园景与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恽图已大不相同。
由于吴氏长期在外地做官,疏于管理,逐渐亭台倾圮,池馆萧条。
园南的东部花园第宅,其时归部郎潘师益。
潘与其子在内营构瑞棠书屋。
咸丰十年(1860)六月二日(旧历四月十三),太平军进驻苏州。
忠王李秀成以拙政园并东面的潘子潘爱轩宅、西面的汪硕甫宅合建忠王府,相传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
“工匠数百人终年不辍,工且未竣,城已破矣”(马如飞《劫余灰录》)。
据李鸿章后来给李鹤章的信中所述,“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
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占领苏州后,将忠王府作为自己的江苏巡抚行辕,藩臬司也在其中办公。
由善后局付白银三千两给原园主吴氏,以园归公,西面的汪姓房屋仍归汪氏。
当时官府还附设医药局于园内,行医施药。
过了一年多,有人入游,见园内“事物已颓损十之五”。
至同治五年(1866),巡抚衙门迁离拙政园。
同治十年(1871)冬,南皮张之万(光绪中为大学士)任江苏巡抚时,居拙政园原潘宅房屋内。
张能书画,经营修治,渐复旧观。
有远香堂、兰畹、玉兰院、柳堤、东廊、枇杷坞、水竹居、菜花楼、烟波画舫、芍药坡、月香亭、最宜处诸胜,绘有《吴园图》十二册。
后张之万升任浙闽总督,离苏有日,就与右布政使恩赐、管理苏州织造部堂德寿、粮储道英朴、恩竹樵三人(俱满族)商议,倡立会馆,以价银三千、修理费二千汇交藩库。
于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将拙政园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其范围包括园的中部花园及前面的房屋,园仍名拙政。
光绪十三年(1887)又曾修葺过一次,“首改园门,拓其旧制,……其他倾者扶,圮者整”,并建澄观楼于池之上。
当时园中古树参天,“修廊迤俪,清泉贴地,曲沼绮交,峭石当门,群峰玉立”。
这一以水为主、水面阔广、景色自然的格局基本保持至今。
园西部花园的汪姓宅园,于光绪三年(1877)以价银六千五百两售于吴县富商张履谦,易名为“补园”。
当时园中亭台只存一、二处,残破不堪,已非昔日景况。
经张履谦大加修葺,遂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胜景,又新建了精致绮丽的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
光绪二十年(1894)张获得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石刻碑拓,重摹上石,又得文徵明、沈周遗象,为之建“拜文揖沈之斋”。
张氏以巨款经营多年,追求奢丽,部份失去了拙政园疏朗闲适的特点。
但张与其孙紫东俱爱好昆曲,所构卅六鸳鸯馆,其顶层结构为“卷棚顶”,音响效果甚佳。
昆曲前辈俞振飞常随父“曲圣”粟庐来此园游憩度曲。
随着以武昌起义为发端的辛亥革命爆发,起义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各省。
江苏巡抚程德全于1911年11月5日宣布独立,自任都督。
1911年11月21日,在拙政园成立江苏省议会,原谘议局议员55人到会,程德全亲自莅会,宣布开会宗旨。
谘议局议员摇身一变,成为省议会会员,遂由会员公推议长,张謇选为会长,蒋炳章为副会长。
此时八旗奉直会馆已改称奉直会馆。
由于八旗奉直人游宦于苏的日益减少,会馆经济不佳,于是对外开放,收取游资。
园中开辟茶室,并曾辟娱乐场,以唱滑稽戏、说书等招揽游客。
日常只数十人入游,唱戏时可增至二、三百人。
民国五年(1916),奉直会馆由水警长仇翼南派人管理。
民国八年(1919)左右,奉直会馆房宅(现苏州市博物馆)曾辟作时疫医院。
民国十三年(1924)9月江浙战争爆发,苏州云集大批军队。
民国十四年(1925)1月27日,奉军第一军军长张宗昌率所部第一梯团约1500余人到苏,总指挥部设于奉直会馆。
民国十七年(1928)九月与廿三年(1934)十月间,又二度被借作戒烟所。
之后,还曾做过区公所(为老人口述材料)。
现园林博物馆老馆房宅在民国九年(1920)左右,售与李鸿章之侄、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
经李以巨款翻修,甚为精致。
李不久即殁,子孙无人居苏,房屋后曾抵押与某银行。
“一·二八”。
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十五日,园内回廊因年久失修,突然坍倒,压伤游客两人。
此后,坍倒的回廊一直用木头支撑。
见山楼后的木桥,也断裂不能通行。
至抗战爆发前夕,一代名园已衰落至“狐鼠穿屋,藓苔蔽路”的境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侵略军飞机几度轰炸苏州。
远香堂受震破损,南轩被焚毁,园内到处亭阁倾圮,枯苇败荷,荒秽不堪。
同年冬,吴县警察局以冬防期间,令将城区沿途乞丐拘捕收容,并将奉直会馆作为临时收容所。
民国二十七年(1938),负责组建日伪“江苏省维新政府”的北洋遗老陈则民见奉直会馆大部分房屋幸存未毁,即租用拙政园为伪政府办公处,还向张氏借租了补园。
5月23日,日伪“江苏省维新政府”在苏州成立,省府即设于忠王府及拙政园内,陈则民任伪省长。
其间曾对拙政园稍加修葺。
陈群任伪省长时,又在西部花园建日本式木屋一所,专门接待日军将领、特务头目等。
园的东部花园,即“归田园居”久已荒废,部分变为荒地,部分散为民居,与中部花园以墙隔绝。
进出由道观弄(1958年砌断)与东北街相通。
园内殡舍数间,棺柩杂陈,又有破旧民房十余间,荒地一片。
至伪江苏省政府教育厅占用时,将园东部花园与中部花园打通,造小洋房一所,供伪官居住。
又将土墩上小亭(名补拙,现放眼亭)稍加修葺。
余则野草遍地,荒芜依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盘踞在拙政园的伪省政府随之瓦解。
1946年9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从四川璧山迁苏,借拙政园为校舍。
中部花园和房屋部分为办公教学区及学生宿舍,东部花园作为教职员宿舍,并将园外菜地(现天泉亭处)买下,辟作操场。
西部的补园仍属张氏。
1948年,社会教育学院因校舍不足,又向张氏后人张逸侪租借了西部花园和部分房屋。
