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感悟 >

学生艺术活动感言

yiyyy分享 98598

yiyyy 分享

学习美术的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

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

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1.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

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

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

”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

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

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

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

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

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

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

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结合起来。

因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

如,在讲《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导入新课环节中我播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功画片中的爬行动物,并把课堂变成一个爬行功物的展览厅,让学生们模仿动画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引出课题,轻松地在动画中欣赏美、感受美。

学生们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动物,我带领他们闭上眼睛进入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是渺小的爬行动物,周围的事物会怎样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象到的一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营造了活跃、欢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乐。

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内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绘画艺术的情感。

  2.调动生活经验,开阔表现视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探究与感悟。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下雨了》一课,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些雨伞、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时的录音,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去体验、去想象,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雨中情景。

同学们的思路会拓展得很宽,有的说看到了放学时校门口开满了伞花,有的说小花小草洗了个澡感到舒服极了,还有的说看到了伞被风掀翻的趣事……。

从学生们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宽了表现视野,从而把日常生活中美丽的雨景留在了画面上,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自然会长出想象的翅膀,结出爱心的果实。

  三、表现生活――创造美。

  美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好方法,即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

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表现出来。

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教学中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设立课题《我为妈妈献真情》,引导学生动手用拼贴、拓印、绘画等方法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真心的话送给妈妈,在暖暖温情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课的独特魅力。

美术课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课是一种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

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颗感受美的心,一双双创造美的手

一种信念在每一次的动手创作中、每一次绘画活动中得以升华。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趣味。

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或郊游、或购物、或嬉戏……当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时,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过春节》《演电视》《节日的装饰》《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些画面都洋溢着爱的气息,散发着浓浓的幸福与温馨,让人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真实的生活在画中升华。

  2.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

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

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有一次上《面具》,一名从不带用具的学生从地上拣了些别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脚板海盗先生,同学笑他做的丑陋,我却在全班表扬了他,表扬他的废品再利用,表扬他的大胆设计。

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

你看,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小动物》,那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塑料瓶笔筒――《做笔筒》,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的装饰品,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自豪,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他们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

让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开孩子创作之门,燃起艺术之花。

关于校园艺术节的学生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个绚丽多姿的校园里,我们共同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然而生活又造就了艺术。

艺术的魅力在于给人无限的神往,艺术的内涵在于不断的创新,艺术的价值在于给人无穷的力量,艺术的真谛在于永恒的追求。

同学们,我们本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将以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大家见面,在这里为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

我相信,艺术节活动的顺利开展一定能够为我们营造一个更加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富有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更相信,只要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实践,都会得到一份快乐,收获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全体同学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展示自我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写起来、画起来吧

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快乐

让我们的每一位师生都快乐起来吧

最后,让我们共同预祝校园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感想怎么写

人生因为艺术而更加完更充.在2014年年底,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型节日——艺术节文艺汇. 细细品味校园艺术节的节目.有的体现中华上下五千年渊源的文化,有的突出时代潮流,各具特色.但是我想,唯一不变的是同学们对艺术节的追求. 艺术节开了近三个小时我认为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在每个演员表演的过程中,观众们都会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多才多艺的人.老师们的节目让同学们欢呼雀跃,令人兴奋不已.学生会的表演更是别有风味,同学们的时装秀,精彩的街舞,绚丽的民族舞,嘹亮动听的歌声,老师们的舞蹈独具风味,艺术节就是一个学生和教师们自我展现,尽情发挥的舞台.它供大家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释放青春的激情.我从参加活动的每位表演者的脸上飞扬的神采和观众席上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节作为我们学生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让我们更深一层的艺术的魅力.虽然现在是冬天,可是我看见了我们永远不冷的心,我看见了这个演出,心沸腾了,我感觉到了青春的力量, 整台节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美,这种美来自生活和我们的心灵.我们只是用生动有趣的节目诠释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字越少越好

文章一: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

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 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二:今天我和同学们参加社区劳动,帮忙打扫卫生,本以为会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任务,可是到后面才发现不是这样。

