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读后感豆瓣
《发现数学之美》读后感600
数学家的眼光读后感 范文一数学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不同:在普通人眼中十杂的问题,在数学家眼中就变得异常简单;普通人觉得相当简单的问题,数学家可能认为非常复杂。
作者张景中院士从我们熟悉的问题入手,通俗生动地介绍了数学家是如何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并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的。
《数学家的眼光》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它告诉我们的是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做题更加简便的“捷径”。
数学家的眼光可以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众人皆知的数学常识中看到“任意n边形外角和都是360°”,看到“蚂蚁在卵形线上爬一圈,角度改变量之和是360°”,这样的眼光,怎能不让人惊叹
用圆规画线段﹐一般人立即反应:怎么可能呢
若按照常规思考,我们可能回答:“把圆规当铅笔用,再配合直尺,不就可以画线段了吗
”但是在只能用圆规不能用其它工具,画出绝对的直线段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思考一下了。
想一想,若不拘泥在平面上呢
用一个中空的圆罐子,将纸卷成圆柱状置入,将圆心固定在罐子中央,转动圆规,在罐子内侧的纸上画圆,当纸拿出后,线段便完成了
鸡兔同笼,数学家的眼光从这个小学的数学问题又能看出什么呢
鸡兔同笼用方程的解法会很简单,但是它除了方程,还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解。
有人可能会笑了:有了简便的方法,还用那么笨的方法干什么
但如果倒过来想,用鸡兔同笼的方来做方程的话,那么很难方程不就好解了吗
数学家的眼光,能从基本的数学常识中看出复杂的理论,能从不可能中看出可能,能从简单的问题中看出那题的解法。
在数学家的眼中,最最基础的理论也可以衍伸变化出高深的数学问题。
数学的领域是无穷广阔的,真正的关键在于自己,若我们用心观察四周的事物,抓住平凡的事实,思考、探索、发掘,会发现数学是耐人寻味且无所不在的。
数学家的眼光从洗衣服中都能看见数学的影子,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从其它事情中看到数学,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理解数学,喜欢上数学。
这样,数学就不再是让我们绞尽脑汁去思考的难题,而是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小精灵。
《数学家的眼光》读后感范文 二《数学家的眼光》是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写给中学生的一本科普读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科普读物。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是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只是迟迟没有写读后感,因为我觉得每读一篇文章都能够感觉到数学的奇妙,数学家眼光的犀利,知识的神奇联系,那种感慨不是一时半会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
这几乎是我所有书籍里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张景中院士讲到的数学总是深入浅出,出神入化,读他的著作就像在感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样,奇妙无穷
读过一遍仍然想着继续读第二遍,第三遍……一篇篇慢慢品味才好。
即便现在要写一写读后感,我也只能就其中的某个知识点说一说自己的感想了。
数学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的,但是超前性的东西只有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才会感兴趣。
这里不妨就说说生活中的数学吧--洗衣服中的数学。
普通人觉得洗衣服哪有什么数学问题呢,直接洗不就行了吗
数学家可不这样想,首先是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紧张要求节约用水,其次,我觉得数学家的生活总是很精致,他会考虑怎样才能用最少的水洗出最干净的衣服。
这就引出了数学问题,当然数学家是很不喜欢含含糊糊的,首先把问题理清楚,把现实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了,也就是利用数学思想和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首先要把现实的问题量化。
假如现在衣物已经打好了肥皂,揉搓的也已经差不多了,再拧一拧,当然不可能完全拧干。
设衣服上还残留含有污物的水1斤,用20斤清水来漂洗,怎样才能漂洗的更干净
书中就每一个方案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如果20斤水一次漂洗,最终衣物上的污物残留量是原来的1\\\/21。
如果分两次漂洗,情况就比较多了,比如第一次用5斤水漂洗,使污物减少到1\\\/6,再用15斤漂洗,污物减少到1\\\/96,如果两次都是用10斤水漂洗,污物会减少到原来的1\\\/121,。
当然可以分别计算出分3次、4次、n次漂洗的干净程度。
最后得出一个干净程度关于清洗次数和用水方案的关系式,就会分析的更彻底,更明了。
不过是不是洗的次数越多就越干净呢
不完全正确,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正确标准有很多,而且衣物再怎么漂洗,污物量都不会比原来的2的40次方分之一更少。
实际上分三四次漂洗效果就很好了,如果把时间耗费和衣物磨损在考虑进去的话那就是一个新的更复杂的数学模型了。
