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琳的晨读读后感
葛翠琳的《晨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晨读》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一段学习生活的回忆。
作者想通过对这一段生活的描写引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使学生也能够沉浸在读书的美好境界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晨读》读后感
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那么美丽、温柔、善良,就连老师说话的声音也仿佛是悦耳的琴声。
可见“我们”是多么喜欢老师为“我们”读书。
“教室里静悄悄的……沉默着”老师读的多么认真、感人。
“温柔”是老师对同学的爱,“深沉”是老师带着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和作品人物的同悲同喜。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作品中人物情节深深打动着老师,又打动着孩子们的心。
孩子们的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6课《晨读》原课文
20世纪30年代,我的故乡还把铁轮大车当做长途交通工具,我甚至没听说过汽车。
一般的家庭里没有钟和表,白天看太阳,夜里听打更人敲梆子报时辰。
小孩子对时间的概念是不知道几点钟,只知道几更不顾一切。
鸡刚打鸣,天蒙蒙亮,我们就背着书包往学校跑。
深沉的夜空,星儿眨动着眼睛。
我快走,星儿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星儿也站住不动。
星儿代替妈妈送我去上学,我感到很快活。
寂静的大街上,只有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的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影子来,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我们把星星关在门外,就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这节课就是晨读。
那时的教科书课文很简单,第一课:天亮了;第二课:弟弟妹妹快起来……天天朗读,背得烂熟,淘气的同学坐不住了,老师就利用这时间给我们读课外书,读完一本又读一本。
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
她讲话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仿佛琴弦发出的悦耳声音。
她是外省人,住在学校西北角的一间小屋里。
清晨,谁第一个到校,就能看见她屋子里的小油灯映到窗纸上的亮光。
她一听到教室里有动静,就立刻走出自己的小屋,陪着到校的学生坐在教室里。
等同学们都到齐了,她就给我们读有趣的书。
每天读一篇,读完了让我们背诵,我们很快就背熟了。
老师给我们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和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都能背出来。
老师还读过《万卡》、《爱的教育》等。
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她的声音温柔而又深沉,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幼小的心灵,就和老师一起思索着,眼睛里含着泪水,回味着作品中的情景。
我们的心便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书籍使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熟悉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欣赏了一幅又一幅悲哀而又感人的画面,在奇异的童话世界里漫游。
我们为美好的情感滋润着,常常出神地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忘记了学校是一座破旧的古庙。
阴暗而又潮湿的教室仿佛变成了迷人的宫殿,智慧的星在我们心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