我们准备好打扫卫生要用到的用具就准备上阵,哪知道一些污渍十分难一次清除,耗费了我们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完成,而且小区面积大,工作量比较大,感到十分的劳累,但是有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又重新充满了动力。

后来大家合力把这一片卫生打扫干净了,不仅是大家团结的精神,更是吃苦耐劳和意志力帮助了我们完成任务。

谁有学艺术的感言

其实,要什么感言呢

你已经选择了学艺术。

那么你就要坚持下去。

不管你学艺术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可是,你要记住一句话。

要么不做,要么做就要把它做好。

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准则。

不知道你懂不懂。

你学艺术已经有三个月了。

可见你已经坚持了三个月之久,毅力是非一般的了。

这一点令人感到佩服。

可是,你要记着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好。

我做的这是什么事情,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做这件事究竟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件事适不适合我去做。

我能做到吧。

一个好的成功人士,在没有做这件事情之前。

就会把这件事的整个流程都想象的很细致,细致到进门时要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你能做到吗

如果这条路适合你,而你又比较喜欢这条路,那么你就要坚持下去了。

因为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

如果你认定了这条路就是你将来发展所必走的路。

那么你就坚持下去吧,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这条路不适合你,那么就赶紧转路,走一条适合你的路。

条条道路通罗马。

不缺这一条路的。

你有人生目标吗

找准你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吧

关于校园文化艺术节感想的作文

记校园文化艺术节  那天,阳光明媚,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迎来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正式开幕,这一届艺术节会不会比上一届的节目更新颖更精彩更给力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首先,出场的节目是萨克斯表演,那动听的声音,那优美的旋律,简直是扣人心弦啊,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他的表演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台下的辛苦排练。

  第二个节目是空竹表演,只见表演者不慌不忙的走上舞台,看得出他十分有信心。

一阵音乐响起,他便耍起了空竹。

只见他两只手一上一下,空竹便在绳子上转动。

开始是很平淡无奇的,突然,他做了连续的高难的的动作,他把棍子一拉,往上一甩,空竹向上飞了出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想:他能不能接住空竹

会不会因表演失误而砸到自己而导致冷场呢

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在短短几秒钟内,他完成了高难度动作,我悬着的心情总算落了下来。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大家不禁感叹:It's so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十几个节目过去了,同学们看得有些累了,都在抱怨:这些节目太平淡了啊,还有没有更新颖一点的节目呢

  许久,只听到主持人报了下一个节目:接下来请欣赏由初一16班XXX同学带来的《天路》。

什么

这首调子可以与《青藏高原》的高音相比的歌曲,他能唱的上去吗

过了一会儿,表演者上场了,啊

还是个男的演唱,同学们个个受宠若惊,我心想:估计这个节目也不怎么样,嗯......继续睡觉好了

  音乐刚刚放完前奏,便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停了下来,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似乎是故意要给表演者一些压力,但从他的眼中,我们看到的只有安静与镇定,伴奏再一次地响起,前奏过后,他唱出了第一句歌词,没想到,他的开头,就迎来了同学及老师们的一片掌声,他的那假声是多么地优美动听,他唱的又是多么的传神啊

大家都沉浸于这场面中,仿佛自己就处于像歌词中写的那样的环境中。

低音,似小河缓缓流淌;高音,宛如大海翻滚咆哮,扣人心弦,振奋人心

他的演唱过程中,几乎是掌声迭起,表演结束后,掌声雷动,同时,评委也给他打了一个很高的分数。

  这次艺术节节目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每个节目都展现了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和青春活力,体现了青竹湖学生们的良好精神面貌,同时,这次艺术节表演也成为了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艺术节活动与学生素质的关系!!!