仔细分析,还会得出很多很出乎意料的结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感兴趣的话自已一定要亲自看看原书,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张景中院士一定会让你有种畅游数学海洋的欢快感觉。
看,典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
正所谓真理无处不在啊。
看来,精致生活还是需要数学来点缀。
望采纳
数学美拾趣读后感
数学确属美妙的杰作,宛如画家或诗人的创作一样——是思想的综合;如同颜色或词汇的综合一样,应当具有内在的和谐一致。
对于数学概念来说,美是她的第一个试金石;世界上不存在畸形丑陋的数学。
——G.H.Hardy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F.Klein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Proclus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
——柯普宁(前苏联哲学家)这就是结构好的语言的好处,它简化的记法常常是深奥理论的源泉。
——拉普拉斯(PierreSimonLaplace1749-1827)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马克思(K.Max)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罗素(B.Russell)数学能促进人们对美的特性——数值、比例、秩序等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美包含在体积和秩序中。
——黑格尔(G..W.F.Hegel)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魏尔斯特拉斯(KarlWeierstrass1815-1897)纯粹数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逻辑思想的诗篇。
——爱因斯坦数学如同音乐或诗一样显然地确实具有美学价值。
——雅可比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美好的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的生活、言行如同艺术家一样;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就是这样认为的。
——哈尔莫斯音乐与代数很类似。
——哈登伯格硬说数学科学无美可言的人是错误的。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亚里斯多德数学之美是很自然明白地摆着的。
——哈尔莫斯我认为,说数学家选择课题的准则以及判断他是否成功的准则,主要的是美学准则,这是正确的。
——冯.诺伊 曼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与美结合起来,但是,当我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种时,我通常选择美。
——韦尔在数学定理的评价中,审美标准既重于逻辑的标准,也重于实用的标准:在对数学思想的评价时,美与优雅比是否严密、正确,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斯蒂恩纯粹数学可以是实际有用的,而应用数学也可以是优美高雅的。
——哈尔莫斯对早已正确认定的定理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它的新证法,只不过是因为现有的证明欠缺美的魅力。
——克莱因数学家如画家或诗人一样,是款式的制造者......数学家的款式,如同画家或诗人的款式,必须是美的……世上没有丑陋数学的永久立身之地。
——哈代一种奇特的美统治着数学王国,这种美不像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那么相类似,但她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与艺术之美是十分相象的。
——库默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绘成感觉的数学,而把数学描绘成理性的音乐吗
这样,音乐家感觉到数学,数学家想到音乐——音乐是梦想,数学是工作的一生——每一方都经由对方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那时,人类的智慧达到完美的典型,将在某个未来的莫扎特——狄利克雷或贝多芬——高斯的歌颂下而光彩夺目。
这种联合已经在一个赫姆霍尔兹的天才和工作中清楚地预示出来了。
——西尔弗斯特一般地说,我更想把数学视为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因为我们可以说,数学家的活动,当他受外部的理性世界所引导,而不是被控制时,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一个艺术家、一个画家的活动相类似,有着实在的,不是虚幻的相似点。
数学家这一方面的严密演绎推理可以比喻为画家那一方面的绘画技巧。
恰如没有一定技巧的人不能成为一位好画家一样,没有一定的精密推理能力的人不能成为一位好的数学家。
但是,这些尽管是他们的基本特质,还不足以使一个画家或数学家名副其实,画图技巧与推理能力,说实在的,终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远为敏感的,为二者都是主要的一类特质是想象力,它才能造就一名杰出的艺术家或杰出的数学家。
——博歇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
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
——贝尔斯在现实中,不存在像数学那样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确实的如此美好。
——苏利文
美丽的数学读后感100