1949年苏州解放后,社教学院并迁无锡。
拙政园及前部房屋由苏南行政区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使用。
1951年11月,苏州专员公署根据中央关于保护历史文物的一贯指示,将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专员公署另迁新址。
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山、水、桥、亭、厅、堂、墙、门,务期按原样修复,1952年10月竣工。
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花园和西部花园正式开放。
临街房屋中间部分归苏南文管会使用(后为苏州博物馆),偏南原李宅为苏南区苏州图书馆(后为苏州工艺美校又转为苏州园林博物馆),偏西沿街屋为张氏办洪泽小学(后为平江区医院)。
1952年下半年,市园林管理处成立后,从苏南文管会接管了拙政园,年底开始又大加整修。
之后,在东部花园重筑围墙,逐步浚池叠石,植树莳花。
1959年下半年起,又对东部花园进行大规模修建,新建了大门、芙蓉榭、涵青亭、秫香馆等,1960年9月完工。
至此,拙政园中、西、东三部重又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统一而又各有特色的名园。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拙政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2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拙政园也逐年修缮整治,日益展示其疏朗自然、清新旷远的风格。
不期十年动乱,拙政园成为“破四旧”的对象而被迫关闭。
此后,一度改名为“东风公园”,虽仍对外开放,但厅堂的陈设布置已撤除一空。
倒影楼后放置滑梯等物,改为“儿童乐园”。
文革期间,园林工作人员并无损毁名园之举,还想方设法将古建文物保护下来,使粉碎“四人帮”后,拙政园能够逐步得以治理。
1976年拙政园征用土地九亩八分,扩大了花圃面积。
1979年以来,对园内建筑、假山多次进行了维修,碑刻、匾额、楹联、家具陈设等也陆续恢复。
1980年以4万元和木材26立方米大修远香堂。
1985年大修香洲、浮翠阁。
1988年3月30日,工艺美校搬出李宅,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投资120万元进行整修,1989年4月25日竣工。
至此,拙政园宅园合一。
1991年4月拙政园由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定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2年9月在拙政园的原住宅部分(李宅原工艺美校所用部分)中轴线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专题的博物馆。
该馆按四进厅堂布置成“园原”、“园史”、“园趣”、和“园冶”四个展厅,展现苏州园林在2000多年历史中的历程和风采。
1994年至1997年底,以拙政园为首的苏州古典园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审议,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正式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6年和1997年,拙政园分别举办了“全国第十届荷花展暨拙政园首届荷花节”、“全国第三届杜鹃花展览暨首届拙政园杜鹃花节”。
从此每年春天举办杜鹃花节、夏天举办荷花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余年。
1997年秋,拙政园与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山公园“逸园”正式结为“姐妹园”。
2004年3月,又与美国亨廷顿植物园的中国园结成“姐妹园”。
2000年下半年,拙政园全面启动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工作。
2001年3月28日,在全国古典园林中率先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
2001年6月8日荣获由英国国家质量保证有限公司颁发的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2001年,拙政园以全国最高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点)。
2003年整治东部周边环境,建成园外苑。
2006年3月启动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扩大游览面积,管理处办公区迁出园林,在东北部一般保护范围内新建办公楼和旅游停车场。
2007年5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同年建成园林博物馆新馆,南部周边环境同期得到改善。
截至2014年,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5.6公顷,含苏州园林博物馆及新馆,不包括原为拙政园住宅的苏州博物馆及新馆),扣除花圃9.8亩及售票办公处约1亩,开放面积约73亩。
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今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即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而历史上作为拙政园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园南两处建筑群,自1950年代开始便与园林割裂分治,其一为晚清八旗奉直会馆住宅部分(面积约12亩),今以“忠王府”名义幸存,1960年起属苏州博物馆,其二为晚清张履谦补园住宅部分(面积约9-10亩),在遭到长期蚕食破坏后于2003年11月被苏州市当局铲平,辟为由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