主题开场白可以这样说:大家好,我们这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的年代,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因此要想在社会上扎根稳脚就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那么很多人会问如何去真正提高个人素质呢

我想这和文化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对各国甚至古今文化艺术都略知一二并努力去学习它们的文化精髓的话,那么可想而知你绝对不会是个迂腐之人,如果你去过新加坡,那么你绝对会被那里在大街上都看不到一张纸屑的优美环境所吸引,呆的时间长了你自然也能做到不随便乱扔,乱吐,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人,可见文化艺术对人们潜移没化的影响。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文化艺术活动和学生素质活动。

下面的话可以这样安排:1.具体举例文化艺术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2.安排几个场景(话剧或者情景剧),可以是俩个鲜明例子的对比,突出文化艺术对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3.可以让同学们谈谈感想,互相交流心得体会4.让同学们表演节目,提倡同学们要重视文化艺术活动,并付诸于实践 最后做一下总结,对此次活动的满意度啊之类。

以上仅供参考,还可以自己添加活动

大学生素质扩展活动总结感想1000字作文

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其中指出:让学生掌握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并把“欣赏·评述”列为美术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可见它的重要性。

而要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则必须通过欣赏、评价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完成。

欣赏,作为美术学习活动的四个领域之一,无论是以美术欣赏教学的形式出现,还是作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它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也是众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我们往往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去欣赏评价、审视艺术作品,甚至不知如何去指导教学。

因为,它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尤其是,当学生作品展示时,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作品,就此,本人围绕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欣赏、评价。

然后,再去谈如何去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作品。

1、欣赏:欣赏,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本意就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它是欣赏者对客观纯在的美的一种主观感受。

是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一种认识与反映及对美所作出的一种评定和判断。

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工艺美,都是欣赏者对客观事物的“美”进行感受、体验、领悟,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景交融的审美把握,并引起感情上的激动、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欣赏,在其过程当中,欣赏者首先是采取肯定和赞赏的态度去面对艺术作品的。

对作品的部分东西很少做出评价。

如:有人说,我很欣赏西方现代派美术。

这就意味着,他对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充分肯定与赞赏。

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说,我很欣赏你的为人,我很欣赏你的服饰,我很欣赏你的气质,我很欣赏这种色彩等等。

都是认为好、持有喜欢、肯定的态度的去欣赏。

2、 评价:评价:就是评定某种事物“价值”的高低。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就是指评价者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成就得失、是非功过作出判断和评定。

是指对作品的特点、质量、意义等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具有鉴赏的意思。

也叫艺术批评、艺术评论。

比如,我们要评价一下西方现代派美术,首先,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一流派持有不肯定和不赞赏的态度。

只有通过对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及其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与鉴赏后,才能下结论。

才能决定对这一流派的美术作品是采取肯定、赞赏,还是采取分析、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

只有分析了解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评定。

它与欣赏有情绪、观点上的区别。

因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的,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所以,评价作品的标准就有两个。

一个是艺术的(专业的、形式的),一个是思想内容(内在的、主题思想)。

因此,可以说,欣赏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通过欣赏的过程来实现的。

评价可以促进欣赏。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谐统一。

一、那么,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它都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因此,我们要欣赏一件作品,首先就得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欣赏。

而当我们面对一件作品,首先映入我们视觉感官上的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就是作品形式上的美。

因此,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应该先欣赏作品的形式美,然后再去欣赏作品的内容美。

1、 作品形式:我们知道,任何一件美术作品的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用某种语言来说话)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可供欣赏的具体的艺术作品。

因此,用来表现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与表现手段的总和,就是作品的形式。

结构和语言便成了作品形式的基本要素。

(1)结构:“结构”,是指作品的内部构造。

它是指作者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来经营创作所用的生活资料。

换句话说,它是指作者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所设计的一个蓝图。

即创作前的构思。

你要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什么形式,利用什么方法、手段。

为什么这样画,这么画,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想通过作品歌颂什么

鞭挞什么

包括造型、布局和设想等等。

而结构的基本环节是剪裁和布局。

剪裁,是构成形象和意境的第一个环节。

如,画梅花:“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即删繁取简,熔炼精华。

布局,即构图,“经营位置”(大家都知道,这里我们就不谈了)。

所以说,结构,是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因素,作者只有通过好的结构,把一系列的生活资料和体验以及感受和想法等,合理的布局,才能充分的表现主题思想。