美丽的数学读后感我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虽然离开学校已经10多年,自觉当初的知识还是记得很多,6~7年前再考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还是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不过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数学没有太多用处,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里面学的,那些三角函数,向量,大数定律,解析几何,除了在考试的题目里面用一下,平时又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呢
看了《数学之美》,惊叹于数学的浩瀚和简单,说它浩瀚,是因为它的分支涵盖了科学的方方面面,是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说它简单,无论多复杂的问题,最后总结的数学公式都简单到只有区区几个符号和字母。
这本书介绍数学理论在互联网上的运用,平时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搜索或者翻译功能的时候,时常会感叹电脑对自己的了解和它的聪明,其实背后的原理就是一个个精美的算法和大量数据的训练。
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数学知识,一步步构建了我们现在所赖以生存的网上世界。
写一本数学课外书读后感,有哪些好题目
读《数学大王》有感最近,我看了一本有关数学的书刊:数学大王.刚拿到这本书,可爱的封面便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数学大王》里,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别扭国奇遇记”,里面主要讲述了:小明是个粗心大王,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由于他的粗心闹了很多笑话,以至于老师在发下来的卷子上打了很多红叉叉.原来,小明在卷子答案上填着:一个苹果重200(千克),一张邮票面积1(平方米),床长2(分米),一列火车每小时150(米),教室长8(米)……看来小明的确够粗心的,这天,小明忽然看见自己的课桌上由一个火柴棒大小的人,还没等他开口,小人便拉着小明的手,坐火车去游乐园玩.好不容易坐上火车,这火车咋开的这么慢呀!小明觉得很奇怪,就去问司机,司机说:不是你写的吗,我可是按照你写的速度开的.“是呀,是呀,都是你犯粗心,要不然我的身高也不会这么矮……”小人也在一旁委屈的说道.终于,火车到站了,小明迫不及待的走出车厢,“哎呦!”一个200千克重的苹果重重的砸在了小明的脑袋上.小明正想发火,可是一转念:这不是自己犯的错误吗?哎……接下来,他又陆续遇见了其小无比的教室,超大的邮票……小明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的坏毛病.
有趣的数学旅行读后感300字
篇一:有趣的数学读后感吃饭时听王组长说起学校新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图书,对于一个爱泡在书里的人来说,可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呀!害得我一个中午心都痒痒的,下午一上班就跟在图书管-理-员后面追问。
管-理-员也说不清到底有哪些书
只用手笔划了一下。
在一个角落里让我自个找。
也管不了那么多,就蹲下来挨个找。
放眼望去全是理论方面的书籍,看上去有些深奥。
突然眼前一亮。
一本夹杂在其实中显得过于特别的书。
抽出来一瞧书名叫《有趣的数学》。
比书名更有趣的是它的封面,超级吸引人的眼球。
如果你看到它也会惊叹于设计的大胆同时又不失可爱。
以小男孩和小猫吐着长舌头来引出书名趣味十足。
书上内页印有韩国畅销书的字样。
那么这本书为何在韩国如此畅销呢
带着想一探究竟的心里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
直到此刻我还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了。
让我切身感受到数学不是那么枯燥、单调的,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的。
李光延博士将古今、大气磅礴,寓精微的数学道理于玩笑幽默之间,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诠释地趣味盎然。
李光延博士写这本书的目地是开发人的数学素质,致力于向普通大众普及数学知识、展示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美。
本书首先介绍了东方数学的发展,又介绍了四名女性数学家,然后介绍了近代伟大的数学家,在后半部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趣味数学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这样的书有些深奥,但是我们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一听。
篇二:有趣的数学读后感吃饭时听王组长说起学校新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图书,对于一个爱泡在书里的人来说,可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呀!害得我一个中午心都痒痒的,下午一上班就跟在图书管-理-员后面追问。
管-理-员也说不清到底有哪些书
只用手笔划了一下。
在一个角落里让我自个找。
也管不了那么多,就蹲下来挨个找。
放眼望去全是理论方面的书籍,看上去有些深奥。
突然眼前一亮。
一本夹杂在其实中显得过于特别的书。
抽出来一瞧书名叫《有趣的数学》。
比书名更有趣的是它的封面,超级吸引人的眼球。
如果你看到它也会惊叹于设计的大胆同时又不失可爱。
以小男孩和小猫吐着长舌头来引出书名趣味十足。
书上内页印有韩国畅销书的字样。
那么这本书为何在韩国如此畅销呢
带着想一探究竟的心里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
直到此刻我还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了。
让我切身感受到数学不是那么枯燥、单调的,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的。
