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傣家竹楼导游词3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傣家竹楼写一个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赵天.今天我们来到傣家竹楼游玩.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听,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我们先来到了傣家人居住的地方--傣家村寨多则两三百户,一二十家,都是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所谓的竹楼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一幢幢房子了,这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哦!~~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呦! 大家看,每一幢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有好多植物,品种也有许多,大家慢慢欣赏一下吧
这里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了吧
竹楼的下面有很大很宽敞的空地,这是留着作院子用的. 每一幢房子所展现的都是正方形,有两层高,楼上住人,楼下就是 牲口的住所的柴房了. 别看竹楼很简单,上面可是有好多花纹雕刻着的,要仔细看,好好的品味哦
好
我们现在一起去傣家做客,有几点要注意一下,我们就在大堂观赏,拍照留念,千万记住不要去他们的卧室哦
这样不礼貌,别人隐私不希望被看到,对吧
傣家竹楼结构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比较好,坐下来,徐徐清风吹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也是傣家人的特点,一般先打好基础,然后要8根中柱,选中柱很隆重,当运到寨子里时,大家去迎接,泼水. 他们一直以来有个习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当竹楼建好,大家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像过节一样,同时请一位”赞哈”唱歌,据说这样才能平安,吉祥. 我们随着歌声,结束了这次旅行.
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的导游词作文,250字左右
1、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
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
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
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
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
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
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
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
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
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
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
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
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
厅分上、中、下厅。
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
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
各们朋友你知道
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
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
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
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
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
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2、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
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
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
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
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
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
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
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
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
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
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
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
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
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
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
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
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
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
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
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进入佛殿内,大家可能发觉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
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释迦莫逆神化,而且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
而小乘佛教仅将其奉为始祖。
因此其佛像与现实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
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的这座别致的小塔厦,这是傣家的水井。
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
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过一套题“傣家建筑”的邮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
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家最隆重的节日,她是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
在傣历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芒锣声中,跳着柔媚的孔雀舞。
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然洒落在你的衣服上。
你可不要躲开哦,这是傣家的吉祥水,湿透全身才能幸福终身,50年代,周总理就曾不远万里来到版纳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可见国家伟人对少数民族的关心。
这一事件,在题为“周恩来诞生100周年”的纪念邮票上也得到了具体反映。
关于泼水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作恶多端的魔王,抢了7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7姑娘从得意忘形的魔王口中得知,用魔王自己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就能将魔王置于死地。
7姑娘这样做了,魔王的头滚了下来,但这个魔头滚到那里,那里就起大火。
为了扑灭大火,7位姑娘勇敢地抱起魔王的头,一年一换。
为了感谢这7位姑娘,每年轮换的时候,人们都要给姑娘泼水,冲洗身上的污秽。
从此就形成了辞旧迎新的泼水节。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先前已经看到的白塔。
绕过白塔,经过一道木板桥,我们就出了傣族村。
不知不觉中,整个民族村目前已经建成的12个村寨已经参观完毕了。
今天的参观,使我们饱览了一次云南民族文化大展示。
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接触了众多的云南少数民族。
既大致了解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又从中窥见了我们祖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足迹。
云南民族村计划建造26个村寨,等新的村寨建起来时,欢迎您再来。
你可以修改一下,剪辑成短一点的选段,希望能够帮到你
傣家竹楼导游词60字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
傣家竹楼解说词
傣家竹楼傣家竹楼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
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
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湘乡导游词开场白和结束语
湘乡,位于湖南省中部,湖南省县级市,直属湘潭市,中南地区、华中地区城市,湘军故里,楚南重镇,古称“龙城”。
湘乡北邻韶山22公里,东距长沙80公里。
湘乡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市。
湘乡,公元前3年置县,是湘军的策源地、伟人故里。
1987年3月6日,湘乡县正式改为湘乡市。
“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
湘乡曾 “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截至2013年底,湘乡占地总面积1975平方公里,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503个村、47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95万。
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0多万。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
根据《方案》,湘乡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