如绘画,它的结构,就是通过优美的线条,生动准确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奇异的材料,巧妙的构思和新颖别致的构图等构成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作者的美好创意。

(2)语言:“语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语言”。

强调了“语言”在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我们要用美术语言,通过作品来传达观念和情感。

所以语言非常的重要。

“美术语言”: 就是指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

以及将这些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

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也可以说,美术语言它是一种不同于文学语言符号的特殊语言。

它是视觉符号。

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一个字,一个词都是一个记号。

它们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意义。

如鸟、语、花、香,每个字都是一个符号,每个字都有它独立的意义。

如果再把它们按语法的关系将它们组合起来——“鸟语花香”一词,则更具有现实主义了。

而孤立的美术语言:如线条、明暗、色彩等,它们各自独立都不代表任何主义,只有当它们按照造型的法则去构造一种全新的创造物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把它们结合到一个整体的新的形象之中去,它们才有表现某种主义的作用。

比如:有几个孤立的符号“○”(圆)“(”弧,“└”折线。

它们各自独立时没有任何主义,当将它们组合成新的形象“苹果”时,则具有了实在主义了。

(再如几个四边形构成一个房子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它在文艺作品中,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这种视觉语言或视觉符号,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艺术内涵。

如绘画,它主要是用线条和色彩作为物质手段来表现空间事物的。

其中“线条”(语言),它具有寄托和浓缩情感意识的无限空间。

它是表现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一种最完美的语言和手段,尤其是意笔线条,更具有无穷的包容量。

线条的横竖、曲斜、刚柔、长短、疏密、方圆、粗细、波磔、轻重、阴阳、虚实、明暗、浓淡、动静、滑涩等等。

线条的随机变换,审势赋形,含情达意,可以表现宇宙空间之万物。

例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论述:“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

也就是说,一根横划,它所描绘的意会,可以让人联想到千里之遥的风云变幻,气势宏伟。

一竖之中,可以表达出漫长的岁月和苍老的容颜,道出了人生历程的雪雨风霜和酸甜苦辣。

此时,线条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戈如百钧怒发”、“撇如陆断犀象”、“捺如崩浪雷奔”、“折如劲弩筋节”。

可见,这种线条的转折变化,既有它的力量感和重量感,而且运动、情态、气势、刚柔等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这种线条是何等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这里,线条已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如:横线的变幻,竖线的高矗,曲线的蠕动,斜线的滑坡,细线的瘦弱,折线的刚硬,圆线的丰满,短线的跳动,转线的回环,方线的力度,粗线的健壮,涩线的苍老等等,这些线条,它都有一定的抽象内涵显示出来,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这也正是我国五千年意象内涵深处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和独有的线意识的神妙之处。

(也是所谓的线条语言)那么色彩也有它的象征性语言:如红色(暖色),能给人以热烈奔放,令人振奋及温和的感受,它象征热情、喜庆、幸福、吉祥、浪漫。

蓝色(冷色),则传递一种忧郁和悲哀的情绪。

给人以清凉寒冷的感觉,又有忠诚、安全、宁静的感觉(蓝天白云、碧海蓝天、月光蓝天等)。

因为它是天空的色彩,所以它象征和平、安静、纯洁、理智。

另一方面,它又有消极、冷淡、保守的意味。

黄色(暖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以生命力,具有朝气,因为它是阳光的色彩,所以它象征着光明、希望、高贵、愉快。

但是,浅黄表示柔弱,灰黄表示病态。

绿色:中性色,它自然、稳定、成长、忌妒。

因为它是植物色彩,所以它象征平静与安全、自然、希望、生命和环保。

等等,这里我就不一一的说了。

可以说,“色彩”(语言),它也可以传达人的思想和情感。

不同的色彩及其完美组合,会使人感受到色彩那奇异的奥妙和迷人的旋律。

或明快与忧郁,或兴奋与平静。

不同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它的象征意义。

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画者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和富有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力,一起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使色彩与画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谈到关于色彩的情感表现,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荷兰画家凡高,凡高,他是被誉为人类给画使上最富典型的运用全部生命来倾注色彩感情的本质的画家。