李光延博士将古今、大气磅礴,寓精微的数学道理于玩笑幽默之间,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诠释地趣味盎然。
李光延博士写这本书的目地是开发人的数学素质,致力于向普通大众普及数学知识、展示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美。
本书首先介绍了东方数学的发展,又介绍了四名女性数学家,然后介绍了近代伟大的数学家,在后半部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趣味数学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这样的书有些深奥,但是我们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一听。
当孩子厌恶学数学、思维定势时,就可以讲书中的这个小故事:有两名罪犯,一名是数学教授,另一名是教授的学生,他们都因做了坏事犯了罪,被判死刑。
当时法律规定,是在刑前可能满足除了免死以外的任何一个要求。
死刑执行官先问教授有什么要求,教授说:我的最后要求是为那个学生讲一节数学课。
执行官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执行官又问教授的学生有什么要求,学生深思了一会儿说:我的最后要求是在教授讲课前杀了我。
执行官也答应了他的要求。
随后,执行官犯了难:答案教授的要求,就得先给那名学生上课;答应学生的要求,在教授上课前就得处死学生。
最终,教授和学生都没有被处死。
通过这样的故事唤起厌学学生的情趣,让他感受到数学没处不在,在危急时刻能挽救人的生命的一门科学。
足可见数学是一门多么了趣起的学科。
对于不善于思考问题的孩子而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没能没有深入地思考就作出判断。
引导学生要向故事中的小男孩学习,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作深入思考,以便于作出正确的选择。
当课堂上孩子思维不够严谨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书中:生物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等人去非洲旅行时看到一群斑马,他们作出不同的反映的故事。
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看问题不能片面,要在全面观察、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当然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
作为数学老师更应该利用一些便利的方式轻松地为学生讲述,使讲课风趣生动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将灿烂的数学文化传承下去。
让更多的孩子走进数学瑰丽的殿堂。
通过读这一本书也让我对数学家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数学史实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更坚定了要教好数学的决心。
正如书中所说的:对自己所做的事要竭尽全力,而且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为此,我将兢兢业业地教学,尽量让每节课变得有趣。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到新知,力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篇三:《有趣的数学》读后感说实话,教了二十多年小学数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和那些阿拉伯数字打交道,有时真觉得数学很乏味的,但作为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是想方设法挖掘数学的有趣之处,有时真的是绞尽脑汁。
放假前到校长室借书时,看到《有趣的数学(第1集)》一书,顿觉眼前一亮,便毫不犹豫的借了来,书拿来一看,作者是韩国的,太陌生了,于是先上网查了一下作者的相关资料,一查才知道,作者李光延博士是韩国著名的数学教授,一直致力于向普通大众普及数学知识,展示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美。
《有趣的数学》有两集(我借的是第1集),在韩国非常畅销,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走进数学殿堂。
这么有诱惑力的书,一定要好好读读。
读完全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单调、乏味的,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整本书的内容就像简介中说的一样“融会古今、大气磅礴,寓精微的数学道理于玩笑幽默之间,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有趣的数学(第1集)》有趣又简单,任何知识层面的人都可以阅读,虽然是按数学发展的历史编写的,但不一定非得从头读起,无论阅读哪一部分都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以及了解与数学有关的故事,特别是我们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引用《有趣的数学》中与讲课内容相关的简单的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
本书诠释“什么是数学”时,讲的第一个小故事是:有两名罪犯,一名是数学教授,另一名是教授的学生,他们都因做了坏事犯了罪,被判死刑。
当时法律规定,临刑前可以满足除免死以外的任何一个要求。
死刑执行官先问教授有什么要求,教授说:“我的最后要求是为那个学生讲一节数学课。
”执行官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执行官又问教授的学生有什么要求,学生深思了一会儿说:“我的最后要求是在教授讲课前杀了我。
”执行官也答应了他的要求。