他以一种扭曲、旋转和极富运动笔触、在画面上堆积厚重而放大的色彩,每一笔触的排列,都在抒发他那内心的强烈激情。

明确的显示了色彩自身的情感力量。

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生命情感印象。

因此可以说,一切文艺作品的语言,它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没有情感,作品就不能打动人,也就不能引起读者在感情上的激动。

再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虽然整个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但是,为了达到细节的真实性,作者采用了这种极度写实的油画造形语言,活生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我国农村千千万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他那黝黑的皮肤、纵横深刻的皱纹、由于干渴而微启的嘴唇里仅存的几颗牙齿、额头上到处沁出的点滴汗珠、老树皮似的手和由于长期磨损而变形、变了色的指甲、受伤的手指、粗瓷劣质的大碗和对襟布褂、以及从头顶直射下来的正午强光……这些精细入微的色彩造型语言,所“倾诉”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

它们不仅“说”出了我们农民“父亲”几十年来的生活和目前状况,也强烈地抒发着作者内心的呼声,一定要加速现代化的步伐,要改善人民生活……这其中的深沉的思绪和复杂的感情,决不是文字语言所能穷尽的。

以上,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作品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2、作品内容:就文学艺术而言,既然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那么,艺术作品,它就必然包含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观点和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的因素。

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生活的某种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他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感动、理解、评价、和理想,甚至幻想等主观的因素。

因此,艺术作品是主、客观因素结合的产物。

这样,题材和主题便是构成艺术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

所以,内容,它是事物内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1)题材:题材,是作者在观察生活中所选择出来的,并通过加工、提炼后,用来表达作者主题思想的生活材料。

一般来说是指作品里所描绘的人物、事物和环境等等。

比如,我要画鹰,我们首先就得收集、了解有关鹰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资料。

如鹰的种类、形态、结构、色彩、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人与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精神。

然后再决定去表现它,经过意念加工,从鹰的动态、神情和气质等方面去设计与刻画它,这样,才能创作出物与我合的感人作品来。

(再如:画花鸟、人物、山水等等。

)(2)主题:主题,又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它是作品的全部思想,是作品的灵魂。

是作者在生活实践中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对题材的确定、加工、提炼而表现出来的。

(所有的形式、方法、手段等都是为了突出表现主题而服务的。

)这里我们提到的作品的“主题”和作品的“标题“是不一样的。

尽管有些作品的标题近似主题,但仍不是主题。

如一幅以画“鹰”为题材的作品,其标题为《雄风》,若从标题上看,要表现这一标题的题材很多,可以画马、虎、狮子、公鸡等等,而作者取材“鹰”,选择“雄风”这一标题,其作者是想通过作品《雄风》来表达自己对鹰的认识与感受,使人看到它,便可以领略到雄鹰那种雄浑博大之气概,壮志凌云之胸怀,神勇无谓之气度,叱咤风云、搏击海天之风采。

从而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激励和无形的力量。

也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传达的真挚情感。

这才真正是作品的主题。

从而使我们真正的体味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容为一体,形成物与我合的最高境界。

总之,我们要欣赏一幅作品,先是欣赏作品的形式美:如线条、造型、色彩、构图、构思、技法、空间和材质等。

之后欣赏作品的内容美(内容美主要是作品的主题、意境。

意境:是艺术家在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在感情和认识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升华而成的。

所以说,意为情的升华,情为意的基础。

比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有时为其内涵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并与画中的意趣、主观思想相融合,为其画外之意所陶冶、感染。

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与我合的一种诗的境界。

比方说,我们看影视片,有时会被某段剧情、或某种场面所感动,以至于忘了自己,好象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禁不住潸然泪下,控制不住自己。

这就是意境的作用。

所以说,一幅画,它不是事物外在形象的单纯描写,而是把作者感受到的美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思,通过富有意境的画面传达给观众,使观众领略会心。

)二、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作品

1. 就教学而言——评价的方式(多元化):(1)、自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评述自己作品的创意以及表达自己作品创意的方式、方法等。

★教师也可以让每位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感想记录在画面外的地方。

★也可以用表格或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互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同桌自由欣赏,直接用语言表达、评述其作品。

★也可以让学生交换作业,用写评语的方式互相评价,★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全部展示,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其理由。

★还可以小组讨论,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3)、教师评价:★当学生在自评或互评的过程中,教师或其他学生也可以给其提出意见,帮助其完善作品及其想象。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要把学生的任何绘画痕迹都看作其情感运动的轨迹。

因为,儿童绘画,它充满着孩子们的稚拙、天真、浪漫、想象、创造和纯朴的个性情感。

他们以其欢乐、自由、独特的方式和无规则的线条、图形及色彩所构成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

诉说着自己的情怀。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无论他们画什么都要视为其情感的流露,甚至乱糟糟的线条或图象等,都视为学生内心活动的真实表现,并加以渲染。

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爱好和理解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要支持孩子们的原形态创作。

以此保留儿童绘画的原生状态。

(如:我国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大家也看到了,央视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个热门的亮点——就是“原声态”唱法。

它强调的就是原始的、原滋原味的、民族的、不加修饰的味道。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上来,课后统一批阅。

★也可以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让其家长写评语。

另外,由于美术学科本身在艺术体认上的复杂性,定性分析相对比较普遍,所以,从美术学习习惯上看,往往以定性评价为主,而定性评价,多半又是评价主体(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自身的意见。

(我说他好就是好,说他不好就不好。

多半是评价主题自己的主观意见。

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倾向性。

)因此,我们现在提倡“质性评价”,它更能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求评价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交流、协商,使评价结果最大限度的被双方共同认可。

所以,我们在评赏学生作品时,有必要增加艺术批评的手法,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评判审视其作品,并设想改变作品的某个部分,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仍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

(4)、可以将每次评赏出来的优秀作品,参加校内外的主题展览,或装订成册等,去扩大评价的视域。

使学生的作品不仅是在班上,而且要在年级或学校,甚至走向社会等等,来拓宽视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从整个欣赏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来看:(1)、因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它都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官可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对作品的形式进行描述。

包括:探讨作品的材质、技法及其特征。

还有色彩、线条、形状,及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理)和作品的个性风格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

包括构图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材料丰富,肌理自然等等。

(2)、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主题、意义进行探讨,探讨作品里所传达的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和思想。

例如:你喜欢哪件作品、作品里都表现了什么,从作品中你联想到了什么,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要这么表现,作品的设计风格是什么,设计的功能是什么等等。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引导学生想象、发散思维等活动,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

不过,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句俗语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状态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所差异的。

并不象镜子一样,映照的物体都相同,由于每个人的素养不同、意识不同,世界观不同、层次不同,心态不同、生活的角度不同,以及偏爱不同等等,因此,他们的视觉心理,必然有所不同。

比如,农夫看月亮,说它象镰刀;船夫看月亮,说它象船;而武将看月亮,说它象弓;同样一种物象,看法不同,联想也就不同。

这也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个性。

同时也说明,知识含量的不同,会影响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思维逻辑。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层次、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不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学生作品时,要以人为本,承认和尊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想象,多给学生以鼓励,爱护和扶持学生,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掌握方法,唤醒自我表现意识,培养自主能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的欣赏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作品的美点很多,如构图美、构思美、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等等,我们不能以一种方式,对每一个作品都面面俱到地去欣赏这些美点,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所侧重的找出这些作品中最突出的、最显露的、最能引发学生审美情感的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结合点。

如:有时侧重历史故事的分析;(如:诗配画、插图等文学艺术方面的题材)有时侧重构思的巧妙;有时侧重构图和形象;有时侧重造型、材质美的表现;有时侧重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时侧重整体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时侧重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等等。

总之,欣赏、评价,不是一个个体孤立的行为,而是在一种群体互动的交流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

我们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处理好师生间的渐变关系,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采用多元化的赏评方法来开展教学。

多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探寻究理的氛围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并以美术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学胎拳道感言

下一篇:学生护学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