随后,执行官犯了难:答应教授的要求,就得先给那名学生上课;答应学生的要求,在教授上课前就得处死学生。
最终,教授和学生都没有被处死。
这个故事可以唤起厌学学生的兴趣,使他感受到数学在危急时刻还能挽救人的生命,足可见数学是一门多么了不起的学科。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白,面对一个新问题时,要善于深入思考,要向故事中教授的学生学习,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作深入思考,以便于作出正确的选择。
当课堂上遇到特别爱提无用问题的学生时,可以给他讲讲这则故事:某一数学老师总是因为一名学生的不断提问而不能进行正常教学,一天,这位老师做了一个决定,走进教室后对那位学生说:“每堂课总是因为你而影响上课,从今往后,每堂课只允许你提两个问题。
”于是,这名学生问道:“只能提两个问题吗
”老师回答说:“现在还剩一个问题了。
”不用说教,不用批评,用一个风趣的小故事,使学生明白了课堂不能乱发问,要想好了再说,提有用的问题的道理。
书中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如:生物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等人去非洲旅行时看到一群斑马,他们作出不同的反映的故事;工程师、物理学家、数学家遇到一起火灾时的不同做法的故事,等等。
我们都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爱上数学。
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我对数学史上一些重要的数学家,如阿贝尔和伽罗华、笛卡儿、高斯、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拉、欧几里得、牛顿、费尔马等等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增长了自己的数学课外知识,使自己能更好的教好数学。
正如书中所说的:“对自己所做的事要竭尽全力,而且知道自己在做什”。
急求10篇关于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发展史的读后感大约400字左右
这些天,阅读了校长给数学教师推荐的《人民教育》中蔡宏基的《捕捉数学史中的教育基因》一文。
刚开始,看到以“字母表示数”为例,正好是我们年级选择上实验课的内容,所以粗略浏览了导入和体验部分,觉得我们如果要上这节课,也会如此设计,于是就没有看下去。
想着读了还要交体会,于是拿起来重新看了一遍,读到文章的反思和运用部分让我耳目一新、心为之一震。
在多年注重课堂形式多样之后,这节课却以纯数学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
在这节课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深厚的学科素养,还有就是从数学发展史较好的捕捉了教育基因,是数学学习变得丰富有趣。
我想,这样的一节课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乐趣,并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读完这篇文章,我思绪澎湃,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对数学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原来数学是如此之美,数学课也能上得如此精彩
想想之前的我,每当家长询问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数学时,我一直都很理直气壮的回答,是因为数学是一门很抽象,枯燥的学科。
学完此文,我深感惭愧,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数学真的就是枯燥乏味,还是教数学的我们没有了解数学的乐趣呢
我也在思考着,为什么在我的数学课中没能将数学之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被数学的魅力吸引而萌发浓厚的兴趣呢
要做到这些,我缺少了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结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我觉得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在教学中,也能从设计中较好的体现数学基础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也能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我能让学生在设计图案时感受图形变换之美。
可是,根本没能深入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挖掘出数学本质的美并以此去引导学生,由此去探究数学魅力,激起学习的兴趣。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师,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数学的教育的,大部分教师还是中师毕业,然后去进修到大专的,有些进修的也不是数学专业,我也是如此。
所以以我们的知识和能力,要上出一节如此精彩的数学课,我想我还有很多不足,具体如下:首先是本人对数学本质美的认识和对数学发展史的了解欠缺。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这门学科,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门学科,没有认识到这门学科的美妙之处,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堂上时不时的向孩子们讲一些数学的历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也许真能找到一条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的捷径。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校本思维训练课程中的尝试,正是那一个个的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才使得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我何不将之带到数学课堂当中呢
要做好这些,必须先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储备。
通过上网收集资料,我将在08阅读年中,于本学期认真阅读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了解数学的乐趣所在,下学期将阅读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书籍,提高对数学学科发展的了解。
第二是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了解,从而在教学设计中很少思考中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没有从的大教学发展观去设计教学。
以前就听到过中学数学教师埋怨小学数学教师的话,当时很是愤愤不平。
可读了这篇文章后,感到确实如此。
要实现小学到中学的顺利过渡,我将在今后的阅读计划中加入学习初中,甚至高中数学课本的内容,提高数学学科知识的储备。
第三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之前的我,还很满足于目前的状况,所教班级在年级排名不错,公认的年级差班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达到了中等。
在每学期的实验课中获得了几次“十节好课”,感觉真不错。
可读完文章,我感觉自己要这样下去,就会跟不上时代脉搏。
感谢校长推荐了这样一篇好文章,不止是找到自己的不足,更明确了个人发展的方向。
最后,引用屈原的“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束。
钢琴之美 陈丹燕读后感
乐从哪里来
是可以学会的吗
还是说,它仅仅是被赐予的才能,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
——题记 《钢琴之恋》是英国作家Rosemary Border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他都不擅长。
他喜欢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唱歌,但是唱得并不出色。
他第一次找工作就碰了壁。
他是个好孩子,但没有什么才能。
然而有一天,他发现了一架钢琴,他还发现自己会弹钢琴,并且在他的努力下弹得非常出色。
于是,他为自己树立了目标,不断追随自己的梦想。
最终,他成了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这样一个看似神奇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我们可以说,是小男孩找到了音乐,也就是他找到了理想,并不断为之付出。
这是梦想与现实并进产生的结果,是小男孩的梦想延续了现实,它以特有的方式让生命璀璨;而小男孩后来的经历则是他梦想的支点,它让他俯首贴地,拾级前进。
但我们更应该说,是音乐找到了小男孩。
音乐如何能找人
它既没有声音,又没有脚。
其实,音乐可以通过精神生活来找到并改变一个人。
文中小男孩正是受了音乐的影响,摆脱了无知和贫穷,走进音乐神圣的殿堂。
初读这本书时,我还很疑惑,一直想知道文中的小男孩托尼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音乐天赋,如此好的运气,后来才知道这天赋并非偶然,它是托尼对音乐的痴迷与热爱诞下的奇迹。
音乐真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当它流淌在心间的时候,你就会有把它演奏出来的冲动,托尼即是如此。
这也让他有了接受名师教导的机会。
所以说天赋+契机+努力=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对音乐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音乐来自哪里
它不是来自琴本身,也不来自演奏者的双手,更不来自琴谱,它来自演奏者的心里。
音乐是感情的体现和流露。
音乐之美不单美在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更美在人心。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丰子恺笔下的阿庆。
阿庆也是一个不被大家了解的普通人,但他竟靠一把破琴演奏出了世间少有的动听的音乐,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乐曲是有声的诗。
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情、让人变得清澈透明。
一把琴、一双手、一支曲,只是让人情感流露的方式和途径。
音乐可以学吗
其实,任何对乐谱的学习都只浮于学习音乐的表面。
只有真正理解并热爱音乐,才能学会音乐。
对音乐的诠释无法传授,它只能靠心灵去感受。
曾有人说:音乐家是蘸着自己的心血在创作,演奏家是用心血使音符鲜活灵动起来。
这话不假,因为只有寄予着真情的诉说,才能具有磁石般的力量,让人心产生共鸣。
当人类有了音乐,人类就有了一个心地清明的朋友。
罗曼-罗兰说过:“音乐是安定的母亲。
”她抚慰了你痛苦的灵魂、她恢复你心地的安详、她抚平你内心的创伤,她给予你欢乐、给予你坚强、给予你勇气、给予你平静。
音乐是不朽的,她凝结着民族的力量。
《钢琴之恋》看似简单的情节竟包含了如此多得令人深思的真理,不得不让人佩服它的作者Rosemary Border,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学会抓住机遇,追随梦想,更让我明白了真正美妙的音乐源自心灵,它还给了我弹琵琶方面很多的启示。
我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哩
我真诚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希望你能从中学到其它更多的启示。
读后感要不要写题目
